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天門清梵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wǎng) 錄入: 管理員 上傳時間:2010-05-23 點擊次數(shù): 574 |
|
天門清梵,指普陀山最東端梵音洞的景觀。從法雨寺經(jīng)飛沙岙,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青鼓壘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巖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gòu)成一門,習(xí)稱梵音洞。在普陀山眾多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蒼崖兀起,距崖頂數(shù)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宛如一顆含在蒼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間架有石臺,臺上筑有雙層佛龕,名“觀佛閣’。凡欲觀覽梵音洞者,先要從崖頂迂回沿石階而下,然后來到觀佛閣。據(jù)傳在這里觀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隨看隨變,極為奇異。此地又為梵音洞觀潮最佳處,佛閣下曲屈通大海,海潮入洞,拍崖濤聲如萬馬奔騰,如龍吟虎嘯,日夜不絕,聞之者無不驚心動魄。佛家信眾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見到觀世音菩薩現(xiàn)身。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書“梵音洞”額賜掛于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