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中國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不僅是縱橫家的創(chuàng)始人更是在道家、法家學術方面獨樹一幟,2000多年來他憑借自己流傳下來的思想備受后人尊崇,其弟子孫臏、商鞅等人更是讓這位先哲名聲大噪。他的一生是傳奇的,精通百家學問,有通天之智,在心理的揣摩上也是有一番作為,鬼谷子認為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人注定應該一事無成,雖然世界上有窮富之別,但這并不能決定那些窮人就一生不會有起色,而那些終其一生都沒有成功的人往往是被自己窮人的思維所局限了。
成功者有很多經(jīng)驗分享,而失敗者的教訓我們也應該謹記,其實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大多時候不是因為錯失了機會而是從來沒有想過去抓住機會,因為他們腦中固有的四種窮人思維局限著他們的行為,而在鬼谷子看來要想真的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首先要做的就是摒棄以下四種‘窮人思維’。
一、省出來的財富
在面對財政緊張的時候我們會有兩種方式來解決,而這個抉擇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之后的道路。富人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喜歡冒險,在開源節(jié)流中他們認為唯有開源才是最佳的方法,也是長久之計,而窮人們則更加偏向于選擇節(jié)流,因為在他們的腦中一直有這樣一種思維:省出來的就是賺到的。但我們要知道再怎么省也會有一個局限,但若是去嘗試開源,想辦法多賺錢來緩解不僅會讓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升,也同時豐富了我們的經(jīng)歷。
二、空想型人格
不知道大家的身邊又沒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每天不愿意去努力工作而卻幻想著能夠一夜暴富,從此翻身做人,走上人生巔峰。其實這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現(xiàn)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去等機會而不嘗試去發(fā)掘機會,其實這和幻想一夜暴富是一個道理,他們相信這個機會能夠改變自己的處境,卻沒有意識到機會已經(jīng)被那些向前一步挖掘的人抓住了,留給自己的只是遺憾。
三、憤世嫉俗的思維
沒出息的人總是喜歡去抱怨社會,即使自己沒有一技傍身也沒能滿腹經(jīng)綸,還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無能永遠是不停的抱怨,抱怨社會競爭太激烈,抱怨自己沒有出身在富貴之家,看到別人成功了便將原因歸結于別人的運氣好,卻不曾想別人是經(jīng)過千百般努力才走到如今的地位。像他們這種人就是現(xiàn)代版的阿Q,沒能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而這種思維模式注定會空耗盡自己的大好年華。
四、柴米油鹽的小男人
這是那些碌碌無為的人普遍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他們向往卻能夠過上比別人更好的日子,卻安于現(xiàn)狀,局限于自己柴米油鹽的小日子里,就連一本書都不愿意去翻閱,這也就造成了他們無知的特征。每天滿足于自己狹小的空間中,不愿意在思想覺悟上作出改變,更不用談去擁有寬廣的胸襟與眼界,在他們的眼中只有一日如一日枯燥的生活,螻蟻般的生活態(tài)度逐漸的磨掉了他們奮發(fā)努力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