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禪作為一個下意識的表現(xiàn),它可以幫助我們?nèi)フJ識一個人。因為口頭禪反映了人們的一種情緒,人當時的一種心態(tài),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
常常把“說真的”、“老實說”、“的確”、“不騙你”掛在嘴邊的人,他們是擔心對方誤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內(nèi)心常有不平。他們會十分在意對方對自己所陳述事件的評價,所以一再強調(diào)事情的真實性,更多希望的是自己在團體中可以被認可,并得到很多朋友的信賴。
常常把“應該”、“必須”、“必定會”、“一定要”掛在嘴邊的人,自信心極強,做事情顯得很理智,為人冷靜,自認為能夠?qū)Ψ秸f服,令對方相信。另一方面,“應該”說得過多時,表現(xiàn)出其有“動搖”的心理,長期擔任領(lǐng)導職務(wù)的人易有此類口頭語。
常常把“聽說”、“據(jù)說”、聽人講”掛在嘴邊的人,他們雖然見多識廣,但決斷力卻不夠。很多事圓滑的人易用此類語。在辦事過程中,他們會為自己時刻準備著臺階,有時也會被很矛盾的心理困擾。
常常把“可能是吧”、“或許是吧”、“大概是吧”掛在嘴邊的人,自我防衛(wèi)本能甚強,不會將內(nèi)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來。在處事待人方面很冷靜,所以工作和同事關(guān)系都不錯,此類口語也有以退為進的含義。事情一旦明朗,他們會說“我早估計到這一點”,從事政治的人多有這類口頭語,這類口頭語隱藏了自己的真心。
常常把“但是”、“不過”掛在嘴邊的人,他們很任性,總是提出一個“但是”來為自己辯解,“但是”語是為保護自己而使用的。也突顯了其溫和的特點,它顯得委婉、沒有斷然的意味。從事公共系的人常用這類口頭語,因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經(jīng)常使用“最后怎么樣怎么樣”之類詞匯的人,大多潛在欲望沒有得到滿足。
常常把“啊”、“呀”、“這個”、“那個” 、“嗯”掛在嘴邊的人,他們通常是詞匯少,或是思維慢,在說話時利用間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頭語的習慣。因此,這種口頭語的人,是反應較遲鈍或是比交有城府的。也會有驕傲的公務(wù)員愛用這種口頭語,因怕說錯話,需有間歇來思考。這種人的內(nèi)心:常常是很孤獨的。
從對手的口頭禪上來分析對手、了解對手,這樣不僅能更迅速地了解一個人,而且對事情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