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97輯:金花石蒜等十個品種(72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97輯:金花石蒜等十個品種(72P)
圖文資料/網(wǎng)絡   編輯/雨中笠翁
║ │ │ │ │ │ │ │ │ │ │ │ │ ║
║ │1│9│8│7│6│5│4│3│2│1│ │植║
║ │0│ │ │ │ │ │ │ │ │ │ │物║
║ │ │昆│昆│花│長│非│非│長│泡│金│ │名║
║ │爬│欄│士│茶│葉│洲│洲│葉│桐│花│ │稱║
║ │森│樹│蘭│ │胡│菊│茉│垂│ │石│ │目║
║ │藤│ │瓶│ │頹│ │莉│桉│ │蒜│ │錄║
║ │ │ │幹│ │子│ │ │草│ │ │ │ ║
║ │ │ │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植物資料美圖
1.金花石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龍爪花                                                更多龍爪花
英文名稱:Golden Lycoris
學   名:
Lycoris aurea Herb.
Lycoris aurea (L'Her.)Herb.
Amaryllis aurea L'Her.
科   名:
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屬(Lycoris)
別   名:
金花石蒜、忽地笑、鐵色箭『綱目』,金燈花,大一枝箭『滇南本草』,祖先花『滇南本草圖譜』,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蔥『群芳譜』,嚴大蒜、黃龍爪『四川中藥誌』,獨角蒜頭『南方有毒植物』,山金針、萬羅花(臺灣)老鴉蒜、石蒜
原產(chǎn)地:中國長江流域以南至西南部地區(qū),日本、琉球、越南、寮國亦有。
分   布:臺灣北部海岸,山野林下、山坡地草叢中自生,惟今已不多見,各地零星栽培,觀賞用。
用   途:
1.觀賞用:金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2.插花用花材:花枝可供作插花用花材。3.藥用:鱗莖:辛、平,有小毒。效用:鱗莖:解熱消腫,潤肺袪痰,催吐。治癰腫瘡毒,蟲、瘡作癢,燒、燙傷。
莖:宿根性草本,鱗莖近球形,直徑 3.5~6.5 公分,外被黑褐色鱗莖皮質(zhì)。
葉:
葉基生,肉質(zhì)而厚,廣線形,長 25~60 公分,寬 3~5 公分,上部漸狹尖,基部帶紫色,上面黃綠色,背面灰綠色。
花:
花先葉而生,花葶高 30~60 公分;聚繖花序頂生,著生花 5~10 朵,具短梗,花冠黃至金黃色,花筒長不及 2 公分,裂瓣 6 枚,長約 5~7 公分,寬約 1 公分,反捲,邊緣波折緣;雄蕊 6 枚,同花柱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3 室,花柱纖弱細長,柱頭細頭狀?;ㄆ?9~10 月。
果   實:瘦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果期 10~12 月。
特   性: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鱗莖近球形,直徑 3.5~6.5 公分,外被黑褐色鱗莖皮質(zhì)。葉基生,肉質(zhì)而厚,廣線形,長 25~60 公分,寬 3~5 公分,上部漸狹尖,基部帶紫色,上面黃綠色,背面灰綠色?;ㄏ热~而生,花葶高 30~60 公分;聚繖花序頂生,著生花 5~10 朵,具短梗,花冠黃至金黃色,花筒長不及 2 公分,裂瓣 6 枚,長約 5~7 公分,寬約 1 公分,反捲,邊緣波折緣;雄蕊 6 枚,同花柱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3 室,花柱纖弱細長,柱頭細頭狀。瘦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花期 9~10 月。果期 10~12 月。
植物圖片
