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2天的心理咨詢培訓告一個段落。
正如以往的每一次培訓與比賽,總能夠鏈接到與自己同頻的人。
回想過往,多少關系比較鐵的朋友,都是在培訓、比賽中認識,一旦聯(lián)系,聊起來,總是難忘某一段時光。
無論是培訓與比賽,一部分是被學?!氨浦鴣淼摹?,還有一部分則是“自我追逐”,是內(nèi)在驅(qū)動的,如果自己剛好也是內(nèi)在驅(qū)動,那可能產(chǎn)生“電光火石”般的反映,一個最為直觀的感受:
原來你與我一樣,也在死磕同樣的事情。
這一次培訓中,認識了鄭老師。
培訓十來天,和鄭老師坐在一起。后來一次中餐后,坐在酒店餐吧,來了一次促膝長談。
交談中,知曉鄭老師,在幾年前,帶著學校老師們進行正面管教研修。鄭老師談及了,自己是如何接觸到正面管教理論,后來如何在學校教師培訓體系中植入正面管教,使正面管教相關工具成為每一位老師必備教育抓手。
我也想起,畢業(yè)不久后開始接觸正面管教,后來在原單位帶正面管教研修團隊,讓友善而又堅定的正面管教變成班主任另外一種管理方式。并且我把正面管教帶入了自己的班級,開始開正面管教班會課、致謝晨會。特別是做了將近7年的正面管教線上家長學校(班級層面),就是現(xiàn)在還在做的線上班級例會。
所以,交流完畢,我與鄭老師,無比感概:
世界太小,原來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有人與自己一樣,在做一樣的事情,而若干年之后,因為一次培訓機會,這兩個人的觀念、經(jīng)歷,會產(chǎn)生碰撞。
后來想想,這樣的碰撞,或許可以稱之為深度共頻。這也是工作幸福感的一種來源方式。
所以,我更加感受到的是,對自己保持開放的重要性。培訓如是。其實不斷地寫文章也是,寫出的文章,這些年幫我找到了天南地北深度共頻的朋友,雖然很多朋友不曾見面,但是聊到一個話題,總感覺好像已經(jīng)認識了很久。
一次午餐,跟坐在對面的徐老師聊天,發(fā)現(xiàn)徐老師與我是大學校友,徐老師還說隔兩年會去蓮都,我說下次,我們一起回去。還有坐在邊上的童老師,聽說我原來在蓮外,童老師就跟我說,六七年前去過我原單位以支教形式上過課。
哎!這個世界總規(guī)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