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家有棋童的朋友
一、 孩子幾歲開始學習圍棋最合適?
答:當然要4歲開始學圍棋。一是因為:4歲是幼兒形狀知覺形成的關(guān)鍵期,圍棋千變?nèi)f化的棋形(見文后圖)是最有利于促進與鍛煉孩子形狀知覺的形成。二是因為:人的大腦在3周歲后基本已經(jīng)發(fā)育了60%,到12歲的時候發(fā)育能達到90%以上??墒沁_到90幾?卻因人而異!從4歲開始學圍棋,不是強調(diào)孩子要下好圍棋,而是要強調(diào)通過圍棋這個特別的工具,來給孩子們從小做大腦體操。圍棋教育不能再困在學會下圍棋這個概念上,要強調(diào)上的是通過在圍棋上的觀察力訓練、專注力訓練、推算力訓練、記憶力訓練、忍耐力訓練等專題訓練,使孩子們的左右腦能互動,整個大腦得到更好的開發(fā)和鍛煉。這就是一定要從4歲開始學圍棋,學思考,學做人的原因。孩子四五歲雖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雖短,但我們的老師會用幼教的方法特別注重興趣培養(yǎng),會因材施教,對他們采取列舉式,鼓勵式教學,是賞識教育。只要引導有方,四五歲的孩子是完全能夠?qū)W好圍棋的。從我們六七年的教學成果來看,幼兒出成績是最快的。因為他們沒有學業(yè)負擔,學習時間充足。同時家長在這個時候切忌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他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孩子每一點的微小進步,多讓孩子現(xiàn)在與過去比,不要與別人比。讓他們在鼓勵聲中茁壯成長。對于六歲以上的小學生來說,一邊學習文化知識,一邊學習圍棋開發(fā)智力,是再好不過的事。
二、 學習圍棋是不是要有天賦?
答:下棋肯定是要有天賦的。但那指的是要下到某個高度,如達到李昌鎬,吳清源,常昊那樣成為超一流棋手的境界,沒有天賦光靠自身努力是不夠的。如果僅僅是達到一流棋手水平,我們認為只要有好的機遇和學習環(huán)境,再加上自身努力,只要有正常人的智商是不難做到的。很多家長在孩子一開始學棋時就想讓其走職業(yè)道路,培養(yǎng)成國手,其實這種出發(fā)點是錯誤的,孩子在學棋時興趣是最重要的,由于家長的心態(tài)和情緒往往會影響孩子,導致孩子厭學,最終棄學,所以只要出發(fā)點找準了,心態(tài)放好了,至于孩子能不能成為職業(yè)棋手,那是以后的事情。我們的宗旨就是“傳承古老文明,拓展少兒智慧,培養(yǎng)良好習慣,培育棋院英才”,讓孩子們通過學習圍棋受益終身。但如果真正是學棋的料,也不會被耽誤。
三、 家里沒有人懂圍棋,應該怎樣輔導孩子?
答:其實家長懂不懂圍棋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怎樣正確輔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建議家長配合老師,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適當做些死活題。另外還可以利用專門的書籍、電腦軟件,讓孩子做題或和電腦下棋。
四、 家長會下棋,能不能自己教孩子?
答:如果家長本身是搞幼兒教育的,并且下棋的水平也比較高,那可以考慮自己教孩子。但是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有自己的共同語言,課堂上會形成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相比單獨學習更容易提高孩子學棋的興趣。
五、 孩子上課時,家長是否需要跟孩子一起學習,然后回家再輔導孩子?
答:如果孩子比較小特別小,并且在剛?cè)腴T時,家長可以先在教室里跟孩子一起學習一段時間。等孩子有了了興趣以后,建議家長最好不要呆在教室里,因為那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孩子依賴感,對孩子學棋是非常不利的。
六、 孩子在家里沒有對手下棋怎么辦?跟家人下棋是否有利于提高棋力?
答:在孩子學棋之初,應該多下棋,家人最初是孩子學棋的最好對手,但要注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這是最重要的。等到孩子有一定的棋力之后,最好跟水平差不多、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下棋。在下棋中,家長要擺正心態(tài)、看淡勝負并不給孩子壓力,而孩子則應該認真對待每一盤棋并看重勝負。在初期階段,下棋要求量不求質(zhì),有些東西下多了自己就會明白,等到了中級以上水平則是求質(zhì)不求量了。
七、 學習圍棋能提高計算力嗎?
