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豆?。?/p>
這是爸爸給你寫來的第141封信。
雨還在下,不過豆丁就是爸爸天空中的小太陽。
這個學期,豆丁進入了幼兒園,爸爸就買了一些關于幼兒園的繪本給豆丁看。
其中有一本繪本非常有趣,叫做《幼兒園我來了》。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通篇看不到幼兒園的小寶寶們。
小寶寶們都去哪里了呢。
原來小寶寶都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顏色分明的小圓圈。
粉紅色的小圓圈是女生們,藍色的小圓圈是男生們。小圓圈是弟弟妹妹們,大圈圈則是各個姐姐們,當然里面也有一個主人公,那就是我,我是一個茄紫色的小圓圈。
不要說小朋友很喜歡看,爸爸作為一個大人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因為啊,繪本有最為簡單的方式,描繪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怎么描繪,就是用這些小圓圈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讓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原來幼兒園是這樣的。
比如:在操場上,一大推小朋友在自由活動,兩種顏色的圓圈散在操場的每一個角落。
慢慢的,男生和男生一起玩,女生與女生一起玩,怎么看出來,很顯然,相同的顏色在一起。
偶爾男生會跑到女生堆里玩。
再放入更小的圓圈,就變成五顏六色的玻璃珠了,大家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玩玻璃珠子。
大家還手拉手玩起了游戲。
還有開小火車。讀到這里,爸爸總是問豆丁,豆丁你在哪里啊,豆丁總是指一指最后那一個圓圈,說這個小圓圈就是豆丁了。平時,豆丁和我們玩拉小火車游戲,也是在最后面的。
當然幼兒園,還會有更大的孩子,大孩子也會跑到小孩子中間玩耍、搗亂。
還好有老師,及時趕到,把孩子們分開了。
有時,也會有小朋友喜歡一個人玩,更多的時間,大家一起玩,但是偶爾也想自己一個人待著。
小朋友喜歡玩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扮演老師,讓其他小朋友排隊。
當然也想自己在小朋友中當一回頭,讓大家聽自己的。
以上就是這本繪本的內容,很簡單是吧。
但是爸爸覺得這是一本好玩有魔力的繪本。
首先,整本繪本沒有太多的字,每一張圖片,幾乎是三四歲左右孩子能夠看懂的。孩子獨自一個人看也是沒有問題,一個人看還可以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有趣之處。三四歲左右的孩子,正處于空間、顏色、圖形敏感的事情,大量的漢字閱讀孩子不感興趣。
其次,這本繪本,其實是讓孩子去直觀面對集體生活。上了幼兒園,小朋友不再是像在家里一樣,而是要與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玩有很多樂趣,但是也有很多規(guī)則。孩子這么小,大人去給孩子講規(guī)則,孩子聽不懂,現(xiàn)在看著小圓圈一個個排成一隊,孩子一看就知道,幼兒園里很多時候是要排隊的。
最后,是爸爸的本能反應,這本繪本蘊含著組合、分類等數(shù)學思想。一本好的繪本,對于孩子的思維激發(fā)應該是多維度的。作為數(shù)學老師的爸爸,就看到里面應用了大量的分類,比如藍色代表男生,粉色代表女生等等。
那今天下午,爸爸就和豆丁,就玩了一次幼兒園生活游戲。剛好沙發(fā)上有一包幾種顏色的小圓片。我們也像繪本里面那樣,把這些小圓片分成男生與女生。
我們模擬了幾個幼兒園里面重要的場景,一個人睡覺,還有一個就是吃飯,最后一個是聽老師講故事。
模擬這樣的場景,就是希望自己少一點說教,多一點潤物細無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