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天麻為蘭科多年生草本。主產(chǎn)四川、云南、貴州等省,陜西、湖北、湖南、吉林、臺灣等省亦產(chǎn)。不少省區(qū)已進行人工栽培,其中陜西發(fā)展較快。以塊莖入藥。
一、生物學特性
天麻無根元葉,不能自養(yǎng)生活,必須依靠密環(huán)菌供給營養(yǎng),才能繁殖生長。在西南地區(qū),每年5-11月為生長期,12月至次年4月為休眠期,天麻停止生長,但密環(huán)菌仍在緩慢發(fā)育。春季當?shù)販剡_到10℃以上時,天麻開始繁殖子廠,6月地溫上升到15℃,子麻進入增長時期,7月中旬地溫上升到20℃左右時,塊莖迅速生長,9月上中旬,地溫逐漸下降,生長隨之減慢,至10月下旬以后,當?shù)販叵陆档?0℃以下,生長趨于停止,塊莖逐漸進入休眠。在休眠期內(nèi),天庭塊莖組織充實,是宋收的最適時期。一般在地溫20-25℃,土壤濕度80%左右,最適于天麻生長。
天麻在自然環(huán)境下,從種子萌發(fā)到開花結(jié)果,約經(jīng)5-7年,每年換頭一次,增長一次,最后一次換頭于冬季停止生長前,尖端形成外被鱗片的頂芽,次年5月前后萌發(fā),抽出花苔?;ㄌιL快,頂部形成總狀花序,花由下而上依次開放。天麻開花后,塊莖內(nèi)養(yǎng)分大量消耗,成為空心天庭
天麻喜氣候涼爽、濕潤的環(huán)境,在西南地區(qū),常野生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林間,尤以常年多雨霧,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較多。在人工控制濕度的條件下,防空洞、地下室亦能栽種天麻。
二、栽培技術(shù)
(一)選地:海投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qū),一般溫度低,溫度大,應(yīng)選陽坡;1000米以下的低山地區(qū),溫度較前者為高,應(yīng)選陰坡或林間。土壤以土層深厚,蔬松肥沃,排水良好,常年保持濕潤的生荒地的砂壤土為好。
(二)繁殖方法:主要用塊莖無性繁殖。1、種麻的選擇與處理;冬春采挖的種麻有白頭麻(芽嘴較短、白色、不抽花苔)、箭麻(芽嘴較尖,鮮土紅色,像鸚哥嘴,能抽芝開花結(jié)實)。目前生產(chǎn)上多選5克以上的白頭麻作種,在種麻缺乏的情況下,亦可選小箭作種。為了促進側(cè)芽萌發(fā),增加繁殖系數(shù),提高產(chǎn)量,栽前將芽嘴削去,待傷口干后下種。2、栽種:11月至次年4月上、中旬為栽種適期,以11月冬栽較好,因栽種早使密環(huán)菌與天庭有充足時間進行結(jié)合,第二年初夏地溫增高,天麻開始生長時密環(huán)菌已能及時供給天庭營養(yǎng),促使子麻的生長發(fā)育,為提高天庭產(chǎn)量奠定了基礎(chǔ)。春栽以能凍后愈早您好,4月以后裁種的,產(chǎn)量下降。裁種深淺因地制宜。具體栽種方法有活動菌材件裁和固定菌材伴栽兩種?;顒泳陌樵?窖深25厘米左右,底土挖松7-10厘米,外加30%左右的腐殖土和勻、整平。在培養(yǎng)的活動菌材中選擇質(zhì)量好的菌材伴裁天庭。材間距離7-10厘米,把菌材放穩(wěn),填適量腐殖土。于菌材兩邊的下側(cè)每隔13-16厘米緊靠菌材放種麻1個,菌材兩端也各放1個。種庭放好后,于兩根菌材間加放鮮木材1根,然后填蓋腐殖質(zhì)土以不見菌材為宜。最后蓋土7-10厘米,井蓋草一層。固定菌材伴栽:把固定菌材窯的蓋土細心扒開,取出上層菌材,再來固定菌材上的土扒開,底層固定菌材現(xiàn)出后,取出舊菌材,勿移動固定菌材。若全是新菌材則留一取一。然后把菌材兩邊泥土扒開,使菌材兩邊下側(cè)露出,依照活動菌材伴裁方法栽放種廉,加放新材,覆土蓋草。
三、朵 收
