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初唐四杰”盧照鄰

盧照鄰(約632-695),字升之,號(hào)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詩人。

出身范陽盧氏北祖。博學(xué)能文,起家為鄧王李元裕府典簽,遷益州新都縣尉。離職后逗留蜀中,放曠詩酒。后因身染風(fēng)疾,痛苦不堪,自沉潁水而死。

與王勃、楊炯、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工詩歌駢文,詩以歌行體為最佳。著有《盧照鄰集》、《幽憂子》。

盧照鄰詩文選

劉生

劉生氣不平,抱劍欲專征。

報(bào)恩為豪俠,死難在橫行。

翠羽裝刀鞘,黃金飾馬鈴。

但令一顧重,不吝百身輕。

紫騮馬

騮馬照金鞍,轉(zhuǎn)戰(zhàn)入皋(gāo)蘭[1]。

塞門風(fēng)稍急,長城[2]水正寒。

雪暗鳴珂(kē)[3]重,山長[4]噴玉[5]難。

不辭橫絕漠[6],流血[7]幾時(shí)干?

注釋

*紫騮馬:漢樂府舊題。

 [1]皋蘭:山名,在今甘肅蘭州。

[2]長城:春秋戰(zhàn)國時(shí),各國出于防御目的,分別在邊境形勢(shì)險(xiǎn)要處修筑長城。秦統(tǒng)一六國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故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

[3]鳴珂: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珂,白色似玉的美石。

[4]山長:一作“山頭”。

[5]噴玉:馬噓氣或鼓鼻時(shí)噴散雪白的唾沫。

[6]橫絕漠:馳騁于極遠(yuǎn)的沙漠地區(qū)。

[7]流血:汗血。暗指汗血馬,古代駿馬。

戰(zhàn)城南*

將軍出紫塞[1],冒頓(mòdú)在烏貪[2]。

笳喧雁門北[3],陣翼龍城南[4]。

雕弓夜宛轉(zhuǎn)[5],鐵騎曉參驔(diàn)[6]。

應(yīng)須駐白日[7],為待戰(zhàn)方酣[8]。

注釋

*戰(zhàn)城南:漢樂府《鐃(náo)歌》名,內(nèi)容描寫戰(zhàn)爭的傷亡景象。后人以此題作詩,亦多寫戰(zhàn)爭。

 [1] 紫塞:泛言邊塞。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span>

[2]冒頓:即冒頓單于,秦末漢初匈奴的首領(lǐng),此泛指敵酋。烏貪:漢西域國名,烏貪訾(zī)離國之省稱?!稘h書·西域傳》下:“烏貪訾離國,王治于婁谷?!逼渚吃诮裥陆晾绾恿饔?。此借指敵人的根據(jù)地。

[3]笳喧:胡笳的彈奏聲。笳:匈奴樂器,即胡笳。雁門:山名,亦關(guān)名,故址在今山西陽高縣北,自古即為戍守重地。

[4]陣翼:戰(zhàn)陣的兩側(cè)。龍城:此借指敵方的首府。

[5]雕弓:雕刻有花紋之弓,此代指攜帶雕弓的士兵。宛轉(zhuǎn):猶蜿蜒,隊(duì)列行進(jìn)曲折延伸的樣子。

[6]鐵騎:披掛鐵甲的精銳騎兵。驛:馬腳脛參有長毫之稱。參驔:檢查馬匹鎧甲等。參,檢驗(yàn)。驔,一作“潭”。

[7]駐白日:用魯陽揮戈退日典故。魯陽,戰(zhàn)國時(shí)楚之縣公,傳說他曾揮戈使太陽退回?!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魯陽公與韓構(gòu)難,戰(zhàn)酣,日暮,援弓而揮之,日為之退三舍?!?/span>

