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適合我?”這幾乎是這些年我回答過最多的一個問題,可見對這一點不是很清楚的人非常多。
怎么樣才能算合適呢?一對戀人愛得死去活來,就能說他們很合適嗎?一對新婚小夫妻整天膩在一起,就可以說他們很合適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這里邊涉及的因素太多。
因為判斷合適不合適的唯一標準是長久的幸福,沒有長久的幸福就沒有合適。要在兩個人一起生活了很久,而且很幸福的情況下,才可以說他們很合適。
什么影響著幸福呢?伯納德·莫斯坦教授有一個理論,認為在關(guān)系的不同階段,影響兩人幸福的因素是不一樣的。在關(guān)系的前2年,刺激,也就是激情決定著幸福的程度;在2-5年期間,價值觀的相似性對幸福的影響最大;到了5年以后,對幸福影響最大的就變成了對方在關(guān)系里是否承擔起了自己所期待的角色了。
激情
激情取決于對方的年齡、相貌、性格等。在一見鐘情的關(guān)系里,吸引雙方的全部因素可能就只有激情,這往往被很多人理解為愛情的全部,其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感覺。
用進化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導(dǎo)致激情的因素之一是基因,人們?nèi)菀讓﹂L相好看的人有感覺,因為長相好看就意味著具有較高免疫力的基因。人們天生就有判斷一個人長相是否好看的本能,實際上是天生就有判斷一個人基因質(zhì)量的本能。
在同樣長相好看的人里邊,人們更容易被攜帶跟自己免疫力差異大的基因的人所吸引,其實也就是血緣關(guān)系遠的人。遺傳了父母雙方差異較大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使得后代的免疫力更高,這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
我們機構(gòu)在北京的CBD區(qū)域有一個培訓會所,旁邊有一個幼兒園,里邊的孩子有不少是中西混血兒,女同事們見到這些小寶貝都喜歡得不得了??赡艽蠹乙捕加羞@樣的感覺,混血兒長得好看,比如歌星費翔、影星李嘉欣。實際上,混血兒好看的原因,就是他們遺傳了父母雙方差異大的基因,免疫力高。
男人們天生就喜歡豐滿的女人這個共性,則與繁殖下一代有關(guān),因為豐滿的女人有較好的生育能力。
但基因和繁殖不能解釋一切。用精神分析的觀點看,導(dǎo)致吸引的原因與人們希望在愛情里重復(fù)兒時的快樂,避免兒時的痛苦有關(guān)。人們?nèi)菀紫矚g上能滿足自己“重復(fù)兒時的快樂、避免兒時痛苦”這一內(nèi)心需求的人。比如兒時曾經(jīng)因為家里缺錢而有過痛苦經(jīng)歷的人,如果長大后沒有自己認為的足夠多的財富,就容易被比自己財富多的異性吸引。
這樣看來,所謂激情,好像是一個自動化的導(dǎo)航系統(tǒng),可以自動引導(dǎo)人們找到能繁殖出更好下一代,又能使自己“重復(fù)童年快樂,避免童年痛苦”的人。
這個感覺導(dǎo)航機制很像國產(chǎn)電影《畫皮》里捉妖人手里拿的尋妖瓶,當妖出現(xiàn)在附近的時候,瓶子就會一閃一閃地亮綠光。
現(xiàn)實生活中當人們遇到符合自己繁殖下一代、又能滿足自己內(nèi)在“重復(fù)童年快樂,避免童年痛苦”需求的人時,心就像尋妖瓶一亮一亮地怦怦直跳。
運用這個原理,也許人們真的可以發(fā)明這樣一個指示燈:測量人在“心動”那一刻心臟周圍電壓的微弱變化,并傳導(dǎo)到一個小綠燈上,遇到有感覺的人時,這個綠燈就會一亮一亮的,仿佛捉妖人的尋妖瓶一樣。
“拉著你的手,就像左手拉右手”,說明激情這個機制不是一直在起作用,兩人在一起達到一定時間后,激情會趨于平淡。英國的一項研究認為,蜜月期的時長大概是2年6個月25天,給激情的消退期確定了一個具體的時間。
進化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激情會在2-3年消退,是因為一男一女兩人從相識、相愛到結(jié)合、懷孕、生出下一代,時間大概就是這么久。當孩子出生以后,女性的注意力應(yīng)該放到孩子身上去了,激情消退有助于孩子得到更多照顧。對于這個時間的記憶通過基因遺傳了下來,盡管現(xiàn)在很多人不會在2-3年里要孩子,潛意識依然認為“這時間足夠生出孩子了”。
