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問題
被這么直接地問收入,挺突然的,就反問了一句:了解這個對你自己有什么幫助嗎?
不想直接回答,有2個原因:
但我覺得,這樣去思考問題,出發(fā)點就錯了。
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是要基于自己來考慮的。
別人能賺錢,不代表你能賺錢;別人不賺錢,也不代表你就不賺錢。
就像小馬過河一樣,依據(jù)別人得到的答案,永遠是基于別人的情況,卻不一定適合你自己。
所以,這樣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沒有什么意義。
02.
關注點在哪兒?
這位小伙伴,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給我的感覺是:她的關注點,一直在別人的身上,而不在自己身上。
因為我們認識快一年了,她常常談到的都是別人在做什么,別人說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最近在做什么,或者遇到了什么問題。
什么時候:一個人能夠真正意識到,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才會真正開始成長起來。
我沒有對這位小伙伴有任何批評的意思,因為這是每個人成長必經(jīng)的階段,我自己也不例外。
知道要關注自己,和做到關注自己,是兩件事,而且中間相隔甚遠。
說1個我自己的例子。
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看國際新聞,覺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這些復雜的權謀關系,非常有意思,簡直比小說還精彩。
關注的幾個公眾號,都是專門分析這些的,寫的也確實很有深度;有時候,點開B站也是搜索這些新聞來看,一看就停不下來。
看這些新聞的時候,心理還非常理所當然,覺得這不叫浪費時間。
是在給自己增長見識,提升格局,還自以為比看娛樂八卦的強多了。
但華杉老師在《華與華正道》里說,浪費太多時間看新聞和玩游戲沒有區(qū)別。因為這同樣是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他人身上。
仔細想一想,也的確如此,花太多時間,看這些新聞,又與自己有多大關系呢?
也許是有那么一丁點收獲,但是更多的也只是吃瓜群眾而已。
真正地關注自己,是做對自己的成長、能力的提升切實相關的事情,而不是吃看起來更有品味的瓜!
吃瓜和真正地像別人學習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吃瓜永遠是在一旁看著;像別人學習是先看,然后馬上行動起來。
只要我們所了解到的信息,不能轉變成幫助自己成長的行動,那都是在浪費時間關注別人。
每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關注別處多一點,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就會少一點。
03.
影響圈里努力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中,第一個習慣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講的就是:
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影響圈,而不是關注圈。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影響圈和關注圈,中間的部分叫影響圈,外面的部分叫關注圈。
影響圈就是通過你的努力可以改變的東西,關注圈是你只能評論,只能發(fā)表意見,但是你改變不了的東西。
我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無法改變的關注圈上,這樣的結果是無論我們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什么。
比如原生家庭,你的伴侶,你的孩子,我們總是想方設法改變這些外界世界,結果只能是徒勞的。
因為我們能改變的,只有影響圈里的東西,比如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的能力。
往往我們自己先改變了,我們無法改變的關注圈,也會跟著神奇般地改變了。
所以,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把精力放在影響圈里。
把看向遠方的雙眼收回來,落在自己身上。
去做一些能夠真正幫助自己提升和成長的事情,哪怕是糟糕的行動也比什么都不做的強。
至少糟糕的行動還能帶給我們失敗的經(jīng)驗,讓我們成長。
什么都不去做,只是觀望,就只能一無所獲。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好的心態(tài),在自己這片土地上,日復一日地耕耘和付出。
春種秋收,這是自然規(guī)律,不需要有任何懷疑。
一切加油~
今天是持續(xù)寫作的第284/5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