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百年前大和尚,寫盡南京山水風流


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美國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以珍貴稀有的東亞文物聞名于世。美術館的珍藏中,有一本清初大畫家石濤(1642—1707年)的金陵山水冊頁。


石濤為明宗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出家后法號元濟、原濟等。在中國書畫史上,石濤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影響巨大。


石濤既是中國繪畫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中國繪畫史上罕見的思想者,齊白石曾稱其“下筆誰敢泣鬼神,二千余載只斯僧”。《石濤畫語錄》幾乎成為中國畫學史乃至中國美學史的壓卷之作。




石濤:《憶金陵冊》



石濤之于中國美術太重要。這不僅是因為他某一方面的成就,更在于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中國藝術家、文化大師全面的素質(zhì)修養(yǎng)。他的藝術精神、人生境界、創(chuàng)新理念、美學理想、宇宙意識、終極關懷以及由這些所表現(xiàn)于繪畫、書法、詩歌甚至造園藝術中的杰出成就,是一個時代的藝術高峰,更是一個藝術時代的開啟。


禪宗高僧“苦瓜和尚”石濤提出的“一畫論”,確立了自己的藝術觀?!叭f法歸一”、“一生萬法”、“一真法界”與道家“道生一”相契合?!耙划嫛笔侨f物之本根,是對天地萬物最高的抽象與提煉?!耙划嬛ā笔鞘瘽龔挠钪姹倔w的高度來闡述自己的藝術觀。吳冠中先生認為其實質(zhì)是從自己的獨特感受出發(fā)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感受的方法。其實不盡然。石濤的一畫中有了更為寬廣、空靈的對事物本體和對內(nèi)心世界的概括與總結。有著超越自我的更為寬廣的精神空間。他的一畫論是中國畫哲學理念、思維方式的重要節(jié)點。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其一)


珍藏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石濤《憶金陵冊》,計十二開,每開寫金陵一景。用筆恣肆,水墨淋漓,色墨交融,是典型的石濤成熟時期作品。


第一開


追憶的是金陵南郊雨花臺畔的長干寺“一枝閣”圖景,這位遺民畫家十分迷戀羈旅金陵的那段歲月。他以略帶俯瞰視角表現(xiàn)立于臺畔的屋閣,四周殘樹環(huán)繞、淡霧迷蒙,一士獨立欄前似在凝神遠眺,又仿佛靜夜沉思。淺絳色的山岡與淡藍色的月夜和諧呼應,營造出一種清虛靜逸的境域。畫中的主人公大概正是作者的圖像寫照吧。石濤于此重新題寫一六八〇年客居金陵時的詩作:


清趣初消受,寒宵月滿園。

一貧從到骨,太叔敢招魂。

句冷辭煙火,腸枯斷菜根。

何人知此意,欲吟且聲吞。

清湘大滌子一枝閉門語。


其中蘊含著一種孤寂、悲郁的個人情愫。



第二開


畫面承載了石濤昔與友人秋游城西叢霄道院的內(nèi)心感慨。古老的城垣、清秀的山巒、開闊的大江、行進的棹舟及空的霧靄等等,一一皆從畫家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在蒼??諘绲纳n穹中,石濤的深情題詠令人更覺畫境之妙:


雞鳴月未落,鐘散寒潮清。

結伴叢霄游,問舟秋水行。

江空塔孤見,樹開峰遠晴。

幽意一林靜,起我長松情。

與友人游叢霄作畫,大滌子。


 

第三開


表現(xiàn)石濤步友人詩韻的畫作。但見四面環(huán)山,孤月高懸,空屋小院,門窗皆開,惟不見友人前來。畫家由衷傾訴:


四壁窺山月,墻崩老樹支(枝)。

酒人催翰去,騷客惡書遲。

燒竹余新筍,餐松憶舊枝。

斯時無可對,惟復把君詩。

枝下次友人,大滌子。


詩中所呈現(xiàn)的荒涼寒寂景象,莫非就是石濤當時心境的客觀映照?

 

第四開


系石濤憶寫在“江城閣上送春”的情形。圖中突巖高聳,閣依山間,一水穿橋而過,兩只空舟泊岸。畫家因此感慨:


山南山北近癡憨,

買醉春風有甚堪。

無計送春春亦遠,

尚憑消息勿輕談。

江城閣上送春作畫之一,

清湘老人極。


大自然中的春天氣息,給內(nèi)心郁悶的石濤帶來一絲難得的慰藉,丹青意趣十分濃厚。



第五開


圖繪的是金陵城內(nèi)老虎橋北頭的徐府庵古松樹。相傳該樹原先為南朝梁武帝蕭衍手植,千年之后依然堅韌挺拔,與低矮的土坡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石濤在此進一步釋懷:


