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片”是一個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名詞,是對那些刻意講究質感層次、注重光影效果、追求形式唯美沙龍照片的俗稱。
所謂的風光“糖水片”,其實不是一個貶義詞,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對那種看起來畫面陽光明媚,風光旖旎的風景圖片的俗稱。因為是民間口頭的稱謂,理解上多有歧義,“糖水片”有以下特點。
● 從畫面內容看,風光“糖水片”多是拍攝景光名勝、山水草木、亭臺樓閣等。
● 從畫面光線看,風光“糖水片”或是明媚靚麗,或是陰柔嫵媚、細膩溫和。
● 從畫面技法看,風光“糖水片”多是采用大景深、小光比,視角傳統(tǒng),構圖規(guī)整,色彩艷麗。
● 從表現(xiàn)效果看,風光“糖水片”多是物我相對,意境互隔的純客觀精細描寫,與“藝術片”主觀寫意的現(xiàn)形成對照。
圖1
圖1,穿著艷麗服裝的模特在表演某種民俗,人物是假扮的,場景是設計的,從拍攝到制作,都按照糖水片的標準套路操作。明媚靚麗、細膩溫和,是典型的糖水片風格。
由于現(xiàn)代照相機已經(jīng)高度智能化,多數(shù)人稍具備一些常識就可以拍攝,特別是一般性的風光旅游攝影,很容易得到一些看起來美麗迷人的風景圖片,這類照片可能還達不到“糖水片”的水準,因為真正的“糖水片”在攝影操作過程中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同樣的風光,因為個人技術操作的差異,風光“糖水片”的“糖分”水平大相徑庭。
“糖水”的字面意思上,是一種追求“唯美”的攝影,注重構圖、用光等因素給人的視覺感受,把形式當做了“第一位”的,認為形式就是“藝術”,而忽略了攝影的其他更具有真實表現(xiàn)力的功能?!疤撬庇杏残圆捎眉夹g、玩弄技巧,嘩眾取寵之嫌,片面追求“唯美”,存在某種粉飾太平,掩蓋生活真實,單純玩弄技巧的攝影的傾向,孤立的“藝術而藝術”,因此“糖水片”缺乏生命力,在攝影界多次引起詬病和爭議。
并非講究構圖、用光等諸多因素的都是糖水片。“糖水片”一詞是攝影圈內的俗稱,本身無所謂褒貶。但近年來,國內攝影界卻發(fā)生了長達數(shù)年的對風光攝影的論爭,甚至提出“挑戰(zhàn)沙龍”、“拒絕糖水”,認為唯美的風光攝影不是攝影的正宗,不是攝影藝術,是沒有思想內涵的糖水片,是“一些先富裕起來的人的一種游戲”。于是“糖水片”一詞,也就一度具有貶義了。喜愛“糖水片”的影友認為:不是凡拿起照相機,就得一定要去承擔政治任務,就必須去拍反映“時代脈搏”、“社會問題”的紀實照片,那會多累啊?!疤撬币擦T,“游戲”也罷,攝影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一種能夠愉悅身心的健康活動,不一定那么嚴肅,持這種觀點也無可厚非。
圖2
圖2,這是一張既沒有毛病也沒有創(chuàng)新的照片,面對“拍濫”的元陽梯田,千百遍地重復,必須見過才不虛此行,我不敢斷定這張照片是風光糖水片,但是它有足夠優(yōu)美的光影和完美的技術。(攝影:何偉明 制作:劉寬新)
就 一 種 攝 影 手 法 來說,并不是完全排斥“唯美”手法。特別是在風景和花卉攝影中,作者調動各種手段,透過事物的形態(tài),創(chuàng)造出一種純美形式,這也是可以的。
如何把“求美”與作品的現(xiàn)實性結合起來,反映真實的、有用的信息給人們,而不是刻意地、做作的、故弄玄虛的去表現(xiàn)事物,是當今攝影實踐解決“糖水片”傾向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對“糖水片”也不能一概反對,拍“糖水片”可以加強對美的認識和訓練。初學者拍拍糖水片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初學者首先缺少的是技術技巧,他們不是專業(yè)攝影者,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攝影訓練,更多是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一些興趣相同的朋友出去搞一些隨拍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把拍糖水片作為技巧練習,也會有提高。在學習階段有意識加強基本功訓練,嘗試運用一些拍攝技巧。經(jīng)過一段時間,掌握了拍糖水片的技巧,再去突破糖水片。