[8]為待:為的是等待,戰(zhàn)方酣:戰(zhàn)斗正激烈。

西使兼送孟學(xué)士南游*

地道巴陵北[1],天山弱水東[2]。相看萬馀(yú)里[3],共倚一征蓬[4]。

零雨悲王粲[5],清樽別孔融[6]。徘徊聞夜鶴[7],悵望待秋鴻[8]。

骨肉胡秦外[9],風(fēng)塵關(guān)塞中[10]。唯馀劍鋒在[11],耿耿氣成虹[12]。

注釋

*西使:出使西方。孟學(xué)士:即孟利貞。《舊書》本傳:“受詔與少師許敬宗……等撰《瑤山玉彩》五百卷,龍朔二年奏上之。累轉(zhuǎn)著作郎,加弘文館學(xué)士。垂拱初卒?!睂W(xué)士,指在學(xué)之士,學(xué)者。南北朝以后,以學(xué)士為司文學(xué)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學(xué)士亦為文學(xué)侍從之臣。南游:游歷江南。

[1]地道:隘道,此當(dāng)指長江三峽一帶狹窄處。巴陵:郡名,唐改岳州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陽市)。

[2]天山:指橫亙?cè)诮衩C、青海一帶的祁連山,匈奴人稱天為祁連;唐時(shí)稱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以北一帶山脈為天山。弱水:古人稱淺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為弱水,意為水弱不能勝舟;傳說甚至有不勝芥或不勝鴻毛的。古籍所載弱水甚多,這里指西北絕遠(yuǎn)之處,即今青海一帶。

[3]萬馀里:一萬多里,極言其遠(yuǎn),非指實(shí)有里數(shù)。馀,同“余”。

[4]倚:倚靠。征蓬:蓬草,也叫飄蓬、飛蓮,枯后根斷遇風(fēng)飛旋,用以比喻經(jīng)常遠(yuǎn)行的人。

[5]零雨:下雨。化用西晉詩人孫楚《征西官屬送于陟陽侯作詩》“晨風(fēng)飄歧路,零雨被秋草”兩句意。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東漢末文學(xué)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這里代指王勃。

[6]清樽:清酒一杯。清,指酒。樽,酒器??兹冢鹤治呐e,魯(今山東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孫,官至北海(今山東昌樂西)相,故世稱孔北海,東漢末年文學(xué)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這里以孔融比喻孟學(xué)士。

[7]徘徊:往返回旋的樣子。夜鶴:鶴夜里鳴叫。

[8]悵:失意,懊惱。鴻:大雁,季候鳥,秋來冬去,有鴻雁傳書之說。

[9]骨肉:比喻至親。胡秦外:指詩人家鄉(xiāng)幽州范陽。胡,古代對(duì)北方和西方各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秦,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東北。秦代祖先非子始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10]風(fēng)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也指污濁、紛擾的生活。這里的風(fēng)塵指仕宦。關(guān)塞:關(guān)山要塞,指出入的要道。

[11]唯:唯獨(dú),只有。劍鋒:寶劍的鋒刃,代指寶劍,這里指胸中抱負(fù)。

[12]耿耿:光明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劍鋒”的光芒。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

春歸龍塞北,騎指雁門垂。胡笳折楊柳,漢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幾參差。關(guān)山有新曲,應(yīng)向笛中吹。

十五夜觀燈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d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早度分水嶺*

丁年游蜀道[1],班鬢向長安[2]。徒費(fèi)周王粟[3],空彈漢吏冠[4]。

馬蹄穿欲盡[5],貂裘敝轉(zhuǎn)寒[6]。層冰橫九折[7],積石凌七盤[8]。

重溪既下漱[9],峻峰亦上干。隴頭聞戍鼓[10],嶺外咽飛湍[11]。

瑟瑟松風(fēng)急[12],蒼蒼山月團(tuán)[13]。傳語后來者,斯路誠獨(dú)難[14]。 

注釋

 *分水嶺,此或在川北。

[1]丁年:丁壯之年。漢以男子二十歲為丁。丁,一作“千”。蜀道:蜀中道路,指蜀地。

[2]斑鬢:鬢發(fā)花白。一作“萬里”。長安:唐朝都城,故址在今陜西西安。

[3]周王粟:周朝祿食。此指唐朝君王給官吏的俸祿?!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疤煜伦谥?,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span>

