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王熙鳳的結局有很多猜測,電視劇里,是死在獄中,被扔到山上,見食于野獸。我傾向的,還是在落寞中病死。
不管是怎樣的死,王熙鳳這個曾經(jīng)一呼百應、風光無兩的女強人的結局都是悲劇性的。
那么,王熙鳳為什么會有這一個結局呢?
首先要考慮的是,王熙鳳是與整個賈府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旦賈府大廈崩塌,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身為榮國府核心層人物的王熙鳳,自然也是逃不了毀滅的命運的。
只是,在這共性之下,她為什么又顯得特別慘呢?
這就要考慮到王熙鳳個人的特點了。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觀照。
王熙鳳“內(nèi)當家”的權威,來自兩個人,一是賈母,一是王夫人。
賈母對她甚是寵愛,而王夫人對她非常信任。這當然是基于王熙鳳幾乎把所有的笑和樂子都奉獻給了老太太,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府中事務,符合王夫人心意。
而對她自己的公公婆婆,賈赦和邢夫人,王熙鳳卻并沒有多少敬意。
當然了,賈赦和邢夫人,一個荒淫無度,一個生性愚犟,無論是從做人上,還是從實際權力上,都不足以支撐王熙鳳的野心,甚至影響她和賈璉在府中的形象;所以從利益交互的角度看,王熙鳳不親近他們倒也屬正常。
但問題是,像賈赦、邢夫人這樣的人,“成人之美”是不會的,背后搞點小動作的本領卻是有的,所以王熙鳳在風頭盛時,自然是不用怕他們的,一旦出現(xiàn)風吹草動,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時,卻是很容易被暗算的。
比如賈母終究要仙逝的,她一逝世,王熙鳳最大的靠山就沒有了,她的權威就會直線下降;再如,王夫人終要收回她的權力的,因為寶玉長大成人,他的妻子不管是不是薛寶釵,都注定會成為榮國府的內(nèi)當家,王熙鳳終究會被要求回到長房。
她這一回去,權力固然是沒有了,憑著與賈赦邢夫人連面上的和諧都幾乎維持不了的關系,王熙鳳能有好果子吃嗎?
王熙鳳的管理方式非常嚴格,這是盡所周知的。
鑒于嚴苛不嚴苛其實是作用于人的主觀感受,所以我們就只是簡單地來看看賈府里的人對王熙鳳管理手段的看法。
當初劉姥姥初次進榮國府,就聽周瑞家的介紹王熙鳳,提到了王熙鳳樣樣都好,就是待下人未免太嚴苛了點。
如果說周瑞家的還是以美中不足的角度來指出王熙鳳的缺點,那么賈璉的隨從興兒則幾乎把他所知道的所有惡詞都用上了,說她“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等等。
而寧國府管家賴昇,在獲知王熙鳳將協(xié)理寧國府時,召開了緊急議,稱王熙鳳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不認人的,要求寧國府的管理人員們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王熙鳳協(xié)理的一個多月里,不要出什么岔子,要偷懶過了這段時間再偷。
這就是說賈府中人對王熙鳳的服從,主要是出于恐懼。
有時候為了管理的有效性,執(zhí)行的剛性,一定程度上的恐懼也是有必要的。但同時還應該有其他類型的服從,比如說悅服、心服。王熙鳳就缺乏這些,更多依賴于威服。
而這種方式在指令發(fā)出者自身的權威已經(jīng)被削弱的時候,效果就不明顯了;忽明忽暗的反抗就出現(xiàn)了,最后威服也就不復存在了,甚至出現(xiàn)對指令發(fā)出者的反噬。
三是為人貪婪
王熙鳳貪于財貨,是眾所周知的。
利用手里的權勢給賈府的旁系子弟,或者其他相關的人介紹些好工作,順便謀取點利益,那只是尋常事。比如元妃省親修建大觀園那工程中,就安排了好幾個。這就不多說了。
把官中的錢,拿去放貸賺取利錢,那也是日常操作。
但是,收了3000兩銀子,幫助水月庵的凈虛老尼拆散鴛鴦,那就有點為了錢財而不惜踐踏道德良知了。
她曾表示自己不信什么因果報應,不過她在最后失去權勢,失去眾人的敬畏后,也許會感到,世間還真的會有報應。
這里咱們也不說她怎樣對待下人了,也不說她如何對待“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賈瑞,畢竟賈瑞還屬于“不作不死”,而王熙鳳也并非真的想置其于死地。
就看她如何對待尤二姐吧。尤二姐可完全是被她給逼死的。
她處心積慮,使用連環(huán)計,把尤二姐騙入榮國府,然后一面裝好人,裝賢良,讓賈璉也以為她真心對待尤二姐;一面從身心兩個方面折磨尤二姐,讓她“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她設計讓尤二姐自小定親的“前對象”張華狀告榮國府,借機罵上寧國府,羞辱尤氏,并把已經(jīng)懷孕的尤二姐逼上絕路,吞金自逝。
這件事情上,王熙鳳原是委屈的,值得同情;但她以忍辱負重的受害者形象,不依不饒行害人之事,就應該批判了。
我是無神論者,但在這件事情上我不得不說,王熙鳳真是有傷陰德。
從以上這四點來看,王熙鳳落得個悲慘下場,真也是沒話說??!現(xiàn)在之人,可不慎乎?
對以上說法,朋友們以為妥否?歡迎留言討論!
誠薦一個觸角細膩的讀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