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既簡單,又復(fù)雜。
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是一個簡單的人,那么在你心中整個世界都會變得簡單,人性自然也就簡單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復(fù)雜的人,你就會把整個世界都想得很復(fù)雜,人性在你看來自然也就復(fù)雜了。
生而為人,就不能不懂一點人性。這并不是唆使你利用人性的弱點,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是懂了人性以后,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那么,有這么三條人性潛規(guī)則,你若能讀懂,對人性的理解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1、對陌生人變好津津樂道,卻對身邊變好嗤之以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就是聽到較為陌生的人混得好的時候,往往都會津津樂道,會說這個人很難干,會羨慕和崇拜,有可能還會拿此人作為自己學(xué)習(xí)的榜樣。
但是,如果看到自己身邊熟悉的人混得好了,就會心里難受,會嫉妒,會說他是走狗屎運了,甚至還會在人背后到處說閑話。
因此,當(dāng)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就要學(xué)會低調(diào),不要因為自己變好,而招致身邊的羨慕嫉妒恨,因為見不得你好的熟人,往往知道你的軟肋在哪里,會在你背后捅刀子。
另外,我們也要學(xué)會包容與釋懷,不要看到身邊的人變好,就對其嗤之以鼻。
絕大多數(shù)人痛苦,并不是因為自己平庸,而是看到身邊的人比自己成功而痛苦。
帶著痛苦的情緒,只會擾亂自己的心境,降低了自己的格局,不利于自己為人處世,也很難獲得成功。
2、當(dāng)你弱勢的時候,更容易被人欺負
有一個詞叫眾星拱月。人什么時候才容易被眾星拱月呢?那就是你成功的時候。
如果你處弱勢的時候,你的價值就會縮水,自然也就容易被人看不起,甚至?xí)蝗似圬摚^:柿子專揀軟的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此時,不要覺得自己委屈,這就是現(xiàn)實中的人性。舉個例子,比如范進在中舉前,連自個老丈人都看不起他,但是在中舉之后,家門檻都被踏破了。
那當(dāng)我們?nèi)鮿莸臅r候,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就要回過頭來好好做自己,儒家也說了“窮則獨善其身”,此時就要多看書、多學(xué)習(xí)、想辦法提升自己,要學(xué)會忍受他人那種冷漠的眼光。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你能承受多大的壓力,就能享多大的福報。
3、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看利弊
這句話揭示了人性中趨利的本能。正所謂: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個人是否成熟,就看他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什么,是糾纏于對錯不放,還是懂得權(quán)衡利弊。
所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放下主觀情感上的偏見,而要看看是否能合作共贏。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有這么一句話,說:忘恩負義是人的天性,如果你非要期望別人感恩,那多半是庸人自擾。
所以,沒必要對人性抱有太高的期望,但也不能做個只會算計利益的冷冰冰的人,因為這個世上有些人或事,值得我們?nèi)フ湎Ш褪刈o。
好了,今天和大家聊了人性中的三個潛規(guī)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生活中對人性、對自己、對社會有起碼的認知,目的是為了保護和發(fā)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