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成功學”里面有一門很受到大家關注的門類,叫做時間管理。很多書都在講這個問題,教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教我們如果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條,教我們如何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但其實“時間管理”并不本質,就是假設你有這么一個專職的助理,幫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每一個時間點上應該干什么,你就真的能夠做比現在更多的事情么?
其實不一定,就比如你是一輛車時間表是讓你記得要去哪些地方,但真正決定你能不能到達所有設定的目標點,取決于你的郵箱里面到底有多少油。而油箱里面的油,就是你的精力。
所以時間管理更底層的東西,應該是“精力管理”,要如何才能讓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在需要加足馬力的時候可以全力“給油”,在油箱見底的時候適時“加油”補充。而且如果能夠有辦法讓自己油箱里面的油更多,讓你的精力更加充沛,那自然你能夠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今天說一下前一段時間看到的一個精力金字塔模型,可以給我們一個方向,如何去要如何改善自己的“精力管理”,如何讓自己有一個更大的郵箱。
這個金字塔分為四層,從下到上分別是,體能,情緒,注意力,意義感。
1
首先,體能是所有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tài),時常都在一個疲憊的狀態(tài),自然很難有一個很好的精力。
精力管理中的體能并不要你跑馬拉松,或是舉重,而是更為強調你身體內在的一些機能,心肺能力,供養(yǎng)能力,供糖能力,有了這些,才能讓你的大腦可以在長時間的工作中不易疲憊。
想要良好的體能,除了要保持鍛煉,良好的飲食選擇,睡眠習慣都有著非常緊密的練習。所以瘋狂訓練,也并不一定就會得到好的體能。
2
再上一層,是情緒。情緒是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我們可能會體會過那種感覺,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就是沒有心情做事情。那這時候出問題的就是情緒了。
如果是體能決定了是否有足夠的能量,那么情緒就像是一個閥門,決定了你到底能把這個能量釋放出來多少。情緒高漲的時候你可能可以釋放100%,而情緒低落的時候,能夠釋放出來的可能就只剩20%了。
但好的情緒并不一定是一直保持高漲,因為這個對于一般人來說也不是十分可能。而如果你不是梵高,貝多芬這種藝術家的話,非常大的情緒波動也并不是很有利于咱們更好的完成工作。所以良好的情緒,是可以保持一種相對較高而平穩(wěn)的狀態(tài)。
3
情緒上面的一層是注意力。我們的大腦和計算機其實差不多,一次性只能完成一個任務,那些看起來是在“多任務”的狀態(tài),其實都是我們在很多事情之間來回切換自己的注意力。但切換并不是沒有成本的,每一次切換都需要一個準備時間,切換多了自然效率就下降了。
但不幸的是大腦對于干擾信息是非常敏感的,我們也很容易被現在的非相關信息所吸引,那么如果可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那自然也會提升工作中的效率。
高水平的注意力管理,就應該是那種可以控制的注意力,需要集中的時候我可以主動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而不會被動的被其他的事情所分散。
4
經歷金字塔的最上層是意義感。這就有一些升華了,這個決定了你到底能否長久的保持高精力的狀態(tài)。
就假設如果你做到了前三層的全部要求,但最后發(fā)現你的任務是天天去敲石頭,那你能夠保持高效,專注的敲多長時間的石頭呢?但如果告訴你,在做的敲石頭的事情是建造圣索菲亞大教堂呢?感覺又會有什么不一樣么?這就是意義感的作用。
有了這樣的精力的金字塔模型,我們也就有了改善自己精力的方向了。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我們也就可以擁有更好的精力了。有了更大的“油箱”,就可以嘗試去更遠的地方了。
作者:鍋哥不姓郭
圖片: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