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年年都會收到圣誕禮物,有時候是一本書,有時候是一個玩具……今年是個大毛絨象。
這樣的節(jié)日,她總是很期待,早早地就跟我分享,希望圣誕老人送她什么什么的。
前一段說要一個大胖機器人,因為看了電視廣告,她說才一萬多,剛開始讓我買,我拒絕了,講了一大堆道理,還找出了一個美劇《Humans》來跟她理論,后來她說自己攢錢買,又說圣誕老人會滿足她的愿望,我又跟他解釋,有時候圣誕老人送禮物是隨機的,送什么要什么就行。
臨近節(jié)日,她又說想好要什么了,一只毛絨大象,像姥姥家的那個。嗯嗯,這個倒是可以有,嘻嘻。
平安夜她滿含期待地甜甜睡去,第二天早上,禮物就會出現(xiàn)在床頭。一睜眼,哇~~想要的大象,她看到后,迫不急待地跟大家分享,立刻穿好衣服,出來進(jìn)去,一直抱著大象。
她眉飛色舞,煞有介事地跟說,奶奶,看我的圣誕禮物!昨晚圣誕老人送我的。
奶奶說,嗯?你買的?
她說,圣誕老人送的!
奶奶說,昨晚你媽媽出去買的?
她說,圣誕老人送的!
奶奶繼續(xù)不解風(fēng)情地說,你去參加活動贈的?
她堅持說,圣誕老人送的!
后來奶奶終于不再堅持了,回了一句,哦~
我長舒一口氣,還好沒戳穿。
女兒甚至還為奶奶向圣誕老人許了愿,希望圣誕老人送一雙足力健老人鞋給奶奶當(dāng)禮物。
這是我無意間在她們祖孫之間的談話中知道的,她還納悶為什么奶奶沒收到禮物。
我后來這樣給她解釋的,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可以自己掙錢買東西,所以圣誕老人就送給孩子禮物嘍。
她又納悶,圣誕老人是怎么進(jìn)來家里送禮物的?
我說,估計,像一陣仙氣兒,沒有煙囪了,就從窗戶縫里飄進(jìn)來了吧。
抱持希望,保有夢想,會讓生活更幸福,更有期待性。她終歸會知道這不過是爸爸媽媽給她的小努力,但多年以后回想起來全都是甜蜜蜜的小回憶。
朋友圈都在呼吁抵制洋節(jié),各種義憤填膺都有,甚至謾罵詆毀都有。孩子們也被傳染,上課時,各執(zhí)一詞,有的收到了禮物,也有沒收到禮物的。
炸開了!
我爸不讓過,說過什么洋節(jié)。
我年年都能收到禮物。
切,那都是你爸爸媽媽扮作圣誕老人的。
我從來沒收到過圣誕禮物。
我收到過
…………
我告訴他們:你的家長不讓你過圣誕節(jié),沒關(guān)系的,過不過都是你們的自由,但不代表你應(yīng)該去了解這方面的文化。就像,我這么大了,我還沒有出過國,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如果你多多閱讀,世界都會在你眼中。所以,我們可以去了解相關(guān)的文化知識,讓自己更好地思考。
孩子們天真,純樸。你在他們心中種下希望和美好,希望和美好就會生根發(fā)芽;你在他們心中種下憤憤不平,義憤填膺也會肆意生長。
如果,我們以圣誕老人的口吻寫給孩子一封信,信紙上打上小雪花,夸贊她一年來的進(jìn)步和各種優(yōu)點,這也能讓我們家長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的孩子有多么美好!
孩子的愿望往往很簡單,一包糖,一本書,想象他們打開禮物時驚喜的小臉兒,也是我們學(xué)習(xí)尊重孩子的一次機會。
作為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來說,我們可以理智地看待這類問題,圣誕節(jié)發(fā)展至今,除了商家炒作,大家把它過成一個開心祝福聚一聚的節(jié)日,不管我們多大,都盼望被祝福,擁有hope,期待blessing這種精神更重要吧。
對于不擅長表達(dá)愛的人來說,節(jié)日其實是一個契機,讓我們來對身邊的人表達(dá)愛,說出平日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話,我們過的從來都不是圣誕,而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