※※※※※※※※※※※※※※※
 
        
        
        
2.泡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泡桐                                                         更多泡桐
英文名稱:Fortune Paulownia,F(xiàn)oxglove Tree
學   名:
Paulownia fortunei Hemsl.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科   名: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屬(Paulownia )
別   名:九重桐、大戇樹、南投梧桐、桐、梧桐、戇樹、戇樹泡桐、白花泡桐、大果泡桐
原產(chǎn)地:中國大陸中部及南部各省。
分   佈:新竹、南投、花蓮,中海拔闊葉林內(nèi)。
用   途: 1.木材作傢具、櫥櫃用:木質(zhì)優(yōu)良、輕軟,常被做為製作傢具、箱版、樂器用材。2.庭園添景樹:泡桐花大美麗也具有香氣,很適合作園景樹。3.藥用:性味:樹皮、花、果實、葉、根:苦、寒。效用:樹皮:袪風除濕,消腫解毒。治風濕熱痹,淋病,丹毒,痣瘡腫毒,腸風下血,外傷腫痛,骨折;花: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治肺熱咳,急性扁桃腺炎,菌痢,急性腸炎,急性結膜炎,腮腺炎,癤腫,瘡癬;果實:化痰,止咳,平喘。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咯痰;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癰疽,疔瘡腫毒,創(chuàng)傷出血;根;袪風止痛,解毒活血。主治風濕熱痹,筋骨疼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莖:高可達 25 公尺,樹幹灰褐色且皮孔明顯,幼枝被星狀絨毛。
葉:
葉長卵狀心形,長 10~30 公分,寬 8~30 公分,先端銳形到銳尖形,基部心形,全緣或 3~5 淺裂,上表面疏被腺毛,下表面被柔毛;新枝上葉有時 2 裂,下面有星狀毛及腺毛;成熟葉下面密被絨毛,有時稀疏或近無毛,全緣,葉柄長 5~15 公分。
花:
3、4月開淡紫色花,有清香,花序成串朝天舉;聚繖花序集生成圓錐狀,長約 30 公分,小聚繖花序有花 3~8 朵,花萼倒圓錐狀,長 2~2.5 公分,5 淺裂,花後逐漸脫毛,分裂至 1/4 到 1/3 處,裂片三角狀卵形;花冠管狀漏斗狀,白色,僅背面稍帶淡紫色,長約 8~12 公分,管部基部以下不突然膨大而逐漸向上闊大,外面有星狀毛,腹部無明顯縱摺,內(nèi)面密生紫色斑塊?;ㄆ?3~4 月。
果   實:蒴果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 3.5~4.5 公分,徑約 2 公分,二裂,頂端具長 0.6 公分之喙,宿萼開展或漏斗狀,果皮木質(zhì);種子具膜狀翅,連翅共長 0.6~ 1公分。果期 10 月。
特   性:
泡桐為落葉性喬木;高可達 25 公尺,樹幹灰褐色且皮孔明顯,幼枝、葉泡桐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對生,廣卵形,長 10~30 公分,寬 8~30 公分,先端銳形到銳尖形,基部心形,全緣或 3~5 淺裂,上表面疏被腺毛,下表面被柔毛;成熟葉全緣,葉柄長 5~15 公分。聚繖花序集生成圓錐狀,3、4月開淡紫色花,有清香,花序成串朝天舉,長達 30 公分,花冠呈鐘形蒴果長橢圓形。果皮木質(zhì),長 3.5~4.5 公分,徑約 2 公分,二裂,種子具膜狀翅;連翅共長 0.6~0.1 公分。可在春季通過扦插、分根法繁殖。
植物圖片
※※※※※※※※※※※※※※※
3.長葉垂桉草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長葉垂桉草                                   更多長葉垂桉草
英文名稱:Pilose Triumfetta
學   名:
Triumfetta pilosa Roth.