脫盡凡枝葉,從根鼓直條。

周身封古雪,一氣撼青霄。

自有齊天日,何須問六朝。

貞心歸凈土,留待劫風搖。

徐府庵古松樹,大子若極。


從中可見其內(nèi)心的思舊憂傷之情,昔日皇帝遺物似乎亦成了降臨人世消解苦難的羅漢。



第六開


描寫的是石濤獨訪金陵南郊東山之景,相傳東晉名流謝安在此演繹了“東山再起”逸聞軼事。雖然六代繁華早已消逝,但是畫家的內(nèi)心此刻恍惚又返回到從前,不禁題筆抒情:


不辭幽徑遠,獨步入東山。

問路隔秋水,穿云渡竹關。

大橋當野岸,高柳折溪灣。

遙見一峰起,多應住此間。

獨訪東山,大子極。



第七開


抒寫石濤寓居金陵時的一些真情實感。畫家臨溪洗硯,以茶待客;近有竹籬茅屋,蒼松挺立舍旁;遠山似黛,煙云彌漫??坦倾懶牡耐魵q月,永遠都駐留在畫家的情感世界中了:


朝來鷗不疑,我亦漸憑水。

洗硯而臨溪,偶然片云起。

茶香持贈君,非此則何以。

明朝浩相思,江郭幾千里。

清湘大子極。


點化出令人回味無窮的詩畫意境。



第八開


描繪了畫家獨賞秋月的情境?!奥稄慕褚拱祝率枪枢l(xiāng)明”。石濤追懷往事,慨然作畫。該畫面清逸冷峻,氣勢蒼秀郁勃,作者油然詩詠:


秋月凈如洗,秋云幾疊長。

鐘聲動林杪,蟋蟀鳴蒼傍。

將臥忽復起,高吟停復揚。

揮毫越紙外,卻笑圖倉忙。

秋月作畫,大子極耕心草堂。


 

第九開


寫石濤踏訪金陵橫塘一帶的情形。城西冶山及莫愁湖畔,一士在疏林小路拽杖而行,翁獨泛湖中,遠處出現(xiàn)了人家,一派清疏恬淡的景致。孤獨無奈的石濤內(nèi)心難抑情懷:


四袖荷衣著短裳,

拖筇曳履到橫塘。

湖頭艇子回青嶂,

山下人家畫夕陽。

孤雁南來悲慨遠,

疏鐘初覺韻聲長。

此時不用通名姓,

逢著黃花醉晚香。

秋興九首之一,

指來作畫,大子極耕心草堂。



第十開


盡管描寫的是石濤尋訪皖南涇縣水西寺的行旅圖,但其佛門生涯也與金陵有著較大關系。只見山野蒼寂荒涼,溪水汩汩奔淌。對岸曲徑一士策馬向前,一仆童默默后隨。四處云煙裊繞,縹緲不定,畫面中隱隱地散發(fā)著如夢似幻的釋家禪意。石濤于畫中詩詠:


看云飛過水西去,

下馬長橋步入梯。

萬壑千(巖)藏澗底,

此間珍重過山溪。

清湘老人極大草堂。



第十一開


圖畫南京東郊青龍山之古銀杏樹。相傳該樹生長于六朝時期,歷經(jīng)世間滄桑而生生不息,遂成金陵一景。石濤筆下的殘樹蒼然,孤獨地挺拔于山間,根部頑強地生長出新枝嫩葉,附近還有人行山道。作者題筆闡釋:


六朝雷火樹,鍛煉至于今。

兩起孤欞岫,雙分破臂琴。

插天神護力,捧日露沾襟。

偶向空心處,微頂間上音。

秦淮青龍山古銀杏樹,大子。


畫家雖以入世的眼光作畫,但傾述的卻是釋家弟子清寂超脫的內(nèi)心追求。



第十二開


憶寫江南名勝采石磯(史上曾為金陵轄地,今屬安徽馬鞍山)一帶的山水風光。滔滔江水流經(jīng)當涂天門山,朝著被譽為“長江三磯”之一的采石磯滾滾而來。江岸觀景臺立有一亭,磯上還有石濤仰慕的唐代李白衣冠冢……畫家于此題曰:


天門急涌一拳石,

化作三臺疋練中。

仙客逸名猶此地,

辭人挽起力追風。

沉沉影落物俱靜,

皎皎山明詠不同。

珍重年重慶事,

莫凡小立碧飛寶。

閏中秋登采石舊作,丁亥

仲秋憶此,拈來作畫,大子極。



題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寄情山川 詩畫金陵:石濤《憶金陵》冊頁欣賞
苦瓜和尚筆下的金陵記憶
這個畫家不簡單:和尚,嫡系皇族后裔
石濤作品欣賞
苦瓜和尚石濤道人書畫神品賞析
金陵畫派里的遺民、和尚以及美女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