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nèi)側(cè)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六大行星。
而且它們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在公轉(zhuǎn),公轉(zhuǎn)都位于黃道面上。
以下是6大行星的軌道參數(shù)。
1.水星,公轉(zhuǎn)周期 87天,軌道線速度 48 千米/每秒,距離太陽5791萬公里。
2.金星,公轉(zhuǎn)周期 224天,軌道線速度35千米/每秒 ,距離太陽1.082億公里。
3.地球,公轉(zhuǎn)周期365天,軌道線速度:30千米/每秒 ,距離太陽1.496億公里。
4.火星,公轉(zhuǎn)周期687 日 ,軌道線速度 24千米/每秒 ,距離太陽2.279億公里。
5.木星,公轉(zhuǎn)周期11.86年, 軌道線速度13公里/秒 ,距離太陽7.783億公里。
6.土星,公轉(zhuǎn)周期29.5年,軌道線速度9.64公里/秒 ,距離太陽14.29億公里。
如果太陽消失,這一切都變了。
我們知道引力波的傳播速度和光速是一樣的,所以陽光消失的同時引力也會消失。
》引力消失,就意味著所有行星都會沿著切線方向飛出軌道。
太陽消失后,193秒水星會飛出軌道,6分鐘后金星飛出軌道,8分20秒地球飛出軌道。
但是在地球上的人看來,只是太陽從天空中突然消失,黑夜突然降臨,無數(shù)星辰重新漫布于天空。
月亮雖然圍繞在地球軌道上,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沒有太陽的光照是看不見的。
此時地球帶著月亮在黑暗的宇宙中以30公里每秒的速度飛行。
因為水星的線速度比地球要高17公里,金星的線速度比地球要高5公里。
如果當時太陽消失的時機特別湊巧的話,地球飛出軌道的方向和水星方向有微小夾角,那么水星就有可能追尾地球。
實際上,水星有可能追尾金星以后的其他所有行星,而地球則有可能追尾火星以后的其他行星。
》如果飛行的角度合適,水星有可能在70天以后撞上地球。
當然,宇宙是如此的遼闊,擦肩而過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大概率的情況下,這八大行星是不可能碰在一起的。
但是不要忘記,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個小行星帶上有無數(shù)的小行星。
木星太陽系中質(zhì)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質(zhì)量相當于其他所有行星質(zhì)量總和的2.5倍。
在太陽系形成之初,由于木星的引力攝動,位于木星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的原始星云物質(zhì)沒辦法聚集成大的行星,所以就形成了這個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把內(nèi)側(cè)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軌道團團包圍,這幾顆行星無論從哪個方向飛離軌道都會撞入小行星帶中。
》地球追尾小行星帶的時間大概是500天左右。
在這500天里,地球經(jīng)歷了一個超級降溫過程。
失去太陽后一周內(nèi),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會下降到零下18℃。三周以后,除了高大樹木以外所有的植物都會死亡。
地球表面除了極其耐寒的食肉動物比如北極熊以外,幾乎所有的動物也會死亡。殘存的食肉動物會靠啃食其他動物的尸體為食。
人類的人口會下降50%,剩下的50%躲在冰封的住宅內(nèi),靠著殘存的燃料和食物,大概能夠維持半年。
半年之后99%的人會死亡。剩余的人依靠核能發(fā)電或者是地?zé)醽砭S持溫度,并且可以少量的生產(chǎn)蔬菜和谷物。
一年內(nèi)陸球平均氣溫會到零下80℃,海洋全部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但是在深海仍然有液態(tài)水。
在常溫常壓下,超過零下78攝氏度二氧化碳就會直接變成固體,像雪花一樣從空中飄向地面。
這是地球上人類經(jīng)歷的最后一次降雪過程。
500天之后殘存的1%的人類,就會被地球帶入小行星帶。
》地球穿越這片小行星帶需要7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會遭受到幾十顆到幾百顆不等的小行星的撞擊。
撞擊會引起頻繁的火山爆發(fā)和地震,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才可能幸存下來。
這些人可能是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十幾人到幾個人的群體。
兩年以后,地球擺脫了和行星以及小行星帶的追尾撞擊之后,漫無目的的飄蕩在黑暗的宇宙中。
》殘存的人口可能不到1000人,并且被分割在世界各地。
這些人唯一能夠延續(xù)人類種族的希望,就是聚集到一起,生活在地下深處,依靠地?zé)崛∨?/span>
當然我們在這里的假設(shè)中沒有考慮到月球的因素。
如果月球是一個遠古的宇宙飛船,那么在地球面臨災(zāi)難的時候,月球里的外星人會出來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