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間,顧名思義,就是安排間諜、奸細在對方身邊,以便隨時可以掌握對方的動向。如果想要弄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或許"用間"是一個常用的招數(shù)。
"用間"這個權(quán)謀有很長的歷史?!秾O子兵法》里面就有一個專門講述關(guān)于如何用間的《用間篇》。孫子在《用間篇》里開篇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nèi)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shù)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把孫子的這段話翻譯成為現(xiàn)在的白話,意思就是:凡是興兵十萬,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費,軍費的開支,每天都要花費千金,前方后方動蕩不安,戍卒路途奔波,疲憊不堪,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生產(chǎn)的,就有七十萬家。雙方相持數(shù)年,就是為了決勝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致因為不能掌握敵情而導(dǎo)致失敗,那就是不仁慈到了極點。這種人不配作軍隊的統(tǒng)帥,稱不得是國家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賢良的統(tǒng)帥,他們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zhàn)勝敵人,功業(yè)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夠預(yù)先掌握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求神問鬼的方式來獲??;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類比推測來得到;不可用日月星辰運作的度數(shù)作驗證。而一定要取之于人,取之于那些熟悉敵情的人。
用間在兩軍對戰(zhàn)之中顯得相當(dāng)重要。而在破局當(dāng)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夠巧妙地用間,就能找準對方的動向,就不會輕易陷入對方所設(shè)的局里面,在對局之中掌握主動。
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瑰寶中,有一幅聞名世界的《韓熙載夜宴圖》,長335.5厘米,寬28.7厘米,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而在這幅壯麗的藝術(shù)珍品后面,卻有一個關(guān)于"用間"的故事?!俄n熙載夜宴圖》是一幅由聽琴、觀舞、休閑、賞樂和調(diào)笑等五個既可獨立成章,卻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片斷所組成的畫卷,無論是造型、用筆、設(shè)色方面,都顯示了畫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韓熙載夜宴圖》全卷共分五段:第一段寫韓熙載與賓客們諦聽狀元李家明的妹妹彈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寫韓熙載親自為舞伎王屋山擊鼓;第三段寫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第四段寫女伎們吹奏管樂的情景;第五段寫宴會結(jié)束,賓客漸漸離去。全圖五幅,整幅畫卷交織著纏綿又沉郁的氛圍,看得出主人公在及時行樂中,遮隱著對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內(nèi)心痛苦。
顧閎中為什么要"心識默記"地畫下這個長卷?韓熙載為什么要夜夜笙歌大擺"夜宴"?一切盡在那個亂世的政治大背景之中。
韓熙載原是山東的一個貴族,因后唐誅殺其父而逃到江南做官。韓熙載博學(xué)多才,寫得一手好文章,年輕時在京洛一帶即負盛名,所以,深得南唐三主喜愛。李昪死后,其廟號"烈祖"即由韓熙載參與制定的。李璟即位后,曾令韓熙載以本官權(quán)知制誥。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其為相。
韓熙載歷三朝、事三主,自然會卷入宮中黨爭權(quán)斗,尤其引起宋齊丘、馮延巳等朝中權(quán)要的嫉恨與不滿,所以,官運也是起起伏伏。至李煜繼位,南唐搖搖欲墜,宮中黨爭日甚。所以,為了避禍,韓熙載跑到中華門外的戚家山裝病不出,或以聲色自娛來"避國家入相之命"。
韓熙載的夜宴排場很大,就其傳世的夜宴圖看,畫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余人,多數(shù)都是社會名流。韓熙載可謂家財頗豐,除了每月豐厚的俸祿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寫得極好,文名遠播,江南貴族、士人、僧道載金帛求其撰寫碑碣的人不絕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賞賜,遂使韓熙載成為南唐朝臣中為數(shù)不多的富有之家。
正因為韓熙載家富于財,所以他才有條件蓄養(yǎng)伎樂,廣招賓客,宴飲歌舞。家財耗盡后,仍未有所改變,每得月俸,就散于諸伎,以至于搞得自己一無所有。每到這個時候,他就會換上破衣爛衫,裝成盲叟模樣,手持獨弦琴,敲敲打打,逐房向諸伎乞食,大家都習(xí)以為常了。
