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君子,也會遇到小人,我們都愿意與君子交往,遠(yuǎn)離小人,但君子和小人是不會把標(biāo)簽刻在腦門上的,需要我們自己去辨認(rèn),怎么辨認(rèn)呢?下面我們再學(xué)習(xí)一下《論語》中的八句格言,幫您認(rèn)清身邊的君子和小人。
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以道義為第一,凡事不能違背道義,在關(guān)鍵時候,寧可舍棄生命也要維護道義。小人以利益為中心,凡事只看利益,在關(guān)鍵時候,為了利益,親人朋友也可以出賣。
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為人孝悌忠信,能夠和別人和睦相處,但不會互相勾結(jié)。小人為人自私自利,喜歡結(jié)黨營私,卻不會顧及道義。
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為人坦蕩,處世光明磊落,因為大公無私,所以才會安定從容。小人因為私心太重,斤斤計較,所以總是患得患失,坐立不安。
四,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看到別人好了,自己也高興,喜歡促成別人的好事,不會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相反,看到別人好了就心生嫉妒,喜歡破壞別人的好事;看到別人有壞事,他就幸災(zāi)樂禍,火上澆油。
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有獨立的見解,但能包容別人,理解別人,與大眾和諧相處。小人表面一團和氣,跟誰都談得來,但都是裝出來的,面和心不和。
六,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遇到問題了,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過錯,并及時改正。小人遇到問題了,喜歡推卸責(zé)任,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不知道反省自己。
七,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
君子一心向上,追求的是道德修養(yǎng)、精神境界的提升,不會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小人一心向下,追求的是物質(zhì)享受、個人名利,不顧仁義道德。
八,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所敬畏,敬畏天道規(guī)律,敬畏長輩、領(lǐng)導(dǎo),敬畏尊崇圣人的教導(dǎo)。小人不信天道規(guī)律,無所畏懼,目無尊長,對圣人之言視若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