[4]“空彈”句: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焙笠詮椆谟鲗⒊鍪?。漢吏,指貢禹。

[5]馬蹄穿:馬久行而蹄磨損。徐干《中論》:“策穿蹄之乘而登太行之險(xiǎn),必顛躓矣?!?/span>

[6]貂裘敝:貂皮制成的衣裘破舊?!稇?zhàn)國策·秦策》: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7]九折:指九折阪。在今四川榮經(jīng)西邛崍山。山路險(xiǎn)曲,須九折乃得上。

[8]七盤:即七盤嶺,在四川廣元東北與陜西寧強(qiáng)的交界處,上有七盤關(guān),是川陜間重要關(guān)隘之一。

[9]下潄:向下沖蕩。

[10]隴頭:隴山。六盤山南段,在今陜西渭河北岸。戍鼓:邊防駐軍的鼓聲。

[11]嶺外:嶺下。嶺,一作“云”。咽:聲音滯澀,此處形容水流聲。飛湍:急流。

[12]瑟瑟:風(fēng)的聲音。魏劉楨《贈(zèng)從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span>

[13]蒼蒼:迷茫。江淹《傷愛子賦》:“霧籠籠而帶樹,月蒼蒼而架林?!眻F(tuán):一作“圓”。

[14]“斯路”句:從漢樂府相和歌舊題《蜀道難》化出?!稑犯忸}》曰:“《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阻,與《蜀國弦》頗同?!?/span>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拂曙驅(qū)飛傳,初晴帶曉涼。霧斂長安樹,云歸仙帝鄉(xiāng)。

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今朝好風(fēng)色,延瞰極天莊。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圣圖夷九折[1],神化掩三分[2]。緘愁赴蜀道[3],題拙奉虞薰[4]。

隱轔(lín)度深谷,遙褭(niǎo)上高云[5]。碧流遞縈注,青山互糾紛。

澗松咽風(fēng)緒,巖花濯露文。思北常依馭[6],圖南每喪群[7]。

無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8]。 

注釋

*望喜,在四川昭化南,江水至此折而東流,即唐望喜驛。劍外,指四川劍閣以南地區(qū)。

[1]圣圖:天子的宏圖。夷:平。九折:九折坂,在今四川榮經(jīng)之西邛崍山。

[2]神化:圣王的教化。三分:三分國,即三國魏、蜀、吳。掩三分,指統(tǒng)一天下。

[3]緘愁:謂寄詩言愁。江總《七夕》詩:“波橫翻瀉淚 束素反緘愁。”

[4]題拙:指題寫詩作。虞薰:或曰虞歌,即南風(fēng)歌。《孔子家語》:“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fēng)之詩。其詩曰:'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

[5]“隱轔”二句:謂車馬行于深谷高山。隱轔,指馬車。遙褭:遠(yuǎn)行的馬。褭,以絲帶系馬,因用以代稱馬名。

[6]思北:指懷念京都。依馭:靠著車駕。

[7]圖南:《莊子逍遙游》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后以“圖南”比喻人的志向遠(yuǎn)大。喪群:失去同伴。此指離開劍外知己。

[8]“無由”二句:意謂不能如賈誼之奉詔入宣室,故無以答君王。宣室,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春晚山莊率題

其一

顧步三春晚,田園四望通。游絲橫惹樹,戲蝶亂依叢。

竹懶偏宜水,花狂不待風(fēng)。唯馀詩酒意,當(dāng)了一生中。

其二

田家無四鄰,獨(dú)坐一園春。鶯啼非選樹,魚戲不驚綸。

山水彈琴盡,風(fēng)花酌酒頻。年華已可樂,高興復(fù)留人。

元日述懷*

筮(shì)仕無中秩[1],歸耕有外臣[2]。人歌小歲酒[3],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4],風(fēng)光動(dòng)四鄰。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5]。 

