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瑪格麗特·米切爾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飄》,整整歷經了十個冬夏,方于1936年完成這一百萬字的鴻篇巨制。1939年,根據該書拍攝的電影《亂世佳人》在米切爾的故鄉(xiāng)首映,反響強烈。1946年,《亂世佳人》獲得奧斯卡獎,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20多年巨額利潤的記錄。
《飄》里有兩條主線,一條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及南方戰(zhàn)后重建,另一條是斯嘉麗的感情經歷和心理成長。所以說,《飄》既是一部畫面寬廣的歷史著作,又是一部凄婉動人的愛情史詩。
今天,我沿著第二條主線,以斯嘉麗的三段婚姻為切入點,談談隱藏在其中的關于婚姻的警示。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在第一段婚姻里,斯嘉麗無疑是想逃出這座城的女人。
斯嘉麗是一個典型的白富美,她是農場主的女兒,天生麗質,又極具魅力。幾乎所有的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她最愛的艾希禮。
斯嘉麗在得知艾希禮要和媚蘭訂婚后,信心滿滿地向艾希禮表白卻遭到拒絕,傷心憤怒之下,她決定嫁給查爾斯。查爾斯是媚蘭的哥哥,長相清秀,性格靦腆,沉默少言,不過這些都不是斯嘉麗考慮的因素,斯嘉麗之所以答應查爾斯的求婚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查爾斯很有錢,能滿足她的物質需求
2、挽回在艾希禮面前丟掉的面子和尊嚴
3、報復艾希禮的妹妹霍尼,使她成為別人眼里的笑話
4、報復媚蘭,讓她的日子不好過
歸根結底,斯嘉麗踏入第一段婚姻出于兩點,一是報復別人,二是沖動任性。
雖然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斯嘉麗的身份發(fā)生了多次轉變:少女—新婦—寡婦—準媽媽,但她的心態(tài)并沒有成熟起來。面對查爾斯的死,她并無傷心,卻覺得是種解脫;面對孩子的到來,她很反感,甚至常常忘記自己已經是個母親。她變得心情低落,郁郁寡歡,食不下咽,連醫(yī)生也束手無策。究其原因,無非是她在一時沖動之下,貿然走進了婚姻的圍城。
婚姻是人生大事,往往決定著一個人后半生的幸福。婚姻意味著你將與另一個人組建新的家庭,攜手相伴來面對生活里的風雨和苦難,承擔起應有的家庭責任。認清婚姻的本質,以一種健康、成熟的心態(tài)迎接婚姻,才是擁有幸福婚姻生活的前提。
從結婚動機上來講,斯嘉麗嫁給弗蘭克完全是貪圖他的錢財,弗蘭克娶斯嘉麗是貪戀她的美貌。而這場靠錢財和美貌建立起來的婚姻關系存在很多的問題。即使弗蘭克沒有發(fā)生意外而死,斯嘉麗和他也不過是搭伙度日的一對煙火夫妻。
弗蘭克迎娶斯嘉麗時,無比的興奮,因為對他來說,能娶到這樣的美人兒,想都不敢想,如今竟然美夢成真。但在婚后不久他又因為娶了斯嘉麗而懊惱起來,他對這段婚姻并不是很滿意。作品中有相關的描述:
他像是捉住了一只熱帶鳥,似火焰般耀眼,珠寶般燦爛,其實他只要有只鵪鶉就夠了,說不定還要更好。
在狄更斯的作品《大衛(wèi)·科波菲爾》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大衛(wèi)因美貌對律師事務所老板的女兒朵拉一見鐘情,無法自拔。在沖破重重阻隔后,終于抱得美人歸。但婚后的生活卻不盡如人意,原來朵拉只是個瓷娃娃,徒有美貌,既不會料理家務,又不能在事業(yè)上給大衛(wèi)以支持。
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男人很容易被美麗的女人吸引,雖然“以貌取人”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只因貪戀美貌而結婚,未免過于草率。
另外,兩人在很多重大問題上都持有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也因此生出不少矛盾。
首先,弗蘭克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女人應該待在家里,照顧好家庭和家人,不應該在外面拋頭露面,賺錢養(yǎng)家是男人的事情。但斯嘉麗不這么想,再經受過戰(zhàn)亂、貧窮、饑餓種種苦難以后,她意識到錢的重要性,認為足夠的金錢才能給她安全感。結婚以后,斯嘉麗瞞著弗蘭克偷偷買下鋸木廠,自己經營,甚至在懷有身孕時,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生意場上。
