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教育上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
點上方藍標即可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多鼓勵,
少指責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人意,就踩不住指責的剎車,喋喋不休,往往是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把自己的情緒一股腦宣泄出來,自己痛快了,孩子不痛快了,家庭關系僵持了。家長偶爾說說可以,但沒有必要一直批評孩子、指責孩子,畢竟好成績不是批評出來的。我們要把這句話落到實處:我愛的不是你的成績、我愛的是你這個人。
多談生活,
少說學習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家庭是生活的地方。學生每天在學校里要學習一天,回到家如果還談學習,確實會讓人心煩。父母少談學習,多聊生活,問問孩子喜歡吃什么菜,有什么切實的需求。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多多和他們分享,鼓勵孩子和你分享他的觀點。分享交流,拓寬眼界,是特別好的學習路徑。人需要有閑暇的時光,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種調節(jié),為了更好地學習成長。
多說些“惡心”的話,
少提些討厭的“要求”
我們中國人的表達一直都是比較含蓄的,我們的家長經常說:你要怎么怎么樣,你得怎么怎么樣,我要你怎么怎么樣。但我們很少說:兒子,女兒你真棒,爸爸媽媽要向你學習,很少說,爸爸媽媽真的很愛你。一說出口呢,自己也覺得有點肉麻,孩子也覺得有點“惡心”。其實我們可以嘗試改變說話的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愛,也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關心和關愛,家長和學生習慣了,也就變成生活的常態(tài)了。
手指有長短,
接受孩子的平凡
我們中國人常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和期許,但現(xiàn)實生活中人中龍鳳又有多少。我們自己是平凡人,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放松心態(tài),會給彼此都帶來一種良好的教育體驗。不要焦慮,兒孫自有兒孫福??疾簧险憬髮W,考浙江的大學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