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囊每天為你更新優(yōu)質(zhì)學習資源 ·
· 軟件 | 素材 | 考研考證 | 教程 ·
第【768】期
日本的設計似乎都帶一種極簡的氣質(zhì),其中日本最大的雜貨品牌無印良品的視覺設計就是把性冷、極簡做到極致,連名字本意都是“沒有商標”包裝和平面設計更是做出特有的MUJI風!
-小聲嗶嗶:大師長得好像曾志偉哦-
這就不得不提MUJI首席設計總監(jiān)--號稱“日本平面設計教父”--原研哉
文末附設計必讀原研哉6本設計書+精選作品集
日本平面設計教父!
設計大師原研哉的作品,一直帶有著日式設計追尋的簡約美感,在LOGO設計、產(chǎn)品包裝設計、視覺設計上都有頗有成就。
△原研哉設計的LOGO
原研哉的字體LOGO設計,都有一種扁平的結(jié)構(gòu),其他的視覺設計上也有著大面積留白的處理,旨在追尋一種合理自然的風格。
蔦屋書店品牌形象設計
日本蔦屋書店的品牌形象設計上,重新設計的標識包裝為消費者營造了一處復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間,更符合年輕人向往的生活空間,與企業(yè)形象相契合。
竹尾紙張
2020東京奧運會標識提案
為2020東京奧運會設計的標識提案。兩顆紅色的律動的星球借鑒了太陽、月球以及競技場的含義。
原研哉先生從2001年接任無印良品的設計總監(jiān)位置,期間將MUJI極簡自然的設計風格帶向世界化。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二十一世紀伊始,原研哉先生策劃了一場名為“RE-DESIGN"的設計活動,邀請了三十二位日本活躍于建筑、平面、產(chǎn)品等一線設計師,進行日用品的再設計。
這些一線設計師們,將接受一個提案,內(nèi)容是對已經(jīng)存在的日用品進行重新的審視,從差異中發(fā)現(xiàn)設計的意義。
深澤直人の茶包
在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中,提到無印良品的產(chǎn)品設計師深澤直人,他接受的課題是對茶包進行再設計。
書中列舉出深澤直人給出的兩種設計方案,有一種就是將提線部分設計得像個提線木偶。茶包設計成人形,浸泡之后膨脹成小人兒,浸泡茶的動作就像在操控提線布偶一樣。
這就是無印良品產(chǎn)品設計師“下意識領域設計”的表現(xiàn)。就如無印良品的一款換氣扇造型的CD播放機的設計表現(xiàn)一樣,設計點從人們行為的下意識反映出發(fā),拉動“換氣扇"的拉繩,身體就會像等待風吹過一樣等待著播放出來的音樂。
坂茂の衛(wèi)生紙
建筑師坂茂的主題是“衛(wèi)生紙”。坂茂在建筑界以紙管聞名,對紙管作為建筑材料有著獨特的見解。
坂茂對衛(wèi)生紙的再設計,則是將卷紙筒芯設計成方形,這樣一來在抽取使用時會產(chǎn)生一定阻力。
這樣設計的獨到之處便是他的不便利,小小的阻力發(fā)出的信息和功能便是節(jié)約能源,并且方形衛(wèi)生紙在裝箱排列的時候比圓筒形更能節(jié)省空間。
隈研吾の捕蟑器
建筑師隈研吾的建筑觀就是“建筑師不能以建筑的名義向世界展示過度華麗的造型”他提倡一種建筑的消失,這種設計的理念也將帶到捕蟑器的再設計中。
他再設計的捕蟑器是一種半透明的管狀膠帶,四面都是有強力膠的隧道,同時也是一個概念明確的建筑體。這就是隈研吾的特點,將自己的觀點明確地反映在工作之中。
在這個“再設計”的活動中還有許多有意思的設計,更詳細的介紹都在原研哉撰寫的《設計中的設計》中有提到。
設計到底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大家做著屬于自己的設計。想探索設計大師的設計哲學,那你可能需要好好拜讀一下原研哉所出版的書籍。
包括設計中的設計、為什么設計、設計私語錄、請偷走海報等。帶著新的思考走向接下來的學習工作之路~
設計必讀原研哉6本設計書+精選作品集
-共370MB-
原研哉の6本設計書
-設計中的設計-
-原研哉的設計世界-
原研哉作品全集
原研哉-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多視角傳訊
版權(quán)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文字美圖素材,由我方再整理,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lián)系上,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敬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