你如果想成為真正的攝影家,需要對“糖水片”的局限有所認識,千萬不能把“糖水片”看做是攝影的主體或唯一,始終停留在對表淺形式的癡迷上。選擇某種發(fā)展方式是自己的決定,旁人不能干涉,但是要知道自己處在一個行業(yè)的邊緣還是核心,不可以把小技巧當作大智慧,否則會影響自己的發(fā)展。
“糖水片”有以下幾個特點和局限。
(1)重技術輕藝術。很多影友過多考慮的是光影、構圖、美感、畫質,過于注重使用何種器材、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景深、曝光、層次、色溫、飽和度等技術性問題。但往往忽視了最主要的——被拍攝物的靈魂、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2)有構圖沒意圖。只要是平面視覺就存在構圖,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它永遠存在那里。關于經(jīng)典構圖的規(guī)則很多、黃金分割、對角線、水平線、三角線等等,當我們熱衷于此的時候卻忘了比構圖更主要的東西:怎樣的構圖最能突出要表達的主題?規(guī)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打破一切藝術準則也是一種藝術。
圖3
圖3, 這張風光照片是我拍攝于尼泊爾魚尾峰下,原本陰天光線平淡,經(jīng)過大量后期調整與合成制作。畫面光影完美,構圖講究,元素到位,制作精良,是風光照片最誘惑人的地方 。我可能已經(jīng)不自覺地把這張照片推向了糖水片,或許,過于完美就是不完美,無懈可擊的畫面本身就已落俗。
(3)追求表面的鮮美而無內涵。這是糖水片最大的特色,很多風光片是糖水片的典型代表——等待于絕好的天氣下,靠運氣和恒心,拍到了大自然的一幅幅美妙風光。當然,喜歡美景是人的天性,這沒有錯。但是這不等于藝術,靠天氣吃飯的應該是氣象學家。漂亮的糖水片只有漂亮的體表,但它缺少內容,缺少精神,缺少靈魂,沒有創(chuàng)造力。
“糖水片”的出現(xiàn)與對“美”的理解偏差不無關系。糖水片關注的其實就是技術,把通過各種技術所拍出來的照片誤認為就是藝術。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是“模仿現(xiàn)實-提煉現(xiàn)實-超越現(xiàn)實”,3個階段缺一不可,而更高的層次則是“思想就是藝術”。糖水片多半只停留在“模仿現(xiàn)實”的階段上,雖有少部分可達到“提煉現(xiàn)實”這一層,但絕無“超越現(xiàn)實”的思想高度。許多糖水片往往還把“美化現(xiàn)實”誤認為就是“超越現(xiàn)實”,“美化”絕不是美,只是虛假粉飾——只有外表的美貌,沒有內在的氣質,這是糖水片最大的癥結所在。除此之外,糖水片還有“只有假象-沒有真相”、“只有沖動-沒有感動”、“只有糖水—沒有泉水”之類的先天缺陷。
圖4
圖4, 這是完全由導游布置導演的假民俗畫面,照片里的人和牛已經(jīng)不再耕田,每天忙于為攝影人表演,分工明確,井然有序,獲得的報酬大于耕作。只要操作相機沒有失誤,誰都可以拍到這樣“完美的照片”。此類照片獲獎的幾率較大,因此攝影人樂此不疲。但是,現(xiàn)在的評委已經(jīng)相當警惕這種假民俗照片,每次攝影比賽都可以見到大量相同的畫面,再繼續(xù)蒙混獲獎的希逐漸渺茫。
古 希 臘 思 想 家 普 羅丁認為美是有等級之分的——感官美是低級美,心靈美才是高級美。讓我們認識糖水片,接觸糖水片,精通糖水片,經(jīng)歷過“糖水片”的攝影練習最后超越感官美的糖水片階段,從而早日步入更高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