注釋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元旦。

[1]筮仕:古人外出做官,先占卜以問吉兇。《左傳·閔公元年》:“初,畢萬筮仕于晉......辛廖占之,曰:吉?!焙蠓Q初次做官為“筮仕”。這里泛指做官。秩:官吏的職位品級(jí)。中秩即中等官位。“無中秩”是低級(jí)官員。縣尉為八品以下小官,故云。

[2]歸耕:指辭官家居,未必真的是回家種地。外臣:隱士的別稱。

[3] 小歲:本義指臘月的第二天?!芭D”即臘祭,在舊歷十二月(臘月)舉行的一種祭神儀式?!靶q酒”或許是指臘酒,去年的酒。

[4]三徑:晉趙岐《三輔決錄·逃名》云:西漢末,王莽專權(quán)。兗州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院子里修三條小路,只與求仲、羊仲二人來往。后人遂指隱士的佳處為“三徑”;亦可指家園。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p>

[5]物候:季節(jié)氣候所帶來的自然界的變化。

失群雁

三秋北地雪皚皚,萬里南翔渡海來。欲隨石燕沉湘水, 試逐銅烏繞帝臺(tái)。

帝臺(tái)銀闕距金塘,中間鹓鷺已成行。先過上苑傳書信,暫下中州戲稻粱。

虞人負(fù)繳來相及, 齊客虛弓忽見傷。毛翎頻頓飛無力,羽翮摧頹君不識(shí)。

唯有莊周解愛鳴,復(fù)道郊哥重奇色。惆悵驚思悲未已,裴回自憐中罔極。

傳聞?dòng)续B集朝陽,詎勝仙鳧邇帝鄉(xiāng)。云間海上應(yīng)鳴舞,遠(yuǎn)得鹍弦猶獨(dú)撫。

金龜全寫中牟印, 玉鵠當(dāng)變?nèi)R蕪釜。愿君弄影鳳凰池,時(shí)憶籠中摧折羽。

同臨津紀(jì)明府孤雁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河洲花稍白,關(guān)塞葉初黃。

避繳風(fēng)霜?jiǎng)?,懷書道路長。水流疑箭動(dòng),月照似弓傷。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會(huì)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xiāng)。

行路難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chá)臥古田[1]。

昔日含紅復(fù)含紫,常時(shí)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fēng)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tiányàn)咽[2]。

若個(gè)游人不競攀[3],若個(gè)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pèi)[4],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向花嬌春,青鳥雙雙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虧[5]。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鹓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6],條枯葉落任風(fēng)吹⑺。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jù)知[8]。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shū)忽須臾難久恃[9]。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10],行來行去尺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dàn)[11],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12],惟聞素棘與黃泉[13]。

金貂有時(shí)須換酒[14],玉麈(zhǔ)但搖莫計(jì)錢[15]。

寄言坐客神仙署[16],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17],白鶴山前我應(yīng)去。

云間海上邈難期[18],赤心會(huì)合在何時(shí)。

但愿堯年一百萬[19],長作巢由也不辭[20]。

注釋

[1]槎:樹木的枝丫。

[2]闐咽:堵塞;擁擠。

[3]若個(gè):哪個(gè)。人:一作“童”。

[4]寶襪: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間的彩帶。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

[5]月:一作“丹”。星:一作“青”。蔽虧:謂因遮蔽而半隱半現(xiàn)。

[6]“巢傾”句:一作“巢傾折,鳳歸去”。

[7]任:一作“狂”。

[8]詎:難道;豈。

[9]倏(忽:迅疾貌。

[10]秦川:古地區(qū)名。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因春秋、戰(zhàn)國時(shí)地屬秦國而得名。

