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fā)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低年級的家長在孩子的學習路徑中,屬于關注度比較高的一批家長了。經(jīng)常在深夜收到家長的信息,詢問如何輔導孩子學習。習慣的問題、寫字的問題、拼音和句子的問題、家長輔導沒時間,甚至要還解決家長之間的教育輔導理念不合。作為老師,雖然會把私人時間和工作時間分開一些,但低年級的班主任,其實很難做到平衡,作為語文老師,更關注學生的家庭教育輔導,也特別樂意給家長答疑解惑,因為我知道,家長在前期找對了輔導方向,理解了語文學習是什么樣子,那么當孩子升入中高年級后,家長的配合度就會更高,更愿意去關注孩子的學習,老師教起來也輕松了。
那么低年級語文常見的輔導問題都有哪些呢?拼音、拼寫字是家長的兩大焦慮。拼音怕孩子跟不上,大部分家長都會提前先讓孩子學,盡管小島老師說,不用這么擔心,正常的教學進度,是可以保證孩子都能學會拼音的。但是家長也有他們的道理,升入一年級后,你發(fā)現(xiàn)一個班的孩子80%都已經(jīng)會拼音和寫字了,你的孩子還什么都不會?語文老師真的能一視同仁嗎?孩子在學習上不會自卑嗎?書寫的問題也是語文學習的大問題,別的孩子都會寫字了,我家孩子還不會寫,寫作業(yè)要花很長時間輔導,家長也頭疼,難道老師就會喜歡這樣的學生嗎?
當然,每個老師對自己學生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不過大部分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并不會因為孩子提前學習了拼音,而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老師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包括在遇到學習問題時,家長的配合度,還有孩子是不是真的愿意去主動學習,這才是低年級老師會關注的學生。通過我的語文教學實踐,梳理了一些低年級語文輔導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對家長有所幫助,掌握輔導技巧,就不需要麻煩老師了。
1、拼音讀不好怎么辦
很多家長在孩子初學拼音的時候,特別擔心,孩子讀不準,發(fā)音發(fā)不好,自己拼音好像也不行,怕說不標準,影響孩子的學習。其實對于拼音學習,家長不用太過焦慮,拼音讀不好,說明孩子沒有掌握好相關的發(fā)音規(guī)律和技巧,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方言地區(qū),口語化比較嚴重,可能不少語文老師的拼音拼讀也不是很標準。我們家長可以多找一些拼音拼讀的音頻、視頻給孩子看。拼音是識字的工具,也就是低年級學好拼音的目標就是認識更多的字,了解字的讀音,你就能借助工具書去理解字的意思了。所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中,拼音學習也在逐步地弱化,并不是老師不教,而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改變了。
現(xiàn)在低年級也沒有考試了,但是拼音也還是要掌握,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拼音讀不好,就輔導孩子反復練習朗讀。這是沒有捷徑的,也沒有什么特效的辦法,每天讀拼音,讀課文,堅持讀15分鐘,跟著音頻學習發(fā)音,把字的讀音讀準確,這是需要張嘴練習的。家長要督促孩子去練習,先把發(fā)音的關都過了,再來過拼讀,整體音節(jié)認讀對于不是小孩子來說是很難的,只有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家長多一些耐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不管是通過唱讀還是什么方式,多讓孩子去練聲,鼓勵和認可孩子的拼讀,這比去上銜接班更管用。家長的拼音不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根據(jù)課時,拼音的學習就是1個半月左右,提前做好準備,也可以這個時間為參考。
2、不想寫字和懶得寫作業(yè)怎么辦
有些小學生,他們的手部肌肉力量發(fā)育得不好,也就是還沒有達到熟練書寫的要求時,家長就開始讓孩子練習寫字了。這個時候的書寫,肯定是很難達到家長眼中“好作業(yè)”的標準的。那么孩子在寫字這件事上受了打擊,體會不到成就感,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寫字。家長也都不寫字,為什么小孩一天到晚都要寫作業(yè)呢?所以低年級的小學生,在書寫問題上,有惰性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寫字肯定是要練習的,手部肌肉力量跟不上的時候,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書寫專注度和興趣,這個時間保持在每一天15分鐘就可以了。等到對書寫有一定的認知后,家長可以輔導孩子熟悉和理解書寫的規(guī)范,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字是標準的書寫。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家長需要保持一些耐心,在寫字和練字上,我們不應該讓孩子按照成為書法家的標準去練習,而是關注孩子的握筆、坐姿、書寫的習慣上去輔導。在每一次書寫練習前,是不是引導孩子去準備好書寫的鉛筆和作業(yè)本?是否引導孩子去喝水、上廁所,為專注書寫做好準備。孩子的每一次書寫練習,家長能不能給予鼓勵和肯定?這都是幫助低年級小學生寫好字的重要前提,寫字反應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家長關注多少時間,孩子就能在寫字這件事上傾注多少精力。從不鼓勵和認可孩子書寫的家長,是很難幫孩子寫好字的。
3、如何培養(yǎng)高質量的語言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的寫作,在低年級我們會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這也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家長常見的輔導問題,拼音、字詞學不好,就會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訓練。要培養(yǎng)高質量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課本入手,課文勤朗讀,感受字詞句的語感。找出課文中的詞組或短語進行朗讀填空,這些都是提高表達能力和詞語理解的方法。家長在輔導的時候,要注意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習慣,不要總給孩子拔高,這個階段的語文學習,本身就處在一個基礎訓練的階段,學會說完整的句子,能夠把兩三句話聯(lián)系起來,就已經(jīng)達標了。
培養(yǎng)高質量的語言表達能力,家長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引導的。除了朗讀,還要多讓孩子講故事,表達生活中的訴求,給孩子說話的機會。有些家長很強勢,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所以孩子就很難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家長在輔導低年級孩子學習語文的時候,常見問題都是因為家長并不了解孩子的語文學習目標,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太過于焦慮。尤其是當和少部分極為優(yōu)秀的孩子進行對比后,家長就容易亂了陣腳。希望家長們能通過這3點輔導分析,找到自己的方向。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學習,從小學開始。
小島語文|關注大語文學習
求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