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流行一句俗話,叫做“寧遇豺狼,不碰山魈”,意思是在山上,寧愿遇到豺狼,也不要碰到山魈,足見后者的可怕。實際上,豺和狼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也就是說它們不是同一種動物,在文學上,經(jīng)常會把這兩個聯(lián)系在一起,它們的相同點是非常的兇殘。
可以理解人們不想碰見這兩種動物的心情,那么,山魈又是一種什么動物?讓大家感到這么害怕?山魈在古代神話故事中,它被描述成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外形丑陋的獨腳鬼怪。在《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卷》中,就有過關于它的描寫,里面說到山魈是一種長得像人的怪物,它體型巨大無比,臉部像人,但手臂特別長,足部巨大,全身長滿了黑毛,見到人就會發(fā)笑?!?/p>
從這里我們就能夠看出,山魈的行為很古怪,讓人捉摸不透。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也曾經(jīng)有過關于山魈的描寫,說是一個叫孫太白的人,他的先祖是一個書生。曾經(jīng)來到南山柳溝寺居住,有一天夜晚, 孫公在床上睡覺的時候,看見臥室門口有動靜,他以為是自己沒有關好門,誰知道當來到門口查看時,那里正好有一個山魈,正在盯著自己看。
它的牙齒雖然稀疏,但是卻能夠長到3寸多長,不過,好在最后他沒事,平安脫險,第二天就背起書籍從寺廟中回家了。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山魈是一種猴科動物。因為面孔的圖案跟鬼魅很相似 ,所以才被人叫做山魈。這種動物的性格兇惡,尤其是在它們成年以后,性格會變得十分的暴躁,能夠跟中型的猛獸進行較量。
其牙齒、爪子都鋒利異常,臂力更是普通人的3倍,也就是說,成年人也不一定是它們的對手。所以,在人類的面前,它們也會占有很大的勝算,對許多動物,都具有很強的威脅性。加上小型豹子也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甚至有時候,它還會去攻擊毒蛇。而豺狼的攻擊性則沒有這么強,狼甚至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去主動攻擊人類。
可見山魈確實是一種比較可怕的動物,只要惹惱了它們,后果可能不堪設想。所以人們對它們心有余悸,山魈的食物很多,像是老鼠、烏龜、螞蟻、雞蛋等等,要是有機會,山魈也會去尋找更大的脊椎動物為食。
另外,這種動物的速度也很快,可以達到50千米每小時,又喜歡群居。所以,這種動物很難對付。因此,“寧遇豺狼,不碰山魈”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種動物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據(jù)說它十分害怕爆竹聲,萬一遇見山魈,可以用這種方法將它們擊退。如果沒有爆竹,那么,想辦法弄出震耳的聲音,將山魈驅(qū)逐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