[11]二千石:漢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

[12]白:一作“玉”。

[13]素:一作“青”。

[14]換美酒:一作“便換酒”。

[15]玉麈:玉柄麈尾。東晉士大夫清談時(shí)常執(zhí)之。但:一作“恒”。

[16]神仙署:即控鶴府,也稱奉宸府。唐宿衛(wèi)近侍官署名,武后時(shí)置。

[17]蒼龍:東方之神,二十八宿東七星總稱。闕下:宮闕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

[18]難期:難及,難于企及。

[19]堯年:此處代指長壽。

[20]巢由:巢父和許由的并稱。相傳皆為堯時(shí)隱士,堯讓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隱居不仕者。

羈臥山中

臥壑迷時(shí)代,行歌任死生。紅顏意氣盡,白璧故交輕。

澗戶無人跡,山窗聽鳥聲。春色緣巖上,寒光入溜平。

雪盡松帷暗,云開石路明。夜伴饑鼯宿,朝隨馴雉行。

度溪猶憶處,尋洞不知名。紫書常日閱,丹藥幾年成。

扣鐘鳴天鼓,燒香厭地精。倘遇浮丘鶴,飄飖凌太清。

南陽公集序

昔者龍蹲東魯,陳禮樂而救蒼生;虎據(jù)西秦,焚詩書以愚黔首。通其變,參天二地謂之神;合其機(jī)一陰一陽謂之圣。是以楚、漢方斗,蕭、曹、絳、灌負(fù)長劍于此時(shí);袁、曹已平,徐、陳、應(yīng)、劉弄柔翰于當(dāng)代。圣人方士之行,亦各異時(shí)而并宜。

謳歌玉帛之書,何必同條而共貫?文質(zhì)再而復(fù),殷周之損益足徵;驪翰三而改,虞夏之興亡可及。美哉煥乎!斯文之功大矣。自獲麟絕筆,一千三四百年,游夏之門,時(shí)有荀卿、孟子。屈、宋之后,直至賈誼、相如。兩班敘事,得邱明之風(fēng)骨;二陸裁詩,含公干之奇?zhèn)?。鄴中新體,共許音韻天成;江左諸人,咸好瑰姿豔發(fā)。精博爽麗,顏延之急病于江鮑之間;疏散風(fēng)流,謝宣城緩步于向劉之上。北方重濁,獨(dú)盧黃門往往高飛;南國輕清,惟庾中丞時(shí)時(shí)不墜。嗟乎!古今之士,遞相毀譽(yù),至有操我戈矛,啟其墨守?!度肌芳塞悾缦氖煊谏狭?;《九辯》已高,責(zé)春歌于下里。踳駁之論,紛然遂多。

近日劉勰《文心》,鍾嶸《詩評(píng)》,異議蜂起,高談不息。人慚西氏,空論拾翠之容;質(zhì)謝南金,徒辯荊蓬之妙。拔十得五,雖曰肩隨;聞一知二,猶為臆說。僉曰未可,人稱屢中?;敵婶~,喝云其遠(yuǎn)?非夫妙諧鍾律,體會(huì)風(fēng)騷,筆有馀研,思無停趣。作龜作鏡,聽歌曲而知亡;為龍為光,觀禮容而識(shí)大。齊魯一變之道,唐虞百代之文,懸日月于胸懷,挫風(fēng)云于毫翰。含今古之制,扣宮徵之聲,細(xì)則出入無間,粗則彌綸區(qū)宇。委迤綽約,如玉女之千嬌;突兀崢嶸,似靈龜之孤樸。乘差上漢,誰問坳堂之淺深?荷戟入秦,寧議長安之遠(yuǎn)近?是非未定,曹子建皓首為期;離合俱傷,陸平叔終身流恨。超然若此,適可操刀;自茲已降,徒勞舉斧。八病爰起,沉隱侯永作拘囚;四聲未分,梁武帝長為聾俗。后生莫曉,更恨文律煩苛;知音者稀,??衷~林交喪。雅頌不作,則后死者焉得而聞乎?

