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太陽系新知加餐(上) | 殖民火星不僅僅是科技問題

講了那么多期關于火星探索的故事,有很多聽眾都提出了相同的一個問題:人類是否能殖民火星?或者說人類在多遠的未來能殖民火星?

科幻大師羅賓遜有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說,被稱為《火星三部曲》,也就是《紅火星》、《綠火星》、《藍火星》。這三部曲的名字取得非常簡潔又深刻,它描述了火星改造的三個階段——紅色代表現(xiàn)在的火星,綠色代表初步改造后覆蓋上了植被的火星,藍色表示一個溫暖濕潤的火星。這三本書用非常細膩的筆法講述了人類如何改造火星,把火星從一片鐵銹之中拯救過來,變成人類新的宜居家園。

那么,現(xiàn)實情況如何呢?盡管我們已經(jīng)發(fā)射了如此眾多的火星探測器,實際上,我們只對火星 3% 的表面了解的比較多。還有大片區(qū)域沒有深入的研究過,畢竟距離太過遙遠。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人類要踏足火星的夢想。這個夢其實很早就開始了。

當年,天才的火箭工程師馮·布勞恩剛剛來到美國不久。他是作為戰(zhàn)犯被帶到美國的,因為他杰出的才能,美國人決定把他留在美國。但是他的國籍申請和安全審核還沒有通過,很多項目他不能參與,因此馮·布勞恩顯得沒什么事情可做。他倒是和迪士尼的老板關系很好,于是他就作為科學顧問,幫助迪士尼拍攝了一部科教片,在這部科教片里面,他展示了很多火箭的模型,還有很多可以在火星大氣中飛行的飛機的模型。

從當時馮·布勞恩的設想來看,他打算在太空里拼接成重達 4000 噸的飛船,然后組隊前往火星。他的主要設想是這樣的:

  1. 火星探險隊包括 10 艘飛船,帶上 70 名船員,每艘飛船總重 3720 噸

  2. 而完成整個“艦隊” 組裝將需要 46 艘航天飛機在 8 個月內(nèi)進行 950 次發(fā)射(航天飛機其實就相當于是輛大卡車)

  3. 3 級火箭全都回收利用,第1級第2級靠滑翔和降落傘,第 3 級自己滑翔著陸(只有回收火箭,才能省錢,不然價錢太貴了)。


從地球到火星,需要走特殊的霍曼轉移軌道。大約是每兩年有一次機會?;袈D移軌道是最節(jié)省燃料的軌道了,但飛過去也起碼要半年多。

再后來就是美蘇爭霸,兩國比拼誰先能登上月球,美國巨大的工業(yè)和科研實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馮·布勞恩領銜擔綱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到現(xiàn)在為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相當于把一艘三千噸級的護衛(wèi)艦豎起來,發(fā)射到太空里。布勞恩為什么要設計這么大的火箭呢?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登陸月球,他內(nèi)心里還是瞄準火星去的。

但是,載人登月從阿波羅 11 號開始,到阿波羅 17 號停止,花的錢就像流水一樣,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人都承受不住了。要知道土星-5號當年的造價是 5 億美元,一艘核動力航母的造價也不過才 4.5 億美元。

別忘了,當時的火箭可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花費比一艘航母還貴的價錢,僅僅能把 118 噸的載荷送到近地軌道。以這個價格計算。去火星無異于癡人說夢。你就是把美國榨干了,也湊不出這么多錢來。

按照布勞恩的設想,必須靠重復使用來降低成本。美國宇航局開始航天飛機計劃。航天飛機是可以多次使用的,應該會比較便宜。按照布勞恩的設想,就要靠航天飛機當大卡車,把貨物送到太空里,拼接成巨大的飛船。然后再去火星。

航天飛機可以說是工程學上的一個杰作,也是一個里程碑。這個家伙既可以運載 7 名宇航員,背后的貨倉還可以運輸尺寸很大的貨物。最拿手的絕技就是把衛(wèi)星抓回自己的貨倉里帶回地面。要是沒有航天飛機,國際空間站根本就別想建造。要是沒有這個家伙,哈勃望遠鏡也很難在太空里面加裝改正鏡片。近視眼的毛病根本就治不好。

可惜從挑戰(zhàn)者號升空爆炸,到哥倫比亞號返航解體的兩次悲劇,讓航天飛機成了美國宇航局的雞肋。從此以后航天飛機的每次飛行都小心加小心,甚至需要另外一架隨時待命,以防萬一。20 年前設計的電路板也已經(jīng)老化,隨著電子工業(yè)飛速發(fā)展,過去的老型號的器件根本就買不到,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安全性也越來越差。美國人決定 2011 年航天飛機全部退役。大家怎么都想不到,頭號航天大國,曾經(jīng)把人類送上月球的美國居然失去了載人航天能力,到今天也沒能恢復。

