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大概是我拍照最常見的姿勢之一。
完美地讓人看到照片的第一眼集中在我的臉上。還顯臉小。
最重要的,就輕輕靠在臉上就好了,別擋住下巴,別擠出臉上肉,沿著顴骨擺放手指,顯得臉有立體感。
側(cè)面。
側(cè)面真的很容易拍好看,還容易P圖。主要顯得鼻子高,高高高,鼻子高有氣質(zhì)。
不過相比起牙疼的姿勢,側(cè)面拍照更適合半身照。
3/4側(cè)面,直視鏡頭。
(這張照片涉及到全身照的姿勢,往后會說。)
大量油畫里的人像,以及二十世紀(jì)早期好萊塢女星,都多半采取3/4側(cè)面的角度。古人是智慧的,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人像最好看的角度。
回眸。
沒啥好說的。
抬高肩膀,擋住脖子的紋路,還可以讓人把視覺重心放在眼睛上。
以下的拍照姿勢技巧是核心。
露肩膀+不要大笑。
蹲著。
蹲著2。
站著。
身體側(cè)過來,臉露3/4,基本是這個動作的標(biāo)配。
露肩膀其實是有點誘惑的,這時候就需要英氣/冷酷/清冷/頹廢/性冷淡的表情或眼神來中和。反正我?guī)缀鯖]被說我誘惑。(可能因為平胸)
平視鏡頭+意味深長的眼神
這種照片下半身偏畫面右方,上半身偏畫面對方,重心轉(zhuǎn)移。軀體是曲線的柔和的姿勢,表情是冷漠的直視鏡頭的,相互對立。
眼神比較冷漠,抬起下巴顯得高傲一點,但姿勢是嫵媚的。一樣的,身體姿勢傳遞的信息與臉部表情傳遞的信息要互相對立,互相矛盾。同個套路。
那當(dāng)手上有道具的時候,就不適合身體再扭來扭去了。拿起道具,畫面已經(jīng)自然地具有曲線感,這時候表情就不用再那么冷漠,可以稍微溫和一點。
整個畫面的協(xié)調(diào)感很重要。
身體放松,有視覺強烈的曲線變化。表情冷漠。
身體放松,有視覺不強烈的曲線變化,表情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