科   名:田麻科(Tiliaceae)黃麻屬(Corchorus)
別   名:毛黃花虱母子、黃花虱母子(臺灣)、金納香(四川)、山黃麻、長葉刺蒴麻、長鉤刺蒴麻
原產(chǎn)地:熱帶亞洲及非洲。
分   佈:生長於臺灣全島平地及低海拔的山地,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見於多陽光的開闊處。
用   途:1.莖皮纖維用途:韌皮組織富含纖維質(zhì),製作繩索、麻線及紡織原料。2.藥用:性味:根、葉。:辛、平。效用:根:袪風除濕,利水消腫。治風溼痛,小便淋痛,水腫,月經(jīng)不調(diào),癥積疼痛,跌打損傷。
莖: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 10~120 公分,具有多數(shù)分枝;老莖圓柱形,近光滑,呈淺灰棕色,有縱溝,具皮孔,小枝細長,幼枝和花軸密被毛。
葉:
單葉,互生,葉橢圓形至卵形,長 5~12 公分,寬 3~6 公分,先端尾狀銳尖,基部鈍或略為心形,紙質(zhì)至膜質(zhì),有鋸齒或有時有粗鋸齒,主脈三條,表裏兩面皆有柔毛,背面且散生有星狀毛;葉柄長 3~5 公分,有柔毛;托葉二枚,披針形,長 0.5~0.6 公分,有毛緣。
花:
花數(shù)枚叢生,小,開放時徑 0.4~0.5 公分,黃色或近似黃色,聚繖花序排列為 2~4 枚的小聚繖花序;花軸長 0.2~0.5 公分;花柄長 0.1~0.15 公分;苞片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萼片披針形,長 0.4~0.55 公分,寬約 0.1 公分,先端漸尖而有尖突,邊緣為毛緣;花瓣狹倒卵形,長 0.3~0.4 公分,寬 0.1~0.15 公分;腺體小,圓形;雄蕊 10 枚;花絲光滑無毛,有逆向鋸齒,長 0.3~0.4 公分;子房卵形,徑 0.1~0.15 公分;刺多數(shù),先端鉤狀;花柱長 0.2~0.3 公分;柱頭略呈粗鋸齒狀。花期 7~12 月。
果   實:蒴果球形,徑 0.5~0.6 公分,不開裂或略開裂,有針刺,針刺多數(shù),先端鉤狀;每室有種子 4~6 枚。
特   性:
一年生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 10~120 公分,具有多數(shù)分枝,被淡黃色星狀毛。單葉,互生,葉橢圓形至卵形,長 5~12 公分,寬 3~6 公分,莖下部葉有時三淺裂,先端尾狀銳尖,基部鈍或略為心形,紙質(zhì)至膜質(zhì),有鋸齒或有時有粗鋸齒,主脈三條,表裏兩面皆有柔毛,背面且散生有星狀毛;葉柄長 3~5 公分,有柔毛;托葉二枚,披針形,長 0.5~0.6 公分,有毛緣。聚繖花序,腋生,花黃色;萼片 5 片,條形,長約 0.5 公分,頂端細尖,疏被星狀毛;花瓣 5 片,與萼片等長,近圓狀球形,基部具纖毛;雄蕊 10 枚;子房約 8 室。蒴果球形,徑 0.5~0.6 公分,不開裂或略開裂,有針刺,針刺多數(shù),先端鉤狀;每室有種子 4~6 枚。
植物圖片
※※※※※※※※※※※※※※※
4.非洲茉莉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非洲茉莉
英文名稱:Bridal Wreath,Chaplet Flower,F(xiàn)loradora,Madagascar Jasmine,Wax Flower
學   名:Stephanotis floribunda (R. Br.) Brongn.