縱觀整個航天飛機計劃,這種能夠回收再利用的飛行器其實一點都不便宜??赡鼙纫淮涡缘娘w船還貴。16 個國家聯(lián)合建造的國際空間站,足足搭了 18 年,總重量不過 370 噸,不及馮·布勞恩計劃的 10%,看來人類要想去火星是沒什么希望了。

盡管如此,NASA 還是按照當年馮·布勞恩的路線圖繼續(xù)規(guī)劃下一步的動作。他們花了 90 天時間制定了一份登陸火星的計劃。大致來講還是走老路,建立新一代的運載火箭,簡稱SLS(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比土星五號略大一點,這種火箭是關鍵中的關鍵。

- SLS火箭多次發(fā)射,對接成 1300 噸的復合飛船

- 先發(fā)兩艘無人的去火星,一艘在火星軌道當回家的儲備,另一艘降落火星表面打前站

- 相隔 26 個月之后,發(fā)射載人火箭,在太空里拼接成功,飛往火星。

- 半年以后,宇航員飛到火星,降落,到這里打個洞,到那里挖個坑,做好火星地質的考察工作。臨走前搬幾塊石頭上飛船,點火起飛,和軌道上的儲備飛船對接,等著下一個窗口期,返回地球。

當然,有人對這樣四平八穩(wěn)的計劃不感興趣,因為太慢了,也因為 SLS 是由大公司在研發(fā),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賺錢,是股價,不是理想。有的工程師提出了直擊火星的計劃:

1. 先發(fā)一艘無人飛船,攜帶單程燃料,降落火星。

2. 在火星表面建立燃料工廠,電解水,捕捉二氧化碳來制造甲烷和液氧。

3. 過26個月,載人飛船飛向火星。

- 好處:不需要龐大的補給,飛船拼裝次數(shù)很少。

- 壞處:單程燃料,萬一出問題,宇航員就回不來了。

好在,NASA也受夠了大公司的壟斷,打算引入幾條鯰魚。埃隆·馬斯克的 SpaceX 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埃隆·馬斯克是南非人,后來移居美國,他是個成功的商人,從小就酷愛編程。paypal 公司的就是他參與創(chuàng)立的,后來他退出了。但是賺到了第一桶金。他從小就有個去火星的夢想。發(fā)了財以后,心思就開始活動了,美國的火箭太貴了。俄羅斯的比較便宜,去跟俄國人打聽了一下,價錢還是太貴了。難道整個地球上就找不到一種價錢便宜量又足的火箭嗎?于是他下定決心自己造火箭。

好在他是生活在新世紀的美國。美國不愧是工業(yè)底蘊深厚。很多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今已經(jīng)不再是難事。整個大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馬斯克找來了很多天才的工程師,用軟件迭代的方式開發(fā)火箭。效率果然非同反響。

SpaceX 公司最大的突破就是火箭的垂直回收。過去,一級火箭把載荷送上去以后,自己就成了垃圾,假如多裝點燃料,一級火箭用反推的方式自己降下來,不就可以完成回收嗎?這比航天飛機要劃算多了。

過去,為了完成登月任務,要設計巨大的發(fā)動機。蘇聯(lián)曾經(jīng)想用 32 個小發(fā)動機代替大發(fā)動機,可惜當時的技術不具備操控 32 個發(fā)動機的能力,蘇聯(lián)人的火箭連續(xù)爆炸,炸的領導們都寒了心,徹底退出登月競賽。但是發(fā)動機并聯(lián)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問題了。重型獵鷹火箭用了足足 27 個發(fā)動機,把一輛兩噸重的特斯拉電動跑車發(fā)射到了火星軌道,而且完成了兩個大助推器的回收工作,中間的一級火箭掉進海里,沒能準確的落在大西洋之中的那艘回收船上。

不過,2019 年重型獵鷹火箭完成了第二次發(fā)射,這一次把 60 顆星鏈衛(wèi)星送上了軌道,馬斯克計劃用 1 萬顆星鏈衛(wèi)星組成一個全球的高速互聯(lián)網(wǎng)絡。全世界還有很多地方上不了網(wǎng),起碼占地表 70% 的海洋并沒有被覆蓋,海事衛(wèi)星上網(wǎng)又貴又慢,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干脆一勞永逸,建立一個基于衛(wèi)星的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呢?馬斯克的計劃是用 1 萬個衛(wèi)星組成一個球,覆蓋所有地表,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個衛(wèi)星系統(tǒng)。這個去中心化的網(wǎng)絡也許可以被稱作”區(qū)塊球“。不過這是我怎么聽都很像當年夭折的銥星計劃。

