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第860期
時長06'14'' 星級:9.0
▼
是什么,在決定我們的命運,是知識,還是智商?
其實,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我們的思維模式。
因為,每個人格局和高度的不同,從而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模式,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
思維模式,就像一段程序,我們怎么編寫,它就怎么運行。
改變命運,就是改變思維模式。
1. 寬恕
曼德拉,曾被關壓27年,受盡虐待。
他就任總統(tǒng)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
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jīng)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獄中。
寬恕,是人類最能解脫自己身心和外在障礙的方法。
寬恕的本質,就是愛。
2. 機遇
夜市,有兩個面線攤位,攤位相鄰,座位相同。
一年后,甲賺錢買了房子,乙仍無力購屋。
為何?原來,乙攤位生意雖好,但剛煮的面線很燙,顧客要15分鐘吃一碗。
而甲攤位,把煮好的面線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給顧客,溫度剛好。
抓住機遇,就是抓住能幫助別人的機遇,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去問我能幫你做些什么。
3. 價值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的快,一馬慢吞吞。
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貨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馬笑了:“越努力越遭折磨!”
誰知主人后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貨車,干嘛養(yǎng)兩匹馬?
最后,懶馬被宰掉吃了。
這就是經(jīng)濟學中的懶馬效應:只有對別人有價值,在關系中自己才有存在價值。
4. 擔心
有人問農(nóng)夫:“種了麥子了嗎?”
農(nóng)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p>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nóng)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p>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么?”
農(nóng)夫:“什么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p>
擔心是一種詛咒,會讓人一事無成。
應該,把擔心換成關心和信心,積極行動,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5. 成功
一個小鎮(zhèn)中,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
第二個商人來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地區(qū)很快就繁華了。
另一個小鎮(zhèn),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商人來了,開了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商人全都開加油站。
結果,大家開始惡性競爭,都做不下去了。
成功的秘訣,是做別人不愿做和做不到的,而不是與人競爭。
6. 改變
一只烏鴉,在飛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鴿子。
鴿子問:你要飛到哪?
烏鴉說:其實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所以我想離開。
鴿子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聲音,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
改變別人不是辦法,成長自己才是力量。
改變自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方法。
7. 命運
一戶人家,有三個兒子,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當中,他們的媽媽經(jīng)常遍體鱗傷。
老大想:媽媽太可憐了!我以后要對老婆好點。
老二想:結婚太沒有意思,我長大了一定不結婚!
老三想:原來,老公是可以這樣打老婆的?。?/p>
即使環(huán)境相同,思維模式的不同也會影響人生的不同。
思維模式,就是一個人的基因,就是他未來的命運。
8. 包容
野豬和馬一起吃草,野豬時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
馬十分惱怒,一心想要報復,便去請獵人幫忙。
獵人說,除非馬套上馬鞍讓他騎。
馬報復心切,答應獵人的要求。
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隨后又把馬牽回去,拴在馬槽邊,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受苦,是因為彼此對立。
如果,我們不能包容別人,最終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9. 效率
一個人騎自行車,兩腳使勁踩,1小時只能跑10公里左右。
開汽車,一腳輕踏油門,1小時能跑100公里。
坐高鐵,閉上眼睛,1小時也能跑300公里。
乘坐飛機,吃著美味,1小時能跑1000公里。
今天的時代,辛苦不能代表效果。
成功,需要懂得如何提高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
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