貞觀年中,太宗外厭兵革,垂衣裳于萬國,舞干戚于兩階,留思政涂,內(nèi)興文事。虞、李、岑、許之儔以文章進(jìn),王、魏、來、褚之輩以材術(shù)顯,咸能起自布衣,蔚為卿相,雍容侍從,朝夕獻(xiàn)納。我之得人,于斯為盛。虞博通萬句,對(duì)問不休;李長于五言,下筆無滯。岑君論詰亹(mén ),聽者忘疲;許生章奏翩翩,談之未易。王侍中政事精密,明達(dá)舊章;魏太師直氣鯁辭,兼包古義。來(闕十二字)褚河南風(fēng)標(biāo)特峻,早鏘聲于冊(cè)府。變風(fēng)變雅,立體不拘于一涂;既博既精,為學(xué)遍游于百氏。自豸冠指佞,雞樹登賢,內(nèi)掌機(jī)密,外修國史。晨趨有暇,持彩筆于瑤軒;夕拜多閑,弄雕章于琴席。含毫顧盼,漢家之城闕風(fēng)煙;逸韻縱橫,秦地之林泉魚鳥。黃山羽獵,幾奏瓊篇;汾水樓船,參聞寶思。南津吊屈,去逐蒼梧之云;西路悲昂,來挽蔥巖之雪,江湖廊廟,造次不忒其儀;沙塞朝廷,顛沛必歸于漢。是使名流俱至,兔翰闐門;愛客相尋,雞談滿席。嚶嚶好鳥,花欲白兮柳將菲;撇撇游魚,蓮欲紅兮蘋可望。綠樽恒湛,齋閣臨霞;綺札逾新,園亭坐月。凡所著述,千有馀篇,今之刊寫,成三十卷。

早游西鎬,及周史之闕文;晚臥東山,憶漢庭之遺事。平津侯之賓館,馬廄蕭條;李司隸之仙舟,龍門荒毀。交交黃鳥,集于栩兮集于桑;營營蒼蠅,止于藩兮止于棘。九原可作,松有隧兮兔有埏;三湘不追,川無梁兮鳥無徑。輟斤之慟,何獨(dú)莊周?聞笛而悲,寧惟向秀?徒勤觀海,未知渤潏之倪;永好談天,莫究氤氳之?dāng)?shù)。遂抽短翰,為之序云。

秋霖賦*

覽萬物兮,竊獨(dú)悲此秋霖。風(fēng)橫天而瑟瑟[1],云覆海而沉沉。居人對(duì)之憂不解,行客見之思已深。若乃千井埋煙,百廛(chán )涵潦。青苔被壁,綠萍生道。于是巷無馬跡,林無鳥聲。野陰霾而自晦,山幽暖而不明。長涂未半,茫茫漫漫。莫不埋輪據(jù)鞍[2],銜凄茹嘆[3]。借如尼父去魯,圍陳畏匡,將饑不爨(cuàn),欲濟(jì)無梁。問長沮與桀溺,逢漢陰與楚狂[4]。長櫛風(fēng)而沐雨,永棲棲以遑遑。及夫屈平既放[5],登高一望,湛湛江水,悠悠千里。泣故國之長楸,見元云之四起。嗟乎!子卿北海[6],伏波南川[7];金河別雁,銅柱辭鳶;關(guān)山夭骨,霜露凋年。眺(tiào )窮陰兮斷地,看積水兮連天。別有東國儒生,西都才客[8],屋滿鉛槧(qiàn)[9],家虛儋(dàn)石[10],茅楝淋淋,蓬門寂寂。蕪碧草于園徑,聚綠塵于庖甓(pì)。玉為粒兮桂為薪,堂有琴兮室無人??垢咔橐猿鏊?,馳精義以入神。論有能鳴之雁[11],書成已泣之麟[12]。睹皇天之淫溢,孰不隅坐而含顰?