馬斯克為什么要干這種看似不相關的事情呢?還不是為了給重型獵鷹火箭找工作,這樣可以降低研發(fā)成本。馬斯克對成本非常在乎,因為成本決定了殖民火星能不能順利起步。

這一次重型獵鷹火箭的發(fā)射任務圓滿成功,而且還完成了兩個大型助推器和一級火箭的回收,一級火箭準確的降落在了回收船上,動作堪稱完美。可惜,一個大浪打來,船一晃,火箭就從直立狀態(tài)摔倒在船上,估計是砸壞了。這就有待下一步改進技術了,哪怕像加固電線桿子一樣先拿鋼絲捆上也好啊。

總之,經(jīng)過 SpaceX 天才的工程師們的努力,現(xiàn)在火箭發(fā)射的成本已經(jīng)大大降低了??磥?,去火星已經(jīng)有了一絲的希望。

馬斯克研發(fā)的下一代火箭發(fā)動機“猛禽”要比現(xiàn)在所有的火箭發(fā)動機都要大,靠幾十個這樣的巨型發(fā)動機才能推動巨型飛船飛向火星。馬斯克毫不掩飾他的野心,就是要用比土星五號大得多的巨型飛船,把 100 名乘客帶到火星。當然,需要帶上好幾艘補給船,還要完成在太空加注燃料的壯舉。

他們的火箭是使用甲烷和液氧當做燃料的,將來,甲烷和液氧都可以在火星上自己造,火星大氣里有的是二氧化碳,火星上也有水資源,可以依靠太陽能發(fā)電來想辦法把水和二氧化碳轉換成液氧和甲烷。

馬斯克吹過的牛倒是都兌現(xiàn)了,只是從來就沒有如期兌現(xiàn)過。馬斯克今年四十出頭,大約還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來實現(xiàn)殖民火星的壯舉,盡管不被大多數(shù)人看好,但我還是要為他敢于吹那么大的牛喝彩。

前面我對航天技術的歷史做了一個非常簡略的描述。其實就是告訴大家,技術問題盡管看起來很困難,我們?nèi)祟惪偸怯修k法克服這些困難的。但是你以為技術上的困難是唯一的困難嗎?恐怕不是這樣,技術限制只是一個邊界條件罷了,麻煩事才剛剛開始呢。

《銀河英雄傳說》里有句名言經(jīng)常被引用,那就是: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不知不覺間,就把對太空的探索和人類早期的大航海時代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很多人都認為,星際殖民的模式,就和當年大航海差不多。

你別說,這還真是挺像的,葡萄牙的王子亨利,一輩子也沒出過遠門。但是他被公認為偉大的航海家,因為他建立了航海學校,收集了各種海圖,研發(fā)了能夠適應深海大洋航行的船舶。

他還到處收集資料,對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做了詳細的了解,很多年輕人在航海學校的圖書館里看到了《馬可波羅游記》,激發(fā)起了他們對于東方財富的渴望,他們巴不得早點征服海洋,建功立業(yè)。所以說,亨利王子雖然是個宅男,卻無愧于航海家的稱號。正是他的努力為后來的大航海時代奠定了基礎。

你看,亨利王子是不是和馬斯克有點像呢?他們可都是技術宅男。馬斯克也不打算自己去火星,背黑鍋我來,冒險還是你們?nèi)グ?。為了財富與自由,很多人真的是不畏艱險。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哥倫布去了新大陸,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這是一個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時代,也是一個殖民的時代。

我們可以設想,最早一批去火星的人并不會很多。他們首要的任務是在火星上建立定居點。要知道火星和地球之間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來往的,每過 26 個月才會出現(xiàn)一次窗口期。在這26個月里,宇航員必須準備好足夠返航的燃料?;鹦巧媳囟ㄊ怯惺孪劝l(fā)射著陸的燃料加工場的,會有大片的太陽能板,有吸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甲烷的裝置,有存儲液氧和液態(tài)甲烷的大罐子。宇航員們一定是不會有空閑時間的,而且人數(shù)少了還不行,7~8 個人應該是少不了的。

阿波羅登月的時候,宇航員可以住在飛船里,一切生命維持系統(tǒng)都依靠飛船。但是飛往火星可不能這么做,宇航員們必須在封閉空間內(nèi)堅持很長時間。這就要求在這個封閉空間里建立起一個小型的生態(tài)圈。

