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互相幫忙這是人之常情,但在成為朋友之前,我們常以為先幫對方點忙是好的開始,這也沒錯,不過還可以換個角度,就是先求對方幫個忙,其實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富蘭克林在自傳里說過一個事,在他當議會秘書的時候,有個勢力很大的議員是他的對立面,因為這個人的地位舉足輕重,能和他和解甚至交個朋友,那會對自己大有幫助,但屢次示好卻收效甚微。后來富蘭克林偶爾聽說,這個議員有一本非常珍貴的書,于是寫了一封信給那個議員,說想借來看看。本來這就是個無奈的嘗試,沒想到兩天后書就寄來了。還書的時候,富蘭克林寫了張紙條表示感謝。等到他們再見面時,那個議員態(tài)度大變,居然熱情的主動跟他打招呼,就這樣他們不僅成了朋友,后來還幫過富蘭克林不少忙。
看似神奇,其實這不過是人性使然。每個人骨子里都想做好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幫別人個忙,會很有成就感。另外,當你幫過別人忙后,就會有種類似投了資的感覺,這個被幫忙的人就會區(qū)別于其他人,這樣當然就更容易拉近關系。
這個辦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所求之事盡量讓對方刷到存在感,也就是一些正面的、陽光的事;第二是不要超出對方的能力范圍,否則就成了難為人,那會適得其反。
所以,有時候求人幫忙反而是建立人脈的捷徑,只要你記住要點,做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