蘑菇說
只有相同之處才更容易達成共識,也更有利于人際關系的良好進行。因此這可以說是人際交往的最大規(guī)則了。
1
關于人際交往,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出現(xiàn),而且不得不說人際交往也是社會中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在各處各時都會出現(xiàn)有關于人際交往的智慧或者不足。然而,明面上的一些問題我們基本都說過了,還有一些暗規(guī)則,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因此,我們就要講講存在于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暗規(guī)則。
首先,不要急于讓別人接受你。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圈”出現(xiàn),這種“圈”文化,其實就是人際交往的一種體現(xiàn)。不可避免的,我們也會加入這樣一個個圈,只是在融入圈子剛開始,肯定會有很多艱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穩(wěn)重一些,不要硬融。
雖然說在遇到剛認識的人時,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一種期待和新鮮,甚至想要馬上熟的無話不談。但是,別人是怎么想的,我們就不可知了。
而且在常人的思維中,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我們的熱情,有可能會增加他人的心理防御,從而更難以熟悉起來。因此,交往除了需要真誠,也需要技巧。不然,只會讓別人懷疑你的動機不純。而且,真誠本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真想讓別人感受到,還是需要好好花費一番功夫的。
所以,不管是剛認識一個人,還是剛加入一個圈子,小心謹慎是沒有錯的。彼此信任的建立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急于讓別人接受你,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當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些,我們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望。
先學會聽,才會說
我們想要讓之人更好的了解我們,最快的辦法是什么?就是通過介紹自己。于是很多人就覺得,說的越多,別人就能越了解自己,也就能更受歡迎。
然而實際上,聽比說更容易建立一段關系。
雖然如果我們說出來的話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認同,我們自己的認同感也會提升,但這和關系變得親密是兩碼事。
想要維持一段關系,不僅僅是自我感覺良好, 還應該他人感覺良好。而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讓他人表達自我。在他人說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給予他人積極回應,增加他人認同感,那么對方就會覺得你是個不錯的人,彼此的關系才能更進一步。
這就需要我們有更好的傾聽的能力。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常常講怎樣智慧的聽,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不過還要增加的一點就是,即是我們是聽眾,也不要做一個沉默的聽眾。只有讓說的人感受到你不是隨意的聽,是帶著尊重和互動的,對方才更能親近于你。
2
多做少說才是智慧
求真、務實。這在人際交往中也很重要,而其中的體現(xiàn),就在于多做少說。沒有人會喜歡和嘴巴花花的人相處,也沒有人喜歡與光說不練的人共事。即使你在講,也要講出門道,不要一開口就是評價和吹牛。那不是找朋友,而是在找打。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說有人在和你相處的過程中,一開口就是評價這個對不對,那個人好不好,基本不講別的,你會不會厭煩?但是,如果有人在和你聊天的時候,實事求是,不隨意評判他人或者事件,該講什么都有分寸,你會不會覺得舒心?
因此,多做少說才是相處的智慧?;蛘哒f,即使是說,也要把握一個度。只有這樣,才能把人際交往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樂于助人是個好品質,但助人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如果明知不可為而為,那就是不自量力了。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往往會有這樣的爛好人,對于他人的尋求幫助來者不拒,可到了關鍵時刻又總是掉鏈子。惹人生氣。
有可能很多人覺得拒絕別人是不好的,可是如果對方連你的拒絕都不能接受,又怎么值得你繼續(xù)交往下去呢?拒絕別人沒有錯,也不代表你就變成了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我們應當為自己的事情負責,而不是讓別人為我們負責。
可惜很多人看不開這一點,沒有金剛鉆,也硬要攔那瓷器活。
其實,拒絕別人真的不會給他人造成多大的傷害,所以如果下次遇到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還是趁早拒絕了好。
求同存異,達成共識
人與人相處,必然會有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時候如果你糾結其中,就相當于庸人自擾了。確實,很多人喜歡分個對錯是非,子丑寅卯,然而,這很重要嗎。我們需要堅持的是大是大非,而不是小對小錯。
如果你真的想要和一個人好好相處,那就不應該為了個對錯不同大動干戈。
人是復雜的,事物是兩面的。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同,是非對錯的認同感也就不同。因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這對于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呢?很簡單,求同存異。我們允許不同的存在,但我們更需要的是相同。
只有相同之處才更容易達成共識,也更有利于人際關系的良好進行。因此這可以說是人際交往的最大規(guī)則了。
關于這些人際交往的暗規(guī)則,其實還有很多,這里只是挑了幾個重點。不過,不管有多少規(guī)則,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同人相處,因此,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不要忘記關注他人。想來這總是不會錯的。
留言互動
對于人際交往的原則,
你還知道哪些呢?
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