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門藝術(shù)。鬼谷子說:“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辨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span>
鬼谷子把說話的藝術(shù)說全了,參悟其中趣味,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一定會增加個人的魅力。
那么這幾句話怎么理解呢?
對有智慧的人說話,要顯得淵博;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識廣博,知識廣博的不一定有智慧。就像一個得道老僧,住在山里面,清心寡欲,與世無爭,對山外的世界,未必知道很多。
和這樣的老僧交談,反而可以把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多講一點。就像下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在世間的困惑、煩惱與憂苦,老僧一句話,也許可以指點迷津,在無盡的隧道里面給你帶來一縷亮光。
對淵博的人說話,要和他辯論;
一門深入,容易獲得;看得多了,學得多了,反而容易迷惑。因為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觀點,智慧不夠,修行不夠,就不容易條分縷析,分辯優(yōu)長,綜合百家,一統(tǒng)全局。
與知識廣博的人說話,如果陷入比較誰知道的多,就失敗了。應該在紛繁中梳分條理,在萬理中歸納唯一。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能在辨析中幫助人歸納出以一統(tǒng)萬的那個“道”,善莫大焉。
跟能言善辯的人說話,要簡明扼要;
與善于辯論的人說話,一定要抓住要點,否則旁及萬物,沒完沒了。
不要和對方繞彎子,找好自己的節(jié)奏和思維,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切不可胡編亂造,要有真憑實據(jù),不然沒有人會信服,也不能輸在氣勢上,用平常心去對待!
跟有地位的人說話,要從氣勢上壓過他;
此貴或可解為權(quán)貴,或可是自認高貴之人,這類人一般有低看他人的常舉對待這些人,就需從氣勢上高于或壓于他,以示其貴在我等身上不足為物,富貴于我如浮云,我只清風邀明月!
跟有錢人說話,要顯得高明;
一般來說,越有錢的人越焦躁,因為害怕事業(yè)敗了;越有錢的人越怕死,因為擔心還沒充分享受就見閻王;越有錢的人越怕子孫不肖,因為費盡心力掙的錢恐怕全為他人做嫁衣了。
所以,與有錢的人說話,要有高論。告訴他誠信經(jīng)營,基業(yè)才可常青;告訴他積德行善,必能遺澤子孫;告訴他悲天憫人,必能了脫生死…
跟窮人說話,要講究實際利益;
對于貧窮的人來說,他們最想要最缺乏的就是金錢,得到他們認可最直接的就是以利益為誘惑了。
當然,人窮志不短,跟貧窮的人說話時,不要以勢壓人,因為窮人往往更加孤傲,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也是自尊的表現(xiàn),說清楚事情的利害即可。
跟地位低的人說話,要注意謙遜;
和地位卑微的人說話,由于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內(nèi)心比較脆弱,切記要謙卑一點,以德服人。真誠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受歡迎,偽善是最可怕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相反,虛情假意的人遲早會被人識破。別人成功時不刻意討好,在失敗時也不落井下石,能幫就幫,人心換人心,友善待人的結(jié)果必定是雙贏!
跟勇敢的人說話,要果斷決斷;
與勇者說話,不能示弱,但絕不是好勇斗兇,好勇斗兇的人是街頭的小混混。真正的勇敢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符合道義,就像孟子所說:“雖千萬人,吾往矣?!钡绻麤]有道理的話,就不能逞匹夫之勇,拿把菜刀就上去了。
跟愚蠢的人說話,要直率尖銳。
愚者之愚有時真的是不可理喻的,人一時甚至被他搞得哭笑不得此時就得來個破血療法,給他個一針見血,如刀劍一樣直接揭其愚,直率尖銳地指出他的問題。
這里鬼谷子說的是游說別人時,要根據(jù)對象的不同而靈活變通,分別使用不同的說話方式。學會了這些,不善言辭的人也能說出個一二三吧。
讀者們,關(guān)于說話之道,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zhuǎn)發(fā)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