科   別:蘿藦科(Asclepiadaceae) 舌瓣花屬(Stephanotis )
別   名:華灰莉木(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雲(yún)南植物志》等書),灰莉木、箐黃果
原產(chǎn)地:大陸國南部及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島,臺灣於 1966 年由日本引進栽植。
分   布:臺灣中部及南部偶而栽植供觀賞,少見。
用   途:1.園藝綠化觀賞用:適合作盆栽、蔓籬或蔭棚用。
莖:木質(zhì)藤本,莖伸長,長 5~8 公尺,粗壯,圓柱形;小枝細長,攀援上昇或水平伸展;全株光滑無毛,嫩莖綠色,老莖褐色,植株含阻礙動物生理之植物鹼,缺口處會流出白色乳汁。
葉:葉為單葉對生,具柄,葉片肥厚肉質(zhì),卵形或卵狀廣橢圓形,長  6~12 公分, 3~7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闊圓或近似心形,革質(zhì)或厚革質(zhì),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兩面皆無毛茸,基生的三出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 5 對,細脈皆不十分明顯;葉柄長 1.5~3 公分,光滑無毛茸。
花:花數(shù)枚,常為 5~10 枚,中型,極具香味,花兩性,白色,開放時徑 1.5~2.5 公分,呈腋生繖形狀聚繖花序排列,花序長 1~2 公分,光滑無毛茸;花柄細長,長 0.7~3 公分,有光滑無毛茸;苞片小,對生,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萼小,綠色,扁平,徑 1.5 公分,外面光滑無毛,5 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 0.55~0.7 公分,先端鈍;花冠高盆形,白色,5 裂;冠筒圓柱形,有 10 條縱裂,長 2.5~3 公分,內(nèi)面基部有茸毛;裂片橢圓形,長 1.5~2 公分,寬 0.8~1.2 公分,先端圓或略凹;雄蕊著生於冠筒基部;副花冠鱗片基部略呈囊狀,先端附屬物長 0.25~0.3 公分;花藥頂端膜質(zhì)物小,不能達道柱頭先端。
果   實:蓇葖果卵形或長橢圓形,像土芒果,長約 7.5~12 公分,綠色光滑,黑熟後從中間開裂,種子卵狀長橢圓形,褐色,扁平凹狀,有長 4~6 公分帶絲狀之種芒。
特   徵:非洲茉莉為多年生纏繞藤本灌木。葉對生,葉片闊卵形,長 6~12 公分,寬 3~7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闊圓形或近似心形,全緣;葉側脈 5 對??櫺位ㄐ?,腋生,花兩性,白色,萼片 5;花冠裂片向右相疊,副花冠肉質(zhì);花葯頂端具膜片,每室 1,直立?;ㄆ?3~7 月。蓇葖果。非洲茉莉為多年生藤本植物,通常攀附其它喬木或灌木生活,因其羊角狀蓇葖果在冬季成熟裂開後,帶絲狀種芒之種子常隨風散布,因此相同地點常有許多族群分布。
植物圖片
※※※※※※※※※※※※※※※
5.非洲菊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非洲菊                                                              更多非洲菊
英文名稱:Transvaal Daisy,Gerbera,Barberton Daisy,African Daisy
學   名:
Gerbera jamesonii Bolus ex Hook. f.
Gerbera jamesonii H. Bolus ex Hook. f.
Gerbera x hybrida Hort.
科   名:
菊科(Asteraceae)、大丁草屬(Gerbera)
別   名:
火輪菊、太陽紅、嘉寶菊、串絲佛雛菊、巴柏頓雛菊、扶郎花
原產(chǎn)地:南非Transyaal地區(qū)
分   佈:栽培
用   途:1.觀賞用:瓶插壽命持久,可達 7~10 天,適於作切花與盆花、花壇使用;庭園露地栽培、陽臺花槽。
莖: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60 公分,全體密被毛茸;根狀莖短,為殘存的葉柄所圍裹,具較粗的鬚根。
