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毛毛姐給大家?guī)硪粋€補腎良方,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青娥丸”,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這個故事跟唐朝的一位宰相有關系,這個宰相名為鄭姻,在唐憲宗時期曾經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于宰相)。
在唐元和七年時,鄭姻被派往嶺南做節(jié)度使,這時候鄭姻已經50多歲了,現在看來50歲還算青年,但是在古代人口壽命普遍很短,50多歲算是老年人了。
我們都知道,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qū)的概稱,大體位于兩廣、福建、江西、湖南那一塊,氣候很潮熱,鄭姻過去后,身體不太適應,再加上年老體邁,政事煩擾,很快就病倒了。
外感疾病漸漸引發(fā)身體內在虛弱,鄭姻感覺自己體內陽氣逐漸虧虛,便開始服食補陽氣的“鐘乳石”(古代有煉丹服石的傳統(tǒng)),結果越吃身體越糟糕,最終連當地的大夫對他的病束手無策。
這時,一位來自詞陵國(今印尼爪哇或蘇門答臘)的船主,名李摩訶,獲知鄭的病況后,前來探望,并向鄭獻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藥,囑咐鄭姻按時服用。
開始的時候,鄭姻還不相信不敢服用,經過這位船主的再三苦勸,鄭姻才開始服用。吃了七八天的藥之后,鄭姻覺得這個藥還真對癥,自己的病情在飛速好轉,于是放下心來打算長期服用。
3年后,鄭相國罷郡歸京,將此方記錄下來,并且傳授給了很多人,最終他發(fā)現此方不僅對不僅對腰痛、腳氣(因濕造成的下肢腫脹或萎軟癥)等有良效,而且經常服該藥還能“壯筋骨、活血脈、烏鬢須、益顏色”。
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對此后人有詩贊曰:“三年持節(jié)向南隅,人信方知藥力殊,奪得春光來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須。”青娥是指美貌的年輕女子,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老年人服食了此方后,身體狀況就連年輕的女子也不敢小覷,由此可見此方的補益功效之強大。
青娥丸流傳到宋代時,被政府所組織編寫的醫(yī)書收錄了進來,就是記載很多經典名方的《太平惠民合劑局方》,青蛾丸也因此能流傳至今,造福人類。
青蛾丸的組成:杜仲(鹽炒)480g 補骨脂(鹽炒)240g 核桃仁(炒)150g 大蒜120g
為什么說青蛾丸是補腎良方呢?毛毛姐給大家來分析一下藥物組成。
中醫(yī)認為,杜仲性甘,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對于腰痛、風濕病、尿頻、習慣性流產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本草綱目》中記載“杜仲,能入肝而補腎,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治腎虛腰痛,久服,輕身老"。
杜仲又叫絲連皮,把杜仲皮掰斷扯開,它有堅韌的絲連在-一起,如母系子,如筋系骨。加上本來外皮就有收斂固澀作用,而杜仲尤善入腰腎,所以它收斂腎氣之功特別明顯。
補骨脂,又名破故紙、婆固脂,是一個音譯名。這味藥就是隨著青蛾丸才傳入我國的。它是一種豆科植物的種子,形狀、顏色跟韭菜籽非常相似,所以又名“胡韭子”。
補骨脂顏色漆黑,色黑入腎,同時又是種子類藥,種子主生殖,腎也主生殖,所以補骨脂入腎,仔細看它的形狀,也是腎形,更說明它補腎。又因為其味辛辣,屬陽,所以補骨脂能夠溫補腎陽。
補骨脂味苦溫,可燥濕通陽,所以可溫陽氣以通經絡,溫胃陽以消食滯,化濕濁以暢氣機,健脾氣以止疼痛,散寒濕以除頑痹,補脾氣以止下痢等。
核桃仁,不僅好吃,藥用價值也很高。核桃仁性味甘溫,第一入腎經,第二入肺經,第三入大腸經。
首先補腎固精的功能很強大。其次,可溫暖肺部,平咳喘。其三,對腸胃很好,可潤腸通便。不僅如此,它還具有較強的活血調經、祛瘀生新之功。
民國神醫(yī)張錫純就對也核桃仁贊賞有加,說它是“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
補骨脂和核桃仁的配伍也很妙,補骨脂性溫屬火,能夠收斂神明,還可以促心腎相交,所以能夠補益腎陽,滋養(yǎng)骨髓,能夠固精;而核桃仁質潤屬木,能夠潤燥補血,配伍補骨脂有木火相生之妙。所以有句話是這樣講的,“破故紙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
最后一味藥,大蒜。大蒜在這里的作用五個字就概括了,那就是“健脾,治腎氣”。現代研究表明,大蒜里面富含維生素,所以能夠抗氧化,抗衰老美美容。
青蛾丸里面的藥都是溫性的,并且都能夠補腎,所以對腎陽虛所導致的病癥都非常適合。
青蛾丸對骨質增生導致的腰疼有很好的療效,中醫(yī)認為骨質增生腰痛本質就是腎虛,腎為先天之本,儲藏著生命之精,隨著人的衰老,腎氣也逐漸虧虛,而腰為腎之府,腎虛了,就容易出現腰痛。
青蛾丸能夠將退化的骨質得到物質的填充而修復,因此能夠治療骨質增生。
在知網上,有一位中醫(yī)發(fā)表文章,記錄了一例病例,一位44歲的女性,主訴腰痛已二年多,不能久坐,平臥翻身痛甚。檢查:腰活動輕度受限,經X線片顯示腰椎2、3、4椎增生。
經用青娥丸治療,服藥半月,自述癥狀顯著好轉,平臥轉身均不覺痛。服藥一月,經X線,腰骨基本吸收。
青蛾丸還適合哪些人?
腎陽虛的人都可以。腎陽虛證的臨床表現可以概括為十個方面:
1.腰膝酸軟而痛;
2.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
3.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
4.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多;
5.浮腫,腰以下為甚;
6.面色黧黑無澤;
7.畏寒肢冷,下肢為甚;
8.精神,僅需靡;
9.面色白,頭目眩暈;
10.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