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在我國由來已久,在古代,統(tǒng)治階級為了能夠控制農民,確保農民能夠繳納賦稅,所以推行了嚴格的戶籍制度。
隨著王朝時代的結束,戶籍制度也得以保留。不過,戶籍制度的用處得以改變。
新時代的戶籍制度,不再用于統(tǒng)治階級對下級的壓迫,而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城市和農村進行管理。
王朝時代結束后,戶籍管理還有一個重大改變,那就是不再只針對農村,而是所有人都要被納入到戶籍管理的范圍。
即使是曾經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不例外。溥儀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辦過戶口的皇帝。
溥儀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之后,政府寬恕了他所犯的罪行。不光給他辦理了戶口,還讓他成為了普通中國公民。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維護公共秩序,警察有時候會上門檢查戶口。
當愛新覺羅·溥儀拿出戶口本給警察看的時候,他在戶口上填寫的戶籍地址和文化程度,讓檢查他戶口的民警感到十分驚訝。
那么愛新覺羅·溥儀的戶籍地址和文化程度一欄上填的到底是什么,讓民警這么驚訝呢?
溥儀作為中國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不可謂不傳奇。首先,他很小就當上了皇帝,在還沒有懂事的時候,就被迫退位。
民國時代剛一開始,他雖然只是一個虛君,但起碼還能生活在皇宮中。但隨著民國時期的動蕩,他又被趕出皇宮。
再之后,就是日本入侵,他再一次成為傀儡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雖然是皇帝,但從來沒有過實權,更沒有攪動風云的能力。
他甚至都沒有一死以謝天下的膽氣,愛新覺羅·溥儀就像一個皮影戲人偶,需要有其他人擺弄。
但隨著日本失敗,他又被當做戰(zhàn)犯,押回國內。幸運的是,新中國政府并沒有難為他。
只是在對他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思想和勞動改造之后,很快就讓他出獄,成為一個平民百姓。
在當時,要成為一名普通公民,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到“當地派出所登記戶口”。
這一點還是愛新覺羅·溥儀出獄之后,到了妹妹家里,妹妹提醒他的。愛新覺羅·溥儀出獄之后,沒有地方住,只能暫時投奔到妹妹和妹夫家中居住。
他的妹妹愛新覺羅·韞馨雖然與他一母同胞,也一起在滿洲國生活過。
但她很早就回到北京生活了,在愛新覺羅·溥儀還在思想改造的時候,她就已經適應了新中國的生活。
愛新覺羅·韞馨找上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完全擺脫了過去。
愛新覺羅·溥儀通過勞動改造與思想改造之后,也需要一個更長的過程來適應新生活。這個過程,主要還是由妹妹愛新覺羅·韞馨陪他完成的。
愛新覺羅·溥儀去派出所登記戶口是他的弟弟溥杰陪著他去的。他因為剛剛從勞教所出來,所以看到警察同志后心理還是有些發(fā)怵。
愛新覺羅·溥儀到了派出所站著,也不敢說話。是他的弟弟溥杰主動向派出所的警察說明了情況。
派出所的警察也是第一次見到愛新覺羅·溥儀,對他也很好奇。而他還保持著在勞教所的習慣,警察問什么他就老老實實回答,不敢多說話。
在當時,戶口本上是通過手寫來進行注冊。當警察問及愛新覺羅·溥儀的戶籍地址時,他說自己一直住在皇宮。
這讓登記戶口的警察犯了難,只能暫時空著。然后警察又問他的學歷,愛新覺羅·溥儀回答有專門的老師教。
愛新覺羅·溥儀的這兩項與其他人大為不同,警察只好找到上級領導,讓領導決定。
領導知道這個特殊情況后,決定特事特辦。把愛新覺羅·溥儀的戶籍寫成暫住地址,把他的學歷寫成私塾。
就這樣,雖然歷經很多麻煩,但愛新覺羅·溥儀終于有了自己的戶口。
隨著愛新覺羅·溥儀逐漸適應了新中國的生活,他也搬離了妹妹家,有了自己的住所。
但他并沒有及時更正自己的戶口地址,當警察上門查看他戶口的時候,戶籍地址和文化程度讓民警十分吃驚。
他的戶籍地址上寫著暫住紫禁城,在文化程度上寫著“私書”。
原來,當時給愛新覺羅·溥儀辦理戶口的行政警察把領導的話理解錯了。
領導讓他把愛新覺羅·溥儀當時的住址寫在戶籍地址上,沒想到他寫成了曾經的住址,還加上了暫住。
而且,還錯把他的“私塾”,寫成了“私書”。其實這也怪不得當時整理戶籍的警察。
因為我們開國的時候,全中國的文盲率高達80%,在如此多文盲的社會基礎下,能夠讀寫漢字,就已經是一個具有中高知識文化水平的人了。
所以錯別字在當時也見怪不怪。隨著警察發(fā)現了戶口本上的錯誤之后,溥儀又第二次來到了派出所對戶籍地址進行更正,而且文化水平也從私塾改成了初中。
總結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辦過戶口的皇帝,但是由于當時人整體文化水平有限,他的身份又太過于特殊,所以就鬧了笑話。
不過,這也是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事情。隨著愛新覺羅·溥儀戶口被更正過來,他也就真正過上了正常公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