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破案電影《獵心》由三部系列作品組成,將于4月16日于全國公映的《獵心之血親》是其第一部,該片由柯藍、陳龍等諸多實力派演員擔綱主演,講述了女“讀心神探”穆清在探案過程中驚心動魄的故事。
說起“讀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不僅前有港劇《讀心神探》,而且還曾有一部很火的美劇叫《對我撒謊》(千謊百計),其英文名是“Lie to Me”,所講述的故事便是:男主角卡爾·萊特曼通過對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的觀察,來探測人們是否在撒謊,以此來還原事件真相。
這樣的故事,雖然充滿傳奇色彩,但并非是虛構(gòu),據(jù)說《對我撒謊》的靈感,便來源于行為學(xué)專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實研究以及暢銷書《Telling Lies》,他告訴公眾,從人的面部表情,確實可以直窺內(nèi)心。
不僅美國有這樣的專家,其實我們國內(nèi)也有,她就是青島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民警林燕,多年來,她憑借強大的的“察言觀色”能力屢破奇案、戰(zhàn)功赫赫,并作為學(xué)科帶頭人,建立起“微反應(yīng)實驗室”,通過與國內(nèi)權(quán)威專家交流,以及自己豐富的案件偵破經(jīng)驗,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破案理論方法,可謂是公安戰(zhàn)線上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
此次的《獵心》系列電影,便是以林燕為人物原型,影片所呈現(xiàn)的案情,也都是她的親身經(jīng)歷,可以說是相當具有學(xué)術(shù)價值,而且非常驚心動魄了。作為公安部首部通過審核的公安測謊題材影片,電影《獵心》全程在青島拍攝,期間也受到了青島公安局的大力支持,由此讓這部影片具有著強烈的真實性與現(xiàn)場感,這種觀影感受,與看其他“生造”的同類型影視作品,有著截然的不同。
在電影《獵心之血親》的開場,便是一起溺水事故,看似特別簡單的死亡事故,卻被片中的女主角穆清探尋到了蛛絲馬跡,并執(zhí)意將這個案件深挖下去。由此,每次與犯罪嫌疑人的審判,都如一場斗智斗勇斗心理的對戰(zhàn),而觀眾也會被穆清的思維牽引著前行,一次次的被劇情的反轉(zhuǎn)驚訝到目瞪口呆,而當最終的謎底揭開,更是讓人大驚失色。說心里話,真實的故事,是連小說
但觀影《獵心》的價值,并不僅僅是收獲直戳內(nèi)心的視聽震撼,雖然那些有關(guān)生命的真相,有關(guān)人性的底線,足以讓我們震驚。但這部影片的故事,卻是可以有著觸達靈魂的力量,我們身為觀眾,在欣賞劇情的時候,不僅僅是旁觀者,同樣也是參與者,隨著劇情的推進,也會捫心自問,如果換做自己,會怎樣選擇?
畢竟,人生一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也有太多的隨波逐流,一部“獵心”也在“獵”我們的心,透過影片所看到的,則是當下最真實的人間?!东C心之血親》,讓我們看到了追尋真相之艱難,也看到了追尋真相之可貴,當暗藏于人性之中的惡,被漸漸識破,浮出水面,也正是真相大白、沉冤昭雪的時刻,我們常說“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若沒有像影片中的穆清,真實社會的林燕,又將有多少漏網(wǎng)之魚逃脫法網(wǎng)呢?
影片《獵心之血親》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于,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公安干警們的辛勤、智慧與偉大,而且也讓我們普通觀眾能由此學(xué)會一些“透過表情尋找真相”的方法,不為從中識別罪犯,而是希望由此能更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