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ms6118
書畫家推介 佳作欣賞 時評展訊 名家軼事 鑒賞收藏
王夢白像 李毅士畫
王夢白(1888~1934) ,名云,字夢白,號破齋主人,又號三道人,江西豐城人。父親流寓浙江衢州。因住地與三溪接壤,自號三溪漁隱,即三道人的來源。居所稱為映雪館,又稱三衢讀畫樓。
民國初年,王夢白持吳昌碩代定之筆單前往北京謀職。1915年,梅蘭芳曾經(jīng)向王夢白學習繪畫。每星期一、三、五,王夢白親往梅宅,現(xiàn)場示范作畫技巧。1919年到北京任司法部錄事;好友陳師曾勸其改學李鱓,華嵒,藝事大進,1920年,由陳師曾推薦任北京美術(shù)專門學校(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校)中國畫系主任、教授。開始了人生最輝煌的階段。1924年,梅蘭芳的30歲生日,王夢白與凌植支、姚華、陳衡恪、齊白石等一起在梅宅合作繪畫,王夢白畫了一只張嘴的八哥,栩栩如生。他的得意弟子為王雪濤、王羽儀。1929年曾赴日本,舉辦個人畫展。40歲以后,王夢白寓居天津,貧窮潦倒而于46歲時辭世。
王夢白《倭瓜圖》
畫中吳昌碩題跋:倭瓜壓(墻),兇年代糧,終勝一雞一攘。丙辰夏一亭指發(fā),夢白畫,老缶題。奪墻字。
王夢白年輕時在上海錢莊當學徒時喜畫花鳥畫,學習任頤,并受到吳昌碩的指導,畫藝提高很快。王夢白畫畫很全面,花卉草蟲是最擅長的,喜寫生,尤擅畫猴。山水人物畫得都很精彩。他還以書法見長,能詩作對,題畫常有佳句。
圖左為王夢白仕女,圖右為齊白石所臨仕女
從美術(shù)史的角度上說,王夢白有突出的位置。在1920年代的北京畫壇,王齊畫名大體相當,但彼此間有“文人相輕”之意,齊白石有兩則題跋涉及這層關(guān)系。 一次,齊白石應客人要求臨寫王夢白的一幅背側(cè)面仕女圖,畫畢題跋云:“此幅乃友人索予臨王夢白,予略所更動。知者得見王與予二幅,自知誰是誰非。老年人肯如人意有請應之?!贝藞D收入齊白石自編的畫冊中,老人所謂的“略所改動”在于仕女的腰帶,王畫中腰帶松垮,齊畫中則束緊,一松一緊,其高低自現(xiàn)。
另有一段齊白石題寫愛徒王雪濤臨陳淳手卷的跋語,也很有趣:
前朝白陽山人長于花草,一時名振后人,師之者眾,皆能栩栩自許。得其筆姿秀雅者惟吾賢。吾賢善學,何獨不能罵人?豈自猶以為技能不如人也?亦知故意說人之短,道己之長,窮極無聊,狂如風狗(風狗亦如人之傳染病也,實有其事,不見故實)!人品掃地,不成模樣,非君子耶!吾賢早能知覺小人之非,近墨而不黑,即是正大之聰明,其人品足可重,不獨工摹此卷也。
有論者指出,此處白石老人在暗罵王夢白,因王雪濤也是王夢白的高足,齊白石稱贊其“近墨而不黑”,而罵王夢白“故意說人之短,道己之長,窮極無聊,狂如風狗”。王雪濤在回憶中談到“時人往往認為夢白性情孤僻,喜于罵人而不易接近”,大抵齊白石也挨過他的罵,才于他們共同的學生的作品中泄憤。不過二人也有相互敬重的一面,據(jù)說齊白石曾送自己的兒子隨王夢白學畫,而王夢白也欣然接受。
雖然王夢白在當時的舊都可與齊白石相頡頏,且有不少共同的學生,如王雪濤、梅蘭芳等,但由于他英年早逝,作品散落,其畫名也逐漸被人淡忘。以至于今天,其聲名距白石老人已不可以道里計矣。
王夢白擅長花鳥猿禽,得意之作均出自觀察寫生,并且能夠不受傳統(tǒng)筆法的束縛。他的得意弟子王雪濤曾經(jīng)回憶說,王夢白作畫時并不死守某種筆法,而是“轉(zhuǎn)運自如”、“根據(jù)表現(xiàn)內(nèi)容與作者之意,該用什么筆法就用什么筆法”。王雪濤稱王夢白作畫有“三快”,即眼快、手快、心快。其實,在王夢白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眼快”和“手快”都只是表面現(xiàn)象,“心快”才是真正的訣竅。王夢白善于觀察,有著驚人的默寫能力。
作品欣賞
中國美術(shù)編輯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