丼,為”井”的古字,“井”乃“丼”的小篆隸定之形,其后“井”字形為正字,于是“丼”在中文轉變?nèi)纭都崱ど下暋じ许崱罚骸皝S,投物井中聲。都感切。”,音d?n 。亦作姓。宋 邵思《姓解》卷一:“丼,蕃姓也”。
日語的發(fā)音為どん(don),日本自唐后引入漢文化,可以指盛裝飯或面的食具,又稱丼缽、丼物,另外也指放進丼缽的菜。
丼傳到日本后就很好的與日本的美食融合,而「五大丼」應運而生。
今天,日研君就給你們述說何為「五大丼」。
#1日本「五大丼」之 「天丼」
「天丼」即“天婦羅蓋飯”,在日本萬物皆可天婦羅,坐穩(wěn)丼老大的肯定就是“天婦羅蓋飯”。
其誕生有很多說法,在江戶時代末期及明治時代初期出現(xiàn)于東京,最初天婦羅與蕎麥面搭配,后來衍生出了天婦羅蓋飯。
將剛炸好的天婦羅浸在煮好的甜辣風醬汁中再放到米飯上。但根據(jù)店鋪不同,關于「天丼」也有用芝麻鹽及自家制醬汁進行各種調味的情況,如「塩天丼」,用較濃郁的黑色醬汁調味的還有「黒天丼」之稱。
如今根據(jù)地區(qū)及食材不同,也有「精進天丼」(蔬菜天婦羅蓋飯)、「天玉丼」(天婦羅雞蛋蓋飯)等各種各樣的種類。
#2日本「五大丼」之 「鰻丼」
鰻魚好吃的程度,讓日本鰻魚都要絕種了!
而前陣子還有日本鰻魚業(yè)界公開道歉,說常年提供的日本鰻魚其實都是我國中國進口的鰻魚。由此可見,鰻魚在日本是如何的受歡迎。
「鰻丼」即“鰻魚蓋飯”,關于它還有“丼始祖”的說法,意為歷史最悠久的丼物。
江戶時代文化年間有一個名叫大久保今助的劇團老板特別愛吃蒲燒鰻魚,但在演出旺季因忙于工作,點了烤鰻魚外賣總不能及時吃,面對冷掉的鰻魚,他覺得人生實在太悲催了,于是讓助理將剛烤好的鰻魚放在裝了熱米飯的容器里,米飯幫助鰻魚保溫,鰻魚汁又滲入米飯帶來脂肪與香氣,美好的「鰻丼」便誕生了
看,同為吃貨就是會為美食而感傷,為美食而喜悅。
#3日本「五大丼」之 「牛丼」
「牛丼」即“牛肉蓋飯”,作為如今日本國民級美食的「牛丼」原型來自壽喜燒的元祖「牛鍋」,它出現(xiàn)在日本文明開化的明治時代,喜愛米飯的日本人把剩下的牛肉火鍋與米飯一起做出了美味可口的牛肉飯,當時主要被稱為「牛飯」,「牛丼」之名是「吉野家」(1899年創(chuàng)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松田榮吉所起。
真是想都想不到,「五大丼」之一既然是由品牌支撐起來的,就宛如圣誕老人的紅色裝扮是可口可樂弄出來的一樣。
現(xiàn)在,「牛丼」已經(jīng)成為日本料理店必不可少的速食龍頭,而日本牛丼三巨頭「牛丼御三家」,「吉野家」、「すき家」和「松屋」大家在國內(nèi)也能吃到了哦~
#4日本「五大丼」之「カツ丼」
「カツ丼」即“炸豬排蓋飯”,其起源也有很多說法,有1897年誕生于山梨縣甲府市蕎麥面老店「奧村本店」一說,也有大正年間末期誕生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附近的蕎麥面店「三朝庵」一說等。在日本,最常見的炸豬排蓋飯是用醬油味調味汁煮炸豬排和洋蔥,再淋入雞蛋液,放在米飯上制作。
因為「カツ」(katsu)這個單詞的發(fā)音和單詞“勝利「勝つ」”發(fā)音相同,所以日本人經(jīng)常在考試或比賽前吃一碗炸豬排蓋飯,取個好兆頭。
你說在冷冷的天氣里,能夠吃一碗酥香脆口的炸豬排蓋飯,微微燙嘴的飯+豬排+醬汁嫩蛋,一口下去那不叫飯,叫幸福~
#4日本「五大丼」之 「親子丼」
日研君真的很想問,這么惡趣味的名字真的是又慘又好笑?!赣H子丼」即“雞肉雞蛋蓋飯”,也可叫“滑蛋雞肉蓋飯”。
是起源于明治年間日本橋人形町經(jīng)營著軍雞鍋料理的「玉ひで」,客人在吃雞肉鍋吃到最后時喜歡在剩下的肉末湯汁中打入蛋液拌米飯一起吃,第五代店主的妻子在發(fā)現(xiàn)客人們這一喜好后決定專門提供一道雞肉和雞蛋液共同煮制后蓋在米飯上的料理,其實本想稱之為“澆汁飯”,但覺得這個名字不符合高大上的店內(nèi)氣質,于是她看著雞肉雞蛋一家子在鍋里“其樂融融”的樣子便靈機一動取名為「親子煮」。
除了雞肉雞蛋的組合,還有鮭魚和鮭魚子組合的「鮭親子丼」「海鮮親子丼」。
丼料理已經(jīng)是日本人必不可少的日常美味,在快捷便利的時代里面,只要一個碗,一口便能吃到豐富的美味。
除此之外,丼料理還有很多名為「他人丼」「他人丼」「開化丼」「木の葉丼」「衣笠丼」等等的丼料理,日本為了聚合全國的丼料理,還舉行了「日本流行丼大賞」,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