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自古至今,凡是中醫(yī)大家,必善于應用五行生克制化來診病及治病。正如《傷寒論》:“見肝先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此處便應用了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規(guī)律。肝脾分別屬木土,生理上,雖木生土,可過與不及均可導致土病,及脾胃病變,木氣太過,伐土太甚,則肝氣乘脾,導致諸如腹脹,飧瀉等脾土虛弱的病癥。本文重點講解培土生金法治療頑固痰證的一則案例。
培土生金法
所謂培土生金,即利用五行生克規(guī)律,土能生金是指可以通過健脾養(yǎng)胃的方法治療一些肺部疾病,諸如參苓白術散可以治療肺脾氣虛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癥狀。再者就是應用一些補氣的藥物如黃芪、黨參、白術等藥物,來治療氣短、乏力等證候。脾雖易虛,胃家易實,脾與胃相為表里,共屬土,脾胃氣滯、胃熱壅滯、大腸濕熱諸如此類證候,亦屬于脾胃之實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雖然應用大量化痰藥物,但患者癥狀仍然不能改善的情況下,可追本溯源,尋找痰濁化生的源泉,即脾胃也。順其性為補,逆其性為泄,若脾胃氣滯,則水谷不得運化,而生腹脹、便秘、甚則腹痛等脾胃實證,水谷精微不得正常布散,而化生痰濁,在肺則生痰。
培土生金法遣方用藥
《傷寒論》云:“下之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此處言,患者因應用下法之后,而發(fā)生脾虛氣滯,此時則應健脾養(yǎng)胃,行氣除脹,可應用此方。厚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曰:“味苦溫?!薄睹t(yī)別錄》曰:“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逆冷。”可知其能消痰下氣除滿。生姜:味辛溫,辛甘發(fā)散為陽。生姜具有溫胃止嘔及除風散寒的功效。半夏:《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主心下堅,下氣。心下即胃也,可知半夏能和胃益氣,實乃脾胃家藥物也。甘草:味甘平,味甘能補能和能緩,入脾胃,補脾胃之氣虛,且能調(diào)和諸藥。人參:補五臟之不足,其補氣之力,不言而喻。其中方中重用厚樸(半斤)為君,可行脾胃之氣滯,人參(一兩)來補中氣之虛??梢姶朔降姆较蛟跒a,并不在補。茲舉臨床應用培土生金法驗案一例:
鄭某,男,75歲。2019年3月4日:因“反復咳喘20余年,再發(fā)3天,加重6小時”住院治療。患者慢性咳喘病史20余年,于當?shù)卦\斷為慢性支氣管炎,間斷口服止咳化痰藥物控制,病情每于冬春及受涼后出現(xiàn)咳嗽咳痰加重?;颊哂?月前因腦出血行氣管切開手術,并留置金屬套管,后病情發(fā)作頻繁。此次于3天前因受涼后出現(xiàn)咳嗽咳痰,黃色黏痰不易咳出,需每天進行人工吸痰多次,痰液阻塞氣道,窒息風險較高。2小時前出現(xiàn)喘憋、咳嗽咳痰、黃色黏痰、不易咳出、平素納食多、近期食欲較差、腹部脹滿如鼓、寐差、大便干3日未行等。舌紅,苔薄白,脈弦滑。患者入院后給予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藥物靜點治療2天,患者咳嗽咳痰較前改善,但痰量仍然較多,咳白色稀痰、量多,行甘油灌腸1次,排出少量黃色軟便,但腹脹改善不明顯。
2019年3月7日:給予中藥湯劑口服,方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處方如下:厚樸10g,法半夏10g,炙甘草6g,人參10g,砂仁6g,藿香10g,茯苓10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連續(xù)飲用以上方劑3天,患者痰量及腹脹明顯改善,服用至第5天時,患者可以正常飲食,痰量明顯減少,腹脹癥狀完全消失。后病情好轉(zhuǎn)出院。后期回訪,患者再無腹脹,只是偶有咳嗽咳痰。
按: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病史,由于受涼后咳大量痰,色黃,質(zhì)黏稠,屬于肺熱證候,但抗炎治療后,患者咳痰較前減少,色白,質(zhì)清晰,患者大量應用抗生素,必然傷及脾胃,加之患者平素飲食較多,引起食積,脾胃氣虛,過度飲食耗傷脾胃,脾胃更虛,脾胃為生痰之源,仍然咳大量痰,此時應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方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健脾行氣除脹,雖未應用化痰藥物,亦能使效如桴鼓,中醫(yī)治病講辨證論治,一味追求指標,有時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治病求本,標本兼治,才能更好發(fā)揮中醫(yī)藥的優(yōu)勢。(高廣明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