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懷念過去的時光,想念奶奶做的菜。
漸漸的我也能將奶奶的菜一道道復(fù)刻出來。
我們總是擅長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食物當中,
當我們說想念媽媽做的菜其實也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自己:我想家了。
奶奶有著一手好廚藝,我一直堅信全世界只有奶奶的飯菜最可口,而我的廚藝還不及奶奶的千分之一。
奶奶家的廚房并不大,但卻有一個大大的灶臺,每次都能擺得下一列列晾好的餛飩。
每次奶奶煮餛飩的時候,我總是守在旁邊,就等著餛飩出鍋晾在灶臺上。還沒等到餛飩上桌,我就吃飽了。
上學(xué)離了家,每到周末,總是想回家。不為別的,就想吃一碗奶奶做的薺菜餛飩。
工作后,每當受到了委屈,也總是想回家。好像吃上一碗奶奶的薺菜餛飩,什么委屈什么怒火都消了。
每次給奶奶打電話,她都會告訴我冰箱里又裝滿了薺菜餛飩,等我放假了回家吃。
后來啊,我再也吃不到奶奶的薺菜餛飩了,我開始自己包餛飩。
我漸漸學(xué)會了奶奶的菜,只為了尋找記憶里最溫暖的那份愛。
上海大餛飩制作簡單,一張四方的皮子對角平鋪在桌子上,用筷子挑適量的菜肉,先包上一角,再翻上兩邊,最后在另一角上沾點水,包起,搭牢,一只漂漂亮亮的大餛飩就包好。
大餛飩的餡料有瘦肉、菜心等等,餛飩皮嫩滑、有彈性。最傳統(tǒng)也最為人熟知的上海大餛飩以菜肉餛飩為主,除了豬后腿肉餡外,還會有薺菜或青江菜拌制其中,讓餃餡增添了鮮明的蔬菜香,吃多也不膩口。
上海大餛飩的湯頭尤其講究,不但會以雞骨熬制高湯,還會加入黃豆芽同煮、取其香氣,再將豆芽濾掉才加入餛飩,湯里就多了股隱隱的豆芽清鮮香。
除了湯頭講究,上海大餛飩還會依個人喜好搭配蛋皮、紫菜、蝦皮或榨菜等,讓上海大餛飩看來色香味俱足。
自己家里包餛飩,沒有那么講究,沒有高湯就用開水,搭配有什么用什么吧。
肉餡:
薺菜/上海青(菜心)
后腿肉餡/生姜
鹽/白糖/醬油/香油/白胡椒
餛飩:
餛飩皮/紫菜/蝦皮/香蔥/豬油
餛飩皮為四方的梯形。
早年的上海大餛飩,還有一樣是特別的,就是那張包餛飩的皮是黃的,不是白的。上?,F(xiàn)在還有專門賣這種皮子的點心店,不過大多數(shù)人買到的都是白色的。
新鮮薺菜挑去老葉、爛葉,去掉部分根部,清洗干凈。
鍋中水燒開,放一勺鹽,將薺菜和菜心分別焯至變色后撈起,浸入冷水備用。
將薺菜和小白菜擠去水分,細細地切碎。
ps:這樣可以有效的去除蔬菜中的水分,包的時候餡料不會再大量出水,影響?zhàn)Q飩的口感。
切碎的青菜、肉末、姜末放入大碗中。
加適量鹽,白糖,醬油,白胡椒。
用手沿著一個方向拌均勻,直至攪打上勁。
取一點肉餡,放進微波爐轉(zhuǎn)1分鐘,嘗一下咸淡是否合適。
加少許香油,拌均勻。
香油可以讓餡料更香,也可以充分將餡料味道鎖住,也不容易出水。
將拌好的餡料冰箱冷藏20分鐘左右,再取出。
取一張?zhí)菪勿Q飩皮,用筷子夾適量肉餡放到皮子中間,將一邊的餛飩皮蓋在餡上,再往下折疊回來一小段。
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兩邊的角,朝中間彎過來,中指頂住中間包餡的兩端。
最后在一端蘸上一點水,將兩只角捏在一起稍稍摁緊就包好了。
疊餛飩皮的時候不要太緊,輕輕地蓋上即可,這樣煮出來的餛飩不會黏牙,還能灌湯。最后兩邊疊上時,也不用摁得太緊,不然也不容易熟。
所有餛飩排排坐放在案板上,準備下餛飩。
包好的餛飩,不吃的可以放到冰箱冷凍室,平時當個早點不錯?!?/span>
鍋中水燒開,輕輕地下入餛飩。
等煮開后點水三次,關(guān)小火。
待餛飩再次浮起即可。
碗里加紫菜、蝦皮,可以再挖小半勺豬油或香油。
將餛飩和湯一起盛出裝入碗中。
再撒上蔥花即可。
趁熱吃吧。
一口下去,滿滿的薺菜香。
1、洗薺菜的時候在水里加幾勺面粉,可以輕易地將夾雜在薺菜葉子上的沙泥帶下,洗得非常干凈。
2、焯水后的薺菜擠掉水分放保鮮袋里冷凍起來,也可以切碎后保存。這樣可以保存很久,想吃的時候拿出來解凍一樣可以做餡。
3、疊餛飩皮的時候不要太緊,輕輕地蓋上即可,這樣煮出來的餛飩不會黏牙,還能灌湯。最后兩邊疊上時,也不用摁得太緊,不然也不容易熟。
4、包好的餛飩,可以放到冰箱冷凍室,平時當個早點不錯?!?/span>
圖文:呵呵筍
音樂:暗杠 - 阿婆說
▼點擊圖片,更多薺菜美食
簡單又幸福
一個吃貨的小世界
溫暖你的心
感動你的胃
(^-^)V
喜歡筍筍的菜,記得給筍筍點贊或留言哦。
點擊關(guān)注,筍筍在這里期待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