價值觀
在關(guān)系發(fā)展到2-5年時,決定兩人是否幸福的因素,就變成了人們對很多事物看法之間的差異了。差異越小,越容易磨合,決策起來越容易,當然也就越幸福。
比如,要不要跟老人住在一起?這個問題夫妻二人如果答案不相似,就很容易引發(fā)矛盾,很多夫妻因為這樣的事情吵鬧甚至分道揚鑣。
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會導(dǎo)致對彼此的看法發(fā)生變化。他認為這件事情是對的,你也認為這件事情是對,他就會認為你是對的,他會對你有好感;他認為這件事情是對的,你認為這件事情是錯的,他就會認為你是錯的,他對你就可能會產(chǎn)生反感。
比如四川汶川地震,一個人認為要捐款,而另一個人認為不要捐款,就可能會使愛人之間的感受發(fā)生變化。一個人認為對方冷血、沒同情心,而另一個認為對方不切實際、標榜道德。
再比如,遇到單位里競聘,一個人認為可以給領(lǐng)導(dǎo)送點禮,請領(lǐng)導(dǎo)照顧一下,另一個人則認為不應(yīng)該這樣,也極有可能會影響彼此的感情。一個認為送禮很常見,另一個認為這是原則問題。
愛人之間吵架、生氣、斗嘴,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原因?qū)е碌摹5搅艘欢〞r候,人們會改變一些自己,接納一些對方,談起對方時會說“他就是這樣的人”。這基本是相互妥協(xié)和接納之后的結(jié)果。此時,價值取向的差異對幸福的影響就在減弱,此時的彼此算是度過了價值觀磨合期。
角色
很多單位招聘時,都會有一個崗位說明書,里邊詳細闡述了對應(yīng)聘者的要求,以及崗位的職責。
在愛人之間,人們對自己的配偶其實也有一個崗位說明書的,里邊有清晰的崗位職責,只是人們在找對象時往往沒有意識到。
在一起生活5年以后,激情趨于平淡,價值觀也磨合得差不多了,決定人們幸福與否的就成了“崗位職責”,也就是人們自己所期待的對方在婚姻關(guān)系中所承擔的角色。
誰做飯,誰洗衣服,誰拖地,誰主要負責掙錢,誰輔導(dǎo)孩子做作業(yè),誰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些生活的瑣事成了影響人們幸福的重要因素,而不是人們在找對象時更在意的外在條件。
影響人們愿意在家里承擔什么角色的,往往是他們原生家庭里的模式。在原生家庭里,父母是如何分工、如何承擔家庭角色的,對人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人們認同父母的模式,自己的潛意識里就寫下了與父母分工一致的家庭角色的腳本,如果不經(jīng)刻意的調(diào)整,人們往往會自動期望對方成為自己異性父母在家里承擔的角色。
一個小時候爸爸不做家務(wù)、不做飯、不管孩子的男人,如果他對自己爸爸的這一點是認同的,在結(jié)婚5年以后,回家看到妻子沒做家務(wù)、沒做飯,也不管孩子,而是在趕工作,他可能就會覺得不幸福。因為這不符合他潛意識里的腳本,妻子承擔的不是他期待的角色。
一個兒時經(jīng)??吹桨职峙c媽媽一起做家務(wù)的女性,如果她內(nèi)心認同父母的分工,結(jié)婚后丈夫把家務(wù)都丟給她,就會影響她的幸福感,因為丈夫的做法也不符合她所期待的角色。
找對象時所謂什么樣的人適合自己,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是從角色、價值觀、激情三個方面擇優(yōu)錄取的。具體的操作方法,在第九章的“自我包辦計劃”里。
小練習:
1.你的父母在原生家庭中分別承擔什么角色?
2.你期待未來伴侶在家務(wù)分擔、孩子教養(yǎng)等方面可以勝任的內(nèi)容有哪些?
本文摘自趙永久最新作品《積極戀愛心理學》
戀愛是一門技術(shù)活,最有效的脫單教程,愛情可以來得更早,幸??梢詠淼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