天麻應(yīng)在休眠期采收。冬栽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春宋收;春栽的當年冬或第二年春采收。休眠期宋收,加工折干率高,質(zhì)量好。采收時,都細心起土,勿損傷麻嘴或塊莖,待菌材現(xiàn)出后,先取菌材,再取天麻將商品麻,種廉,魔米分開盛放。種麻作種,麻米繼續(xù)培育,商品麻加工入藥。
紅 花
紅花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中藥又名草紅花。主產(chǎn)于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新疆等省區(qū),各地稅已普避軟培。以花入藥種子亦可藥用,中藥稱白不子。
一、生物學特性
紅花適應(yīng)性強。生育期在我國南方的200-250天,在北方的110-130天。播種后,出苗時間受溫度影響很大
紅花性喜陽光,在蔭蔽地植株生長軒弱,花頭發(fā)育不良。性喜溫腰干燥氣候,但能耐賽和抗早,在多溫職水時,植除生長受限,尤以花期總涉。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重粘土和紙積水地不宜栽培,一般以地勢滴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若在過肥沃的土浪栽培時,植涂往往徒長,產(chǎn)量降低。
二、栽培技術(shù)
(一)選與地:地靜選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中等肥沃的砂壤土。忌地下水位高的低注地。其前作以豆科、禾本科植物為好。選地后,施足基肥,翻耕作鞋,眭寬1.2-
1.5米,高15厘米四周開掉水溝,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利用種子育苗繁殖。南方10月中旬至11月初秋播,北方3月中旬至4月初容播,器前用52-54℃溫水浸種10分鐘,轉(zhuǎn)入冷水中冷卻,取出晾干后,在大田條播或火播。條播行距30-50厘米,溝深6星米,潘后覆土厚2-3厘米,穴播行距同條播,穴距20-30厘米,深6凰米,每穴潘種5-6拉,播后四土。畝用種量條播約2.5-3公斤,災播約1.5-2公斤。
(三)田間管理:1、間苗定苗:幼苗具3片冀葉時間苗,災播每穴留苗4株,條播每隔10厘米留苗1棟,苗高8-10厘米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條播每隔20厘米留苗1株。如發(fā)現(xiàn)缺苗,應(yīng)帶土補苗。每畝窗苗12000-15000株。2,中耕除草:一般三次,前兩大結(jié)合間白,定苗進行,第三次在封行前結(jié)合追肥,培土于根際,厚約6厘米。3、施肥:紅花幼苗期對冤素需要量大,施用貳肥,利于莖葉生長,培育壯苗;4~5月,紅花抽莖,生長旺盛,吸收和積果營養(yǎng)物質(zhì)最多,故應(yīng)重施追肥;現(xiàn)營以后,氨吸收量下降,碑鉀版收量增多。生產(chǎn)上苗期畝施范肥10-15公斤;抽莖孕曹期畝施腐熟底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開花前,根外噴磷1-2次。4、澆水:在苗期,現(xiàn)蕾期和開花期如遇天早,要適當澆水,保持土滾濕潤,促進開花,提高產(chǎn)量。
三、采收
(一)窗種:在花期選生長健壯、植株高一段、抗病力強、分枝多、花頭大、花冠長、開花早而整齊的豐產(chǎn)性單株,找牌或立半標記,種子成熟時,朵主莖上花頭單收單打,用4-5毫米篩眼的篩子,篩取飽滿種子供凡殖用。
(二)深收:開花后23天進入盛花上小花晚始伸展,到早晨6時充分展開,花冠頂金黃色,中部呈黃桔色,這時采收,加工質(zhì)量好。畝產(chǎn)干花15-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