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挑了一個秋天的黃昏去拜訪王維大師在山中的別墅,王大師用山泉水煮茶招待我。很自然,我們倆談到了《山居秋暝》這首經(jīng)典的詩。
王維:讀過這首詩?
王清:當(dāng)然讀過。早就讀過。最近重溫是因為看了中央電視臺“經(jīng)典詠流傳”欄目里霍尊的重新演繹。
王維:喜歡?
王清:喜歡。非常喜歡。特別喜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和“王孫自可留”的灑脫。
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呀,我也很喜歡。絕美的一幅畫,我愿一直生活在畫里。
王清:對對對,東坡先生就點評過您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嗎?謝謝他。
王清:但是……
王維:但是什么?但說無妨。
王清:但是,我覺得前兩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共同營造出的空靈的意境突然被第三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給破壞掉了,并且第三句出現(xiàn)的很突兀,跟上下文都沒有很明顯的聯(lián)系。
王維:哦,我也是信手寫的,沒有考慮那么多。
王清:那到底有沒有那些浣女呢?
王維:有沒有呢?我也不記得了。
王清:最后一句“隨意春芳歇”里的“春芳”是不是指這些浣女呢?
王維:很有見地嘛小伙子!一般的解釋不都是“春天里的花草”嗎?春天里鮮花盛開,歷經(jīng)炎熱的夏天,到了秋天就要凋謝、消逝。
王清:“春天里的花草”自然也對。指那些浣女也沒錯吧?現(xiàn)在還有很多女孩兒以“春芳”作名字呢。經(jīng)過一場雨淋,那些浣女都急急忙忙各回各家了,無心欣賞此時此地的美景,獨有您“王孫自可留”。
王維:也講得通。哈哈哈,小伙子你很令我開心呀!讀文章,特別是讀詩,不要這么去細(xì)摳,不要去猜測作者的意思。我就是隨便寫的,連我自己都沒想那么多呢。我姑且這樣寫,你姑且這樣讀,只可意會。
王清:受教了。
王維:“春芳”,可以指代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美麗的少女,就像給霍尊伴舞的那些廈門六中的女生們。又比如,詩文,功名,利祿,等等。隨意春芳歇,都歇了吧,有“明月”有“清泉”,夫復(fù)何求?
王清:受教,我懂了。只是今天沒能趕上下雨……
王維:這有何難?!
雨真的就開始下了,但是那些浣女并沒有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