葉:
葉基生,蓮座狀,葉片長橢圓形至長圓形,長 10~14 公分,寬 5~6 公分,頂端短尖或略鈍,基部漸狹,邊緣不規(guī)則而尤著,側脈 5~7 對,離緣彎拱連接,網(wǎng)脈略明顯;葉柄長 7~15 公分,具粗縱稜,多少被毛。
花:
頭狀花從葉間開出,高高頂在花梗末端,周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葶單生,或稀有數(shù)個叢生,長 25~60 公分,無苞葉,被毛,毛於頂部最稠密,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舌瓣展開時直徑 6~10 公分;總苞鐘形,約與兩性花等長,直徑可達 2 公分;總苞片 2 層,外層線形或鑚形,頂端尖,長 0.8~1 公分,寬約 0.1~0.15 公分,背面被柔毛,內(nèi)層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尾尖,長 1~1.4 公分,寬約 0.2 公分,邊緣乾膜質(zhì),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窩狀,直徑 0.6~0.6 公分;外圍雌花 2 層,外層花冠舌狀,舌片淡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及黃色,品種極多,長圓形,長 2.5~3.5 公分,寬 0.2~0.4 公分,頂端具 3 齒,內(nèi) 2 裂絲狀,捲曲,長 0.4~0.5 公分,花冠管短,長約為舌片的 1/8,退化雄蕊絲狀,長 0.3~0.4 公分,伸出於花冠管之外;內(nèi)層雌花比兩性花纖細,管狀二唇形,長 0.6~0.7 公分,二唇等長,外唇具 3 細齒或有時為 2 齒和 1 裂片,內(nèi)唇 2 深裂,裂片線形,長約 0.4 公分,捲曲,退化雄蕊 4~5 枚,線形或絲狀,藏於花冠管內(nèi);中央兩性花多數(shù),管狀二唇形,長 0.8~0.9 公分,外唇大,具 3 齒,內(nèi)唇 2 深裂,裂片通常寬,捲曲;花藥長約 0.4 公分,具長尖的尾部;雌花和兩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頂端鈍,長不足 0.1 公分?;ㄆ?11 月至翌年 4 月。
果   實:果實為瘦果,圓柱形,長 0.4~0.5 公分,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鮮時污白色,乾時帶淺褐色,長 0.6~0.7 公分,基部聯(lián)合。
特   性: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60 公分,全體密被毛茸。葉簇生在基部的短縮根莖上;葉片寬大,葉緣具波浪狀缺刻,長橢圓狀匙形,長 25~40 公分,葉面有細小茸毛。頭狀花從葉間開出,高高頂在花梗末端,周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徑 5~15 公分,花冠上揚,花梗長達約 60 公分;周緣舌狀花通常呈單裂,花色有鮮紅、淡紅、橙黃、淡黃等色,品種極多,單瓣、隻重瓣均有,臺灣可周年生長開花。瘦果圓柱形。臺灣目前栽培品種多數(shù)來自荷蘭改良適合冷涼氣候之溫室品種。
植物圖片
※※※※※※※※※※※※※※※
 
        
        
        
6.長葉胡頹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長葉胡頹子
英文名稱:
Elaeagnus bockii Diels
學    名:
科    名:
胡頹子屬 Elaeagnus  胡頹子科 Elaeagnaceae
別    稱:
牛奶子、烏鵲樹、貓奶子
原 產(chǎn) 地:
分    布:
陜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北 山坡,山谷,溝邊灌叢中 海 拔:600-2100
用    途:
味酸、澀,性平?;钛袣猓箍绕酱?,收斂。用于跌打損傷、瀉痢、咳嗽、哮喘。
莖:
常綠直立灌木,高1—3米;通常具粗壯的刺;小枝開展成45度的角,幼枝 密被銹色或褐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帶黑色。       葉:
