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除了自認長得不那么打眼,其他方面都沒落過威風。
誰誰誰期末考試比我高了。/ 這不會是常態(tài),下次不見得會高。
誰誰誰有很多好吃的,還有沒見過的。/ 我又不好吃,何況吃胖了還得減肥。
誰誰誰買了好看的衣服,在村頭轉悠呢。/ 我看到了,也就那樣吧。
誰誰誰不和你做好朋友了,“投奔”了另一個人。/ 沒關系,過幾天肯定還會來找我。
……
總之多數時候我整個人都是膨脹的,即便是有那么幾次被別人“碾壓”的痛苦經歷,也都影響不了我沉浸在自信的海洋中不可自拔。甚至連村里哪個姑娘的胸比我大,我都能看得云淡風輕。
盡管表面上我并沒有因此樹過敵,但我媽早就看透了我的這些心思,經常赤裸裸的挖出我的本質。
“你別以為自己考過幾次高分就想翹尾巴,跟誰誰誰比起來,你差的還遠呢!
你每天把頭發(fā)給我梳整齊再出門,蓬頭垢面的我都嫌丟人。
你就不能好好學著做做飯?以后到了婆家不得連我也跟著挨罵?
別人家都是幾個姑娘在家玩,你怎么就從來都不著家?
……”
不管她怎么“危言聳聽”,我從來就沒聽進去過。所以我確實是個不容易嫉妒別人的人。因為只有羨慕、在意、想擁有才會心生嫉妒。我這么“高姿態(tài)”的人,根本就沒有上心,哪來的嫉妒?
但這一切都被一個姑娘的到來給破壞了。
由于是一個粗線條的人,我不那么太會照顧人,從前孫工曾經多次表示出強烈的危機意識。
“我有些擔心,如果有了孩子,你一心撲在娃身上,視我于不見該怎么辦?”
我若無其事的回應:“那也正常,有了娃,當媽的一心為子很正常?!?/p>
誰知道幾年后娃出來了,就是我說的那個姑娘,她徹底打破了我的盲目自信。
自從有了女兒,孫工眼里的女人就只有這個乳臭未干的小丫頭了。他抱著女兒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帶你離家出走吧,跟他們這幾個人在一起太麻煩了?!?/p>
以前他出差回來總有我的東西,現在回來帶的東西只有孩子有份。我們身體好不好、心情怎么樣、有哪些麻煩事在他那里都一筆帶過,只要是對他女兒有利的事,別人的死活他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讓我嫉妒,每當看到他在臉被女兒腳丫亂蹬時還賤兮兮滿臉堆笑的樣子,我腦子里全是他在幾年前說的那些能當狗糧撒的話……好賤呀,一個喜新厭舊的男人,我還有啥家庭地位可言。
自從有了外孫女,我媽的態(tài)度轉變也很快。為了討好他們,我準備春節(jié)回老家過。臨近出發(fā)了,我媽打來電話。
我媽:你路上小心點,不要把娃磕著碰著。
我:我一個人回去,不帶你外孫女。
我媽:不帶娃你回來干嘛?別回了。(語氣迅速轉換)
我:不帶她我就不能回家啦?票早買好了,現在退不合適。
我媽:你一個人的話,來不來性質都一樣,但最好還是別回來了。
……
我內心的創(chuàng)傷有一萬點。我不是一個驕傲的女人嗎?現在為什么連親媽的箭都要接?想到在視頻中,跟我沒說兩句就趕緊找著看外孫女,然后左一個“小聰明”,又一個“小乖”的逗,而我小時候卻只有“丑人多作怪”這一句評語,我內心嫉妒的火焰就會熊熊燃燒。
在我媽的心里,外孫女的地位要遠高于女兒,我努力了幾十年,卻在一夜之間被一個姑娘“碾壓”了。
打電話給我奶奶,她第一句就問重外孫女在干啥;帶著娃出門不小心摔了一下,婆婆張口就問孩子怎么樣了,我說沒事,她愣是不放心,來回查看,對我流血的傷口視而不見。
最可氣的是朋友圈,別人曬的娃都是早就會趴了、會走了、會拿筷子吃飯了、會自己上廁所了,我家的娃快六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一歲多了自己走不穩(wěn),吃飯時勺子叉子扔到門外直接上手抓,一邊喊著要“噓噓”一邊是兩行熱尿從褲管里流出,最終行成長江和黃河的交匯……這些都讓我嫉妒,總之我就沒像現在這么小肚雞腸過。
我想我可能會因嫉妒而死,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盲目自信到無比“淡定”的人了。
為了壓住嫉妒的火焰,現在最愛的聽的是舒緩的純音樂,最愛吃的菜是清淡的簡餐,最愛去的地方也是人少的地方。
好吧,我只想靜靜。
上一篇:春風十里也有嚇人的時候
我是村頭小芳
只說我們村里的事
也可能是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