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時長:3分鐘
不知不覺邁入了七月,開始了下半年的生活。翻翻日歷 距離下一個小長假中秋節(jié),還有1.2.3.4.……67天~努力堅持 我們可以的!
近日微博有這樣一條熱搜,是的,你沒有看錯,每周2.5天的假期要來了。
按一星期休息2.5天來計算的話,一年我們就可以休息120天,再加上15天的節(jié)日假期一年我們就可以休息135天,上班230天。再按小時來換算,一年有8760個小時,我們上班,230*8=1840小時,1840/8760=1/5,一年里面,我們只有1/5的時間是在工作!
一、10余省份鼓勵2.5天休假
7月1日,江蘇省提出,為促進消費,政策支持部分有條件地區(qū)實施“2.5天小長假”(周五下午加雙休日)。
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慶、甘肅、遼寧、安徽、陜西、貴州、福建、浙江和廣東等10多個省份出臺了鼓勵2.5天休假的意見。
目前,我國公民法定休假天數低于發(fā)達國家。2.5天小長假具有廣泛需求。但也有專家認為,全國推廣并無必要,因對消費能力不足的地區(qū),放假很難有拉動作用。
相關消息一出便引發(fā)網友關注:
所謂的2.5太渺小了,遠遠比不過996、897、727、12127!
2.5天休假模式,近年來一直頗受關注。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提交了《關于實施2.5天小長假的建議》,呼吁加快推進“2.5天小長假”由“全國性試點”轉變?yōu)椤叭珖哉摺薄?/span>
如今,面對剛剛出臺的文件政策,2.5天小長假由提議變成嘗試,這一舉措顯然值得鼓勵。
在全球范圍內看,經濟發(fā)達國家的公民休假時間都比較長,新加坡,日本等國家更是在嘗試做四休三的制度。
對比之下,中國從法定節(jié)假日、法定帶薪年假數量看,我國公民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數不足20天(不含雙休日),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
在從工作時長看,2018年我國人均工作時長達2100個小時。
尤其是一線城市,基本都是“夜歸人”。
2017年中國人除去工作和睡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為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其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更少,分別是1.94、2.04、2.14和2.25小時。如此這般的現狀,休假制度的改革,已經變得越來越急迫。
一面是對996的批判,一面是2.5天假期的嘗試,天下盼假期久矣!
二、“2.5天小長假”并非河北首創(chuàng)
19年年初,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河北省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9-2020年)》,通知涉及住房、健康、收入、出行、消費等方方面面。
全文中有一行寫道,“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在有條件的地區(qū)探索實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長假’政策措施?!?/span>
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出: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yōu)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對于彈性放假的探索,許多地區(qū)也作出了自己的嘗試:
2015年11月份以來,江西、重慶等地相繼出臺意見,明確提出鼓勵2.5天休假模式;
2016廣州、甘肅等地也紛紛出臺實施細則,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刺激旅游消費需求。
一旦“2.5天小長假”在全國各地逐步推廣落實,對于日常工作壓力大的職場人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兒,我們可以利用多出來的半天時間調解壓力、放松心情,也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但是話說回來,任何一項新政策的落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嘗試。
至于2.5天小長假離我們到底有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今日互動話題:對待2.5天小長假,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