葉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窄橢圓形或窄矩圓形,稀橢圓形,長4—9厘米,寬1—3.5厘米,兩端漸尖或微鈍形,邊緣略反卷,上面幼時被褐色鱗片,成熟后脫落,深綠色,干燥后淡綠色或褐色,下面銀白色,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shù)褐色鱗片,側脈5—7對,與中脈開展成30—45度的角,上面略明顯,下面不甚顯著;葉柄褐色,長5—8毫米。
花:
花白色,密被鱗片,常5—7花簇生于葉腋短小枝上成傘形總狀花序,每花基部具一易脫落的褐色小苞片;花梗長3—5毫米,淡褐白色;萼筒在花蕾時四棱形,開放后圓筒形或漏斗狀圓筒形,長5—7毫米,稀達8—10毫米,裂片卵狀三角形,長2.5—3毫米,頂端鈍漸尖,內(nèi)面疏生白色星狀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長0.6毫米,花藥矩圓形,長1.3毫米;花柱直立,頂端彎曲,達裂片的2/3,密被淡白色星狀柔毛?;ㄆ?0—11月。
果    實:
果實短矩圓形,長9—10毫米,直徑為長的一半,幼時密被銀白色和少數(shù)褐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肉較??;果梗長4—6毫米。果期次年4月。
特    性:
植物圖片
※※※※※※※※※※※※※※※
7.金花茶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金花茶
英文名稱:
學    名:
科    名:
【種拉丁名】:Camellia chrysantha  【科拉丁名】Theaceae  【屬拉丁名】Camellia金花茶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
別    稱:
原 產(chǎn) 地:
分    布:
由于它的自然分布范圍極其狹窄,只生長在廣西的十萬大山上思縣海拔100-200米的低緩丘陵,數(shù)量很有限,所以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為了使這一國寶繁衍生息,中國科學工作者正在通力合作進行雜交選育試驗,以培育出更加優(yōu)良的品種。近年來,中國昆明、杭州、上海等地已有引種栽培。
用    途:
金花茶還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其花除作觀賞外,尚可入藥,可治便血和婦女月經(jīng)過多,也可作食用染料。葉除泡茶作飲料外,也有藥用價值,可治痢疾和用于外洗爛瘡;其木材質(zhì)地堅硬,結構致密,可雕刻精美的工藝品及其他器具。此外,其種子尚可榨油、食用或工業(yè)上用作潤滑油及其他溶劑的原料。
莖: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 6m,其枝條疏松,樹皮淡灰黃色,樹皮灰白色,平滑。葉互生,寬披針形至長橢圓形。
葉:
葉深綠色,如皮革般厚實,狹長圓形。先端尾狀漸尖或急尖,葉邊緣微微向背面翻卷,有細細的質(zhì)硬的鋸齒。
花:
金花茶4-5月葉芽開始萌2-3年以后脫落?;▎紊~腋或近頂生,花金黃色,開放時呈杯狀、壺狀或碗狀,耀眼奪目,仿佛涂著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徑3— 3.5cm;花瓣9--11枚,闊卵形至倒卵形 或矩圓形,肉質(zhì),具蠟質(zhì)光澤;花期11月至翌年3月。金花茶單生于葉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艷多姿,秀麗雅致。
果    實:
金花茶果實為蒴果,蒴果三角狀扁球形,黃綠色或紫褐色;果期10-12月。內(nèi)藏6-8粒種子,種皮黑褐色,
特    性:
植物圖片
※※※※※※※※※※※※※※※
8.昆士蘭瓶幹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昆士蘭瓶幹樹
英文名稱:Buddha's Belly Tree
學   名:
Brachychiton rupestris (T. Mitch. ex Lindl.) K. Schum.