其次,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弗蘭克一直希望有一個大家庭,但斯嘉麗卻堅持只生一個孩子。
最后,弗蘭克為了替斯嘉麗報仇,中槍而死,獨留下陷入悲痛、恐懼和悔恨之中的斯嘉麗一人。
對婚姻而言,物質條件是基礎,能夠為婚姻生活提供保障,畢竟婚姻也要落到穿衣、吃飯、養(yǎng)兒育女這些實際的事情上。但若從一開始就把婚姻當作獲取金錢利益的手段,婚姻走向悲劇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有人說,“真正的愛情需要等待,誰都可以說愛你,但不是人人都能等你”,而白瑞德卻等了斯嘉麗很多年。
自從十二橡樹聚會上初次見面,白瑞德便一眼看穿斯嘉麗和他是同類人,他對斯嘉麗一見鐘情,無奈斯嘉麗賭氣之下嫁給了查爾斯,白瑞德錯失了第一次機會;在白瑞德被捕入獄期間,斯嘉麗為了解救塔拉,無奈之下選擇嫁給弗蘭克,這是白瑞德第二次錯失機會;在弗蘭克意外而死后,白瑞德抓緊時機向斯嘉麗求婚,斯嘉麗稀里糊涂中步入了第三次婚姻。
除去在新奧爾良短暫的蜜月期,在斯嘉麗和白瑞德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后,兩個人的感情就越來越差,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斯嘉麗愛得太糊涂
斯嘉麗是個性情火辣、敢愛敢恨、堅強獨立的女人,但在對待感情上總是糊里糊涂,后知后覺。直到媚蘭去世前說“白瑞德船長非常愛你”,她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自己所愛的早就不是艾希禮,而是枕邊人白瑞德。但此時的白瑞德已心灰意冷,決心離去。
·缺乏有效溝通
很多人認為夫妻雙方在結婚前已經足夠了解對方,婚后只是一起生活,只要一個眼神或者動作,對方就應該猜出自己的心思,溝通是多余的,這種錯誤的認識也是導致不幸婚姻的一大因素。兩性心理學家瓦德爾·希勒克曾經說過:“夫妻雙方要經常溝通,一定要把彼此內心的真實感受告訴對方,這樣才能使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在斯嘉麗和白瑞德的婚姻里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在白瑞德帶邦尼離家的三個月里,他從未給斯嘉麗寫過一封信件。斯嘉麗一個人待在家中,感到孤獨寂寞,非常想念孩子,她內心非常希望白瑞德早些回家,陪在她的身邊,但她并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白瑞德,還說“如果我臉色蒼白,并不是因為我想念你,你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了不起”。
假如兩個人能夠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敞開心扉談一談,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感受,夫妻關系就能得到緩和,也不至于一步步走向終結。
·性格因素
斯嘉麗和白瑞德兩個人都是生活里的強者,個性都很強勢,有了矛盾,誰都不肯示弱或向對方低頭,導致矛盾升級,感情疏離。
·邦尼的死是壓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白瑞德非常愛斯嘉麗,但他的付出一直得不到回應,他漸漸失去了繼續(xù)愛下去的勇氣和力量。邦尼出生后,他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愛轉移到邦尼身上,找到了維系這段婚姻的意義。很不幸,邦尼因騎馬發(fā)生意外而死,徹底毀滅了最后一絲希望。
婚姻是一場雙人舞,而不是自導自演的獨角戲,婚姻需要雙方互動,彼此回應,單方面的愛注定會消亡。
作品中的三段婚姻,有沖動任性的意氣之舉,有時代背景下的無奈抉擇,也有錯失真愛時的滿腹遺憾。在近一百年后的今天,其中存在的警示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在林語堂的作品《蘇東坡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婚姻任憑怎么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橐瞿芊裥腋iL久,并非天定,全憑婚前的選擇與婚后的經營。有人說婚姻是天堂,也有人說婚姻是地獄,我覺得婚姻最正確的位置在人間。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聯系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