不過人類在地球上曾經(jīng)建立過一個小型的封閉系統(tǒng),在里面也有人造的海洋,人造的沙漠和熱帶雨林,還放進了各種花鳥魚蟲,反正是盡量模擬自然環(huán)境。這個實驗就是赫赫有名的地球生物圈2號。可惜這個全封閉的生物圈運行了沒多久就瀕于崩潰,植物和動物的呼吸都會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了碳元素供自己生長,釋放出了氧氣,供生物呼吸??墒且驗樵O計失誤,混凝土的墻壁吸收了一部分二氧化碳。碳的循環(huán)開始失衡,整個生物系統(tǒng)開始逐漸走向衰敗。

不僅如此,住在地球生物圈2號里面的8名研究者甚至分成了兩派互相對抗。鬧得不可開交,人際關系也崩潰了。這次實驗以失敗告終。如果這種事情發(fā)生在火星上,后果必然是災難性的。這就是人類登陸火星可能會遇到的第一個難關。

所以,去火星之前,必須在地球上建立生物圈 3 號,再次展開實驗。等生物圈3號解決了所有的問題,能夠實現(xiàn)長時間的堅守了,那么我們就可以把這個生物圈復制到火星上去,構建生物圈 4 號。

假如生物圈 4 號在火星上真的能建立起來,的確可以維持到宇航員們離開火星返回地球,那么生物圈 4 號就可以說是成功的。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擴大移民的規(guī)模,這一次是 100 人。馬斯克設計的巨型火箭只能裝 100~200 人。

這些人到火星首先要建立家園,建立永久性的定居點。這一次建立的定居點肯定比生物圈 4 號要大得多,前方還有很多艱難困苦在等著他們呢。我們發(fā)現(xiàn),大航海時代也有很多的案例可以提供參考。英國的弗吉尼亞公司運了一百多人來到北美洲的海邊。他們也想在新大陸建立定居點,以前的十幾次嘗試都失敗了。這一次,他們建立了詹姆斯敦定居點,但是他們到達詹姆斯敦已經(jīng)錯過了當?shù)氐牟シN季節(jié),而且遇上了大旱,首先面臨的就是餓肚子的問題??坑〉诎踩私訚琶銖姸热?。后來又有幾批殖民者到達詹姆斯敦,可惜他們跟印第安人發(fā)生沖突,斷了糧食來源,詹姆斯敦的殖民者要么逃走要么餓死,定居點人口從 500 人銳減到 60 人。

我們設想,當 100 多星際殖民者到達火星的時候,火星上有印第安人嗎?沒有,火星上條件最好的地方也不如地球上最惡劣的地方。七八個人能活下來不等于 100 個人能活下來。活幾個月不等于就能永遠活下去。那么,這個定居點會不會過了幾年之后崩潰呢?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整個定居點非常脆弱,假如莊稼鬧了病蟲害,饑荒就是難免的了。殖民者要么撤回地球,要么等死。

當然,我們也不必對火星殖民做太悲觀的估計,但是代價恐怕遠比大家設想的要大得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可能引發(fā)的危機。上百人的隊伍遠比七八個人要復雜得多。當初馬斯克定下的船票價錢是 20 萬美元,一套美國郊區(qū)大房子的價錢。能拿得出 20 萬美元的,大概率上講不會是年輕人,很可能以事業(yè)有成的中年人居多。他們放棄了中產(chǎn)階級生活,拋棄了地球上的一切,來到火星上開拓殖民。某些嘗鮮的大富豪可能還要放棄萬貫家財。他們要做的工作很可能并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他們要在人到中年之際重新出發(fā),過去是在辦公室敲鍵盤的,現(xiàn)在也許開著挖掘機挖坑,開著播種機種莊稼,這才是他們的現(xiàn)在要做的主要工作。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能堅持下來。假如某些在地球上當慣了老板的人不服管理,該如何是好呢?到底聽誰的?人性很難改變,即便是在火星上。

電影《火星救援》鏡頭:火星上種菜

總之,從登陸火星的元年開始,前 20 年恐怕都在為定居點的生存苦苦掙扎,首要的任務就是活下去,能在火星表面安居樂業(yè)。

假如人類在幾十年的時間內(nèi)堅持向火星殖民,每 26 個月發(fā)射一次飛船,20 年內(nèi)最多也就能運送幾千人去火星,火星上會形成一個小的城鎮(zhèn)。但是,這在我看來,只不過是更多麻煩的開始。


小貼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馬斯克火星殖民計劃曝光:發(fā)射數(shù)千艘星際飛船 打造現(xiàn)代諾亞方舟
獵鷹飛船再次被取名為“星艦”,馬斯克宣布:太空船將重新設計
地球不配我死,先把我的特斯拉送火星!
人類航天新時代!馬斯克的Space X憑啥這么牛?
馬斯克十五年夙愿今日終成真,“二手火箭”有望開啟人類航天新時代(內(nèi)含發(fā)射全程視頻)
SpaceX成立20周年,馬斯克如何改變了世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