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子女操勞了半輩子,自己老了,孩子也長大了;
在他們已經(jīng)擁有了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時,就差給子女找個伴侶,幸福安穩(wěn)地共度后半生了。
婚戀市場上,相貌、年齡、學歷、職業(yè),都被列為考察的要素;
這些都是世俗意義上的重點,卻不一定在婚姻中起到太多的作用,因為婚姻最重要的是匹配,在一起舒適,能夠互相理解和尊重,并能風雨同舟,共同進步的;比起光鮮的職業(yè)、亮眼的學歷,俊俏的容貌,而一個人的品行和性格,在長期瑣碎平淡的家庭生活中,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而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大部分得益于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
所以,選擇親家時,不要眼光短淺,而要留心對方家庭中這3個細節(jié)
1:家風是否正
可以說,一個家庭中,家教和家風的形式各不相同,可它們卻隱秘地傳遞著一個家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水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至關深遠;
如果父母人品貴重,待人有禮有節(jié),本分善良,那么孩子身上也會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
如果父母個性頑劣,喜歡吹噓,目中無人,尖酸霸道,那么子女也會耳濡目染,復制父母的特質(zhì),沾染上不良的習氣。
只要平時留心觀察,就算對方掩飾得再好,我們也能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
作為父母,可以用自己數(shù)十年的閱歷和在婚姻中的經(jīng)驗,來鑒別對方家庭的道德層次和三觀;
遇見讓自己感到危險的信號,請果斷消除與之結(jié)為親家的想法,多為子女做長遠考慮。
2:家庭成員間,是否懂得互相關愛
婚戀雖然離不開物質(zhì),可最終依靠的還是感情;
感情深厚和諧的家庭,即便物質(zhì)條件不太好,也能一家人同舟共濟,克服難關,過得有滋有味;
而彼此漠不關心,互相較勁和敵視的家庭,哪怕再有錢,也終究會事事不順,感情破裂,逐漸衰敗。
所以,選擇親家時,請為子女選擇有愛有溫情的家庭,那么動輒爭斗攻擊,背后詆毀算計的家庭,不要選。
3:是否過分溺愛孩子
婚姻生活中,最怕有老人“作妖”,從中挑撥,間接破壞婚姻的穩(wěn)定性和小兩口的感情;
而老人的出發(fā)點,大多是怕自己家吃虧,擔心孩子受委屈,沒地位,說白了就是過于溺愛孩子。
寫在最后:外在條件固然很重要,人品性格和家風更重要,如果期望兒女過得和諧美滿,就要在婚姻開始之前,替他們把好關,謹慎選擇親家,別等著吃后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