后主幾次想把他召來申斥一頓,礙于他是朝中大臣,不想直斥其過,便命畫師顧閎中潛入韓熙載家,將其取樂之狀描繪下來。顧閎中喬裝打扮,一連數(shù)夜混入韓府細心觀察,將韓熙載與諸伎女縱情燈燭間,觥籌交錯之情景默記于心,歸來后再仔細揣摩,然后繪成長卷獻上,果然惟妙惟肖,形神酷似,這就是擅譽千古的《韓熙載夜宴圖》。
據(jù)說李煜曾把這幅畫拿給韓熙載觀看,希望其能節(jié)制放蕩的生活,以國事為重,韓熙載表面上"視之安然",內(nèi)心卻是大吃一驚。
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后這場斗爭中,后主李煜采用了"用間"這樣的計謀,掌握了韓熙載的動向,使其占到了上風(fēng)。畫師顧閎中則成為了后主李煜"用間"的這個間。正是這一場用間的大戲,使得后世多了一份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后主李煜也因為"用間",破了韓熙載不問國事之局。
其實,這用間的計謀,歷史上很多的皇帝都用過,而不僅僅是后主李煜。到了明朝的朱元璋那里,更是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對于手無寸鐵的儒士,朱元璋也刻意防范。為了偵察別人隱私,他設(shè)立了特務(wù)機構(gòu)錦衣衛(wèi)。莘莘士子的舉手投足,都在特務(wù)的嚴密監(jiān)視之下。
博士錢宰奉調(diào)赴南京編纂《孟子節(jié)文》,公余之暇,信口吟了一首詩。不料隔墻有耳,早已被特務(wù)錄在紙上,報告給了朱元璋。次日上朝時,朱元璋指著詩中的"嫌"字說,你的詩寫得不錯,只是朕并沒有"嫌"你,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嚇得手足無措,連忙叩頭謝罪。
國子祭酒宋訥一天因小事悶悶不樂,特務(wù)在門縫里覷得明白,照實畫了下來。次日朱元璋問他因何生氣,宋訥如實回答,并問皇帝何以知曉。朱元璋莞爾一笑,拿出了畫像,宋訥不由得大驚失色。這真是讓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宋訥并不是睡在街上的,他在自己家里生氣,這些特務(wù)不但一直在監(jiān)視他,還居然饒有興致地把他生氣的樣子畫了下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沒有照相機的當(dāng)年,深更半夜,你坐在自家房里,居然就在離你不遠處(很有可能就在家里),有人正在一邊看著你,一邊幫你畫像。
從這兩件事可見朱元璋對于"用間"可以說是癡迷到了一種病態(tài)的地步。為什么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通過用間,能很好地掌握對手的一舉一動,不但可以防止自己陷入他人的局當(dāng)中,還能使他人為我所用,防患于未然。
當(dāng)然,使用用計一定要用好,確保用間萬無一失,不然的話,就可能會被對方所利用,反而中了他者的反間計,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八十三萬水陸并進,浩浩蕩蕩向東吳進發(fā),在三江口與東吳水軍初戰(zhàn)失利。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為曹操獻計,建議先立水寨,讓不熟悉水戰(zhàn)的北方軍在中間,熟悉水戰(zhàn)的荊州軍在外,每日水上練兵,然后再與東吳軍大戰(zhàn)。東吳大都督周瑜知道后大驚,決心除掉蔡瑁、張允這兩個投靠曹操的荊州降將。
這時,正好有曹操的幕僚--九江人蔣干,來訪周瑜。
原來,曹操初戰(zhàn)失利,心中非常煩惱。蔣干曾經(jīng)是周瑜的同窗好友,主動提出到東吳游說周瑜投降曹操,順便也可以到東吳軍中打探虛實,偵察情況。
周瑜明知蔣干此行目的,但佯裝不知道。要求蔣干只敘友情,不談?wù)?。并極其熱情地接待昔日的同窗好友在軍中大擺"群英會"。大張筵席,觥籌交錯,直喝到夜深時分,酩酊大醉,嘔吐不止。還硬拉蔣干同榻而臥,抵足而眠。
周瑜和衣臥倒便鼾聲如雷,睡得死沉沉的,蔣干卻根本睡不著。二更時分,營帳內(nèi)燈還沒熄滅,蔣干見周瑜桌上堆著一卷文書,心想正好偷偷偵察一下情況。于是起床偷看,卻見一封信上寫著"蔡瑁、張允謹封"。蔣干大吃一驚,打開一看,原來是蔡、張二人與周瑜聯(lián)系,愿將功贖罪,故意把曹操軍隊困在水寨中,然后伺機斬殺曹操。正看著,聽得周瑜翻身,蔣干連忙把信藏在衣兜里,一口把燈吹滅上床假睡。將近四更,忽聽得有人入帳叫:"都督醒沒有?"周瑜驚醒問那人什么事,那人說:"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忙叫那人低聲,然后又連叫了兩聲蔣干,蔣干裝睡不理。于是周瑜與那人走出窗外低語,蔣干仔細偷聽,只聽那人在窗外說:"蔡、張兩位都督說,一下還下不了手……。"后面的話聲音更低,便聽不清了。一會兒周瑜進帳又叫了兩聲,蔣干仍然裝睡不應(yīng),周瑜便脫衣再睡了。
蔣干心想,周瑜是個精細人,天亮發(fā)現(xiàn)信不在了,必然要把我抓起來。于是便輕輕起床,悄悄出了營帳。門口軍士只問了問,因是都督的客人,也不阻擋。
蔣干一過江便向曹操匯報,雖沒能說服周瑜投降,但卻探聽到重要情報。邊說邊拿出蔣、張二人的信給曹操看。曹操一看大怒,馬上叫來蔡瑁、張允,要他們立刻出兵攻打東吳。二人果然都說時機未到,不可進兵。曹操喝令軍士推出斬首??蓱z二位水軍都督,莫名其妙中就已做了冤死鬼。
曹操的這個用間計可謂失敗透頂。本想利用蔣干竊取周瑜的情報,沒有想到卻被周瑜所識破,帶給曹操的假情報,使得蔡瑁張允成為冤魂??梢哉f,曹操破局不成,反為周瑜所破。
所以,用間固然是獲取對方資料的一個妙方,但是也該謹慎才是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