答:圍棋從入門開始就接觸數(shù)氣、數(shù)目、棋子價值計算、大小判斷、形勢判斷等等,孩子在學習這些圍棋知識時,會從開始算一步、兩步,發(fā)展到以后能算幾十步,在這個過程中當然能顯著提高計算力。
八、 學習圍棋能提高注意力嗎?
答:圍棋有“千古無同局”之說,其無窮無盡的變化以及相生相克的哲理會帶給孩子新鮮的趣味感,在充滿趣味的學棋中,孩子的注意力將在不知不覺中從10分鐘、20分鐘延長到1小時、2小時。
九、 學棋能使學習成績提高嗎?
答: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學習習慣。一個注意力集中時間長、思考有深度、能夠舉一反三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會很好。而系統(tǒng)的棋類培訓恰恰能顯著提高少兒的思維嘗試和注意力持續(xù)集中的時間。
十、學棋有助于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應變力嗎?
答:棋類運動是自由自在、沒有約束的天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構(gòu)思、指揮棋局的發(fā)展。圍棋對弈中隨時隨地體現(xiàn)著“水無常形,兵無常法”的道理。依靠時怎么擴大戰(zhàn)果;落后時怎么力挽狂瀾;勢單力孤時如何保存自己;以及怎樣發(fā)揮棋子最大的效率等等待問題,都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局面來制定不同的策略來處理,這些思考時時都在鍛煉著對弈雙方的創(chuàng)造力和應變力。
十一、學習圍棋能鍛煉孩子的挫折感和意志力嗎?
答:圍棋是開發(fā)智力的最好工具,大家都知道圍棋可以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性情,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但同時圍棋也是挫折教育的一種手段,圍棋是個很殘酷的競技項目。雖說在游戲中開發(fā)孩子智力,但一盤棋下來不是輸就是贏,對孩子的身心,尤其是心里承受力是極好的鍛煉,因為以后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現(xiàn)在的孩子家境一般都比較好,很少經(jīng)歷失敗和挫折,讓孩子從小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成長,在老師和家長正確引導下,正確面對輸贏。這些對孩子的將來是很有幫助的。
十二、孩子很喜歡學棋但是害怕比賽,輸棋就哭,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
答:有的孩子遇到比賽,可能會表現(xiàn)得不夠自信、害怕競爭,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其實這個時候正是鍛煉孩子毅力的大好時機,遇到這種情況要耐心地開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結(jié)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千萬不能選擇逃避,說“我們不學了”之類的話。孩子輸棋就哭說明他有進取心,這時候應該適時地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挫折,慢慢地孩子就能忍住淚水,變得堅強起來。
十三、孩子學棋的興趣比最初淡了,有段時間老輸棋,感覺沒進步,甚至孩子有點不想學棋了,應該怎么辦?
答:興趣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初學的孩子,興趣尤為重要。很多孩子興趣淡化,往往是家長的情緒和心態(tài)影響了孩子,家長操之過急,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情左右了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fā)展。因為學習圍棋是個周期性很長的一個項目,進步也是不確定時間的,不論哪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低谷期,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多溝通,多配合,所以說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很重要,因為任課老師更熟悉孩子的具體情況。
十四、為什么要做死活題?做死活題有哪些好處?是否要多看些諸如定式、布局方面的書?
答:死活是圍棋的根本,計算是圍棋的核心。死活中包含了許多技巧,如棋形、感覺、計算等等。因為其他技巧性的東西比如布局、定式、官子,老師在課堂上都能教,唯獨做死活題是要靠學生自己完成的,所以要想盡快長棋,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重要,需要靠老師、家長、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十五、在家中孩子應該怎么做死活題?應做什么方面的書?
答:做死活題應找些適應孩子水平的題來做。中心有很多適應各階段水平的書,應向老師咨詢做什么樣的題目。做題時興趣很重要,應從易到難逐步過渡。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入門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興趣比較濃厚,對做題比較新鮮,建議把書上的題目擺在棋盤上,讓孩子自行擺出結(jié)果,這個階段不需讓孩子過多思考,主要是訓練第一感覺及培養(yǎng)做題的興趣,而且題目不宜過難,最好找那種只需下一、兩步就可以有結(jié)果的題來做。第二階段(初級、中級階段):這時的孩子已具備一定棋力,對圍棋興趣已成為一種習慣,建議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做題過程。具體操作方式:讓孩子自己把題擺在棋盤上——想清楚結(jié)果,把順序用鉛筆寫在書上或紙上——拿給老師批改訂正。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