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晚八點(diǎn)
第五季《詩詞大會》開播
節(jié)目剛開始
一個小男孩
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了上去
毫不怯場
旁若無人地自報(bào)家門“我叫王恒憶,今年五歲半,認(rèn)識三千多個字,背誦580多首詩,還會畫畫,彈鋼琴”
主持人問“你害怕嗎?”
“不害怕”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神童嗎?
果然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
口齒清楚、淡定自若、神采飛揚(yáng)、對答如流、順利過關(guān)、得分144
當(dāng)時真令我
腦洞大開、嘆為觀止!
網(wǎng)上一搜
真怪我孤陋寡聞
人家小小年紀(jì)
已經(jīng) n次上中央電視臺了
背唐詩、識國旗、參加開門大吉
音樂一響數(shù)秒內(nèi)報(bào)出歌名
看著小神童的一段段視頻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這到底是何方神圣的孩子
如此了得!
小神童來自山東青島
父母本科畢業(yè)在上海工作
從1歲半跟著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僅僅初中畢業(yè)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個家庭
培養(yǎng)出了一個神的不能再神的孩子
有何秘笈?
在小神童的媽媽和奶奶的育兒秘籍里
我總結(jié)了幾條
和大家分享:
(一) 沒報(bào)什么幼教班、早教課程
沒吃什么復(fù)雜的營養(yǎng)餐
父母和孩子身邊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肥沃的土壤
(二) 不要以孩子還不懂為借口
在小恒憶牙牙學(xué)語的初期
媽媽和奶奶
就開始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和朗朗上口的唐詩了
抱著孩子
在他耳邊
翻來覆去的讀
突然小恒憶就能接上了
你剛慢慢地讀到“處處聞啼”
孩子居然立即冒出了一個“鳥”字
(三)在孩子的興趣點(diǎn)上下足工夫
漸漸地
大人發(fā)現(xiàn)
小恒憶對韻律感十足的唐詩特別有興趣
大人就因勢利導(dǎo)
帶領(lǐng)孩子大張旗鼓地學(xué)起了唐詩
要想把一首唐詩記牢固
必要的反復(fù)必不可少
小恒憶的奶奶講
一般讀三四遍他就背過了
出門和小朋友玩一會
回來就忘得差不多了
一定要及時督促他重背
忘了的話
就給他提醒一個字
不行就兩個字、三個字地提醒
過目不忘那是天方夜譚
神童也不行
及時復(fù)習(xí)才是神規(guī)
(四)大人不能偷懶
讀故事而不是講故事
好多大人為孩子購買
讀故事的神器
一按電鈕
輕松又簡單
而小恒憶的奶奶分享
每次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給小恒憶讀故事
不是逼迫他認(rèn)字
而是寓教于無形
慢慢地
小恒憶也依賴于這種讀故事方式了
非得一個字一個字認(rèn)清了才能往下讀
如此
小恒憶兩歲時已經(jīng)認(rèn)了2000多個字了
已經(jīng)能坐在一邊獨(dú)立閱讀了
神不神?
你家孩子兩歲時會干什么?
是不是還有可能在被追著喂飯?
可人家
抱著一本書獨(dú)立閱讀!
我們帶孩子那就是暴殄天物??!
(五)在這一條上擊敗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家庭
小恒憶的奶奶講
全家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jī)
在孩子面前
都自覺地拿起書
雜志、報(bào)紙也行
就是不允許玩手機(jī)
那些手機(jī)上癮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能做到嗎?
人家的孩子可能真有神的地方
人家的家長更有你做不到的地方
作為家長
不要光說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樣
要反思自身
那些地反復(fù)做的不好
導(dǎo)致孩子出了這樣那樣的狀況
不玩手機(jī)
就此一條
你就被淘汰出局了
(六)遇到孩子耍懶最終誰勝利了是大事
任何一個孩子
都不會天生聽話
天生會辨別是非
天生會自我管理
小恒憶的奶奶講
從小就管理他“講規(guī)矩懂自律”
所有的無賴要求
下狠心
不讓他得逞
有一次
小恒憶要玩平板電腦
奶奶不允許
他就躺在地上撒潑耍賴
耍起了孩子們慣用的伎倆
無論他怎么鬧
奶奶就是答應(yīng)
奶奶說
只要是無理要求
就決不讓他得逞
可見
誰家都會
在孩子的無理要求和正確做法之間展開一場一場的博弈
一個孩子
見到什么要什么
這是天生的欲望
如何控制和遏制
看的是大人的理智、冷靜和耐心
誰家的孩子都會提出這樣或那樣的無理要求
撒潑耍賴不用教就會
一開始你也會抵制
關(guān)鍵看最后誰勝利了
要是孩子勝利了
那以后就難控制了
小孩子靈得很
他知道你的軟肋在哪
他會一次次的故伎重演
你也會一次次的繳械投降
一次次敗下陣來的后果是
你的孩子在欲望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管理孩子需要“狠心”
在你面前讓孩子受小委屈
那是為了避免
他將來去社會上受大委屈
帶孩子是件力氣活
也是技術(shù)活
更是智慧活
一張一弛之間都是學(xué)問!
小恒憶的爺爺奶奶
做的都是平常事
我們大多數(shù)人還真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