科   名:
梧桐科(Sterculiaceae)瓶幹樹屬(Brachychiton)
別   名:
佛肚樹、瓶子樹、紡綞樹
原產(chǎn)地:澳洲昆士蘭中西部乾旱地區(qū)及熱帶雨林環(huán)境
分   布:園藝栽培種
用   途:1.園藝觀賞用:造型特殊,可作園藝景觀植物。2.根及種子可供食用:澳洲原住民會取其富含澱粉的根及種子食用。2.沙漠供水植物:其膨大的樹幹具有貯水的功能,以適應草原乾旱的環(huán)境,可作為在沙漠中旅行取水植物。
莖:昆士蘭瓶樹高可達 20 公尺,樹幹直徑可達 3 公尺,樹幹上半部的樹皮仍保持綠色,具有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下半部的樹皮龜裂,觸感堅硬。
葉:
葉型由披針形至掌狀,有極大的變異,苗木時為深裂的掌狀葉,成株逐漸轉(zhuǎn)變以披針形的葉為主
花:
花似風鈴,隱蔽在枝葉中, 並不明顯。
果:蓇葖果,成熟後開裂似船型。
特   性:
昆士蘭瓶樹在生長約 15 年後,樹幹才會逐漸膨大。經(jīng)歷 50 年以上的生長,才能成長至樹幹直徑超過 1 公尺以上的巨樹。昆士蘭瓶樹高可達 20 公尺,樹幹直徑可達 3 公尺,樹幹上半部的樹皮仍保持綠色,具有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下半部的樹皮龜裂,觸感相當堅硬。葉型由披針形至掌狀,有極大的變異,苗木時為深裂的掌狀葉,成株逐漸轉(zhuǎn)變以披針形的葉為主;花似風鈴,成熟的蓇葖果開裂為船型,花果隱蔽在枝葉中,並不明顯。
植物圖片
※※※※※※※※※※※※※※※
9.昆欄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昆欄樹
英文名稱:
Bird-limetree,Weelstamen Tree ·
學    名:
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old & Zucc
科    名:
昆欄樹科(Trochodendraceae)昆欄樹屬 ( Trochodendron)
別    稱:
原 產(chǎn) 地:
分    布:
地理分布 昆欄樹在我國僅分布于臺灣省中北部山地,即臺北北部硫磺泉,宜蘭太平山,花蓮豐坪溪列克內(nèi)社山,臺中鞍馬山,以及嘉義里山、玉山等地。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用    途:
莖: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2米;大枝開展,小枝褐色或灰節(jié)處具葉痕或芽鱗痕。
葉:
葉互生,常4-12聚生枝頂,革質(zhì),寬卵形、菱狀倒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3-7厘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下延至葉柄,中聞以上具圓鈍鋸齒,側脈5-7對;葉柄長3-10厘米,上面有縱槽;無托葉。
花:
總狀花序頂生,直立,有花10-20;花兩性或雜性,直徑1.5-2厘主,花梗細長,有苞片及小苞片,無花被;雄蕊多數(shù),排成3-4輪,花絲細長,花藥形成一環(huán);離生心皮6-10,排成一輪,基部合生,花柱頂端反轉(zhuǎn),胚珠多數(shù),排成兩列。聚合 放射狀,著生于肉質(zhì)花 ,成熟時褐色,腹縫開裂;每室有線形種子數(shù)粒,長4-6毫米,黑色。
果    實:
特    性:
植物圖片
※※※※※※※※※※※※※※※
10.爬森藤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爬森藤
英文名稱:Helicoid-stamenal Parsonsia
學   名:Parsonsia laevigata (Moon) Alston
科   名:夾竹桃科(Apocynaceae)爬森藤屬(Parsonsia)
別   名:乳藤
原產(chǎn)地:華南、熱帶亞洲、臺灣
分  布:臺灣北部、東北角與南部恆春半島海岸、綠島、蘭嶼海拔 100 公尺以下巖岸峭壁。
用   途: 1.觀賞、海濱植物。2.黑點大白斑蝶幼蟲食草、蜜源植物。
莖:木質(zhì)藤本,枝光滑。
葉:葉對生,革質(zhì),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先端具短尖頭,基部銳尖或圓,側脈 4~6 對;葉柄長 1~3 公分。
花:花淡黃色,成繖房狀聚繖花序,花藥有基部翅,伸出花冠筒外,花冠筒光滑圓筒型。
果   實:蓇葖果,果長橢圓形,種子有翅。
特   徵:爬森藤為夾竹桃科爬森藤屬木質(zhì)藤本植物,枝光滑。葉對生,革質(zhì),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先端具短尖頭,基部銳尖或圓,側脈 4~6 對;葉柄長 1~3 公分?;ǖS色,成繖房狀聚繖花序,花藥有基部翅,伸出花冠筒外,花冠筒光滑圓筒型。蓇葖果,果長橢圓形,種子有翅。生長於海岸地區(qū)灌叢中。
植物圖片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初辨車前
藿香?植物景觀隨拍
植物認知丨花葉不相見(一)
夏天的小野花
花卉欣賞 ﹙四﹚
中草藥圖片大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