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龠(tuó yuè)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shù)窮 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心,將萬物都視同草扎的狗,圣人沒有仁心,將百姓都視同草扎的狗。天地之間,好像是風箱,虛而有故不屈,動而生生不息。說多了不利于變化(數(shù),變也),不如抓住核心。
文章架構(gòu)邏輯
舉例描述由核心世界觀及方法論的本質(zhì)推導運用的核心之術(shù)
以天地為例,用無.有.沖之法推理圣人治世之法-非仁,法天地-沖。
心得:
天地間無有共存,吐故納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以自然萬物之系統(tǒng)而利萬物其效法之含義前已敘述,不再繁記。然天地大仁不仁,萬物眾生平等,無一己之好惡,無一己之偏袒,實乃治國治企之大法,法治非人治非仁治,還治于民,治從民來,治從民變,以法固之,方為大道。君不見賑災演變?yōu)榧w貪污,救窮演變?yōu)樽YR獲得貧困縣稱號。諸入此種皆為“仁政”之誤,效法自然,當推市場風險保證機制(還治于民),當推優(yōu)勝劣汰機制(強縣兼并弱縣)。
企治,國治欲法天地之無為,而徹底無為而治,則法錯矣!天地之法有可效之處,然人類社會如同自然界其他物種,求存圖強,競爭,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之法。而人類從古至今均是在不斷適應(yīng)自然中改造自然才成為最為強大的物種,如人類如同較多物種其社會的無為而治,豈非笑談!法天地,法自然當法求存圖強!當然,地球史上很多高級生物均會有組織有意識的維護自然界生態(tài)平衡而繁衍至今,反之再強大的物種業(yè)已成化石,此自然現(xiàn)象人類當法之。
國家是一群由共同民族血緣/共同文明特征/共同地域特征/共同歷史背景,為著共同的求強圖存目標聚合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治國防以護民,治思想以智民,治法律以矯民,治科技以強民,治民治以富民。圣人亦民,非有獨立于民之圣。圣人(領(lǐng)導人)當為民權(quán)任命之機制,圣從民來,抑或錯選,機制使然,必不成大禍。觀今世之最為強大之國家,非代有圣人,但總體不差,遇有超強能力者則為大發(fā)展,是可借思。反觀我中華,圣似乎成為了一脫離于民的特殊人群,查之仿若古羅馬的元老院機制,妥否?知易行難,希有更多有識之士論之踐之。
現(xiàn)代心理學表明人類對待外界事物,思想,觀點的態(tài)度由情感,認知,行為三層份構(gòu)成。而平均人類高估自己30%,低估他人30%。改變他人的態(tài)度可從情感,認知,行為三個角度進行,也就是設(shè)法讓其感覺是好的,設(shè)法告知其好在哪里,設(shè)法讓其先做,再自己感覺和認知。這充分說明,說教只是一方面影響他人的方法,感性理解以及促其行為先發(fā)生再認知均為可行之路。就認知本性,由行為轉(zhuǎn)化的情感和認知更為可靠,大都人骨子里相信自己是對的,呵呵!引導,教育,影響他人當抓住核心思想,從三個方面行動,固守說教很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