已矣哉!若夫繡轂(gǔ)銀鞍,金杯玉盤,坐臥珠璧,左右羅紈,流酒為海,積肉為巒。視襄陵與昏墊[13],曾不輟乎此歡。豈知乎堯舜之臞(qú)瘠[14],而孔墨之艱難[15]? 

注釋

*秋霖:秋季多雨,久下不止,叫作“秋霖”。

[1]瑟瑟:蕭條冷瑟之聲。

[2]埋輪據(jù)鞍:指道路泥濘難行。

[3]銜:含。茹:吞。

[4]“借如”六句:據(jù)《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于魯定公十四年,因執(zhí)政大夫季桓子受齊國女樂,怠于政事,離開魯國。此后周游衛(wèi)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等國。在陳國,孔子曾受包圍,不得行,糧盡。在衛(wèi)之匡城,匡人誤以為孔子是暴虐匡人的魯大夫陽虎,把孔子拘留了五天。在離開葉國返回蔡國的途中,遇見隱者長沮、桀溺,孔子派子路向他們?cè)儐柦蚨?。在漢江邊,孔子又曾遇到過一個(gè)荷篠的江上丈人,那丈人還譏笑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接此節(jié)和下節(jié),都是借孤孽臣子的去國懷鄉(xiāng)之情以渲染秋霖。

[5]屈平既放:屈平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被上官靳尚所讒,被楚懷王流放于外其始在漢江流域。至頃襄王時(shí),又為令尹子蘭所妒楚襄王遂遷屈原于江南,即沅湘流域。賦文合前后兩次流放而言。

[6]子卿:蘇武,字子卿。蘇武于漢武帝時(shí)出使匈奴被拘。匈奴數(shù)欲脅降蘇武始終不屈。單于王遂置蘇武北海上,使牧羊?!拔浼戎梁I希A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shí)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span>

[7]伏波:馬援封伏波將軍。《后漢書·馬援傳》記馬援在光武時(shí)率軍南征,所經(jīng)行皆荒僻不毛之地,備極辛苦。銅柱灘在今四川洛陵縣東,相傳馬援欲鑄銅柱于此。

[8]東國、西都:猶言東都、西都。這里“東國”“西都”是沿用漢初辭賦家習(xí)慣用假設(shè)語詞。

[9]鉛槧:指書籍。

[10]儋石:指糧食。

[11]能鳴之雁:《詩經(jīng)·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舊注謂此章詩是比體說“鴻雁”比辛苦劬勞的饑民,“哲人”是指周宣王。全章詩意是歌頌宣王能安集饑民。此篇賦用“能鳴之雁”是說,窮困而守節(jié)的儒者能用議論來抒寫自己的辛苦。

[12]已泣之麟:《春秋公羊傳》:“(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有以告者,曰'有鷹而角者’??鬃釉唬?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春秋》紀(jì)事,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就是所謂“獲麟絕筆”。此篇賦用“已泣之麟”,是說窮困而守節(jié)的儒者,雖則“論有能鳴之雁”,但到頭來還是免不了“吾道窮矣”的涕泣。

[13]襄陵與昏墊:《尚書·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毕辶辏瑲脑?。昏墊,水災(zāi)病害。

[14]臞瘠:枯槁消瘦。

[15]孔墨艱難:孔子和墨翟為弘揚(yáng)自己學(xué)說主張的奔波和勞頓,就是所謂“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

五悲文

自古為文者,多以九、七為題目。乃有《九歌》、《九辨》、《九章》、《七發(fā)》、《七啟》,其流不一。馀以為天有五星,地有五岳,人有五常,禮有五禮,樂有五聲。五者,亦在天地之?dāng)?shù)。今造五悲,以伸萬物之情,傳之好事耳。

釋疾文

余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zhuǎn)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xué)邯鄲步,兩足鋪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每至冬謝春歸,暑闌秋至,云壑改色,煙郊變?nèi)?,輒輿出戶庭,悠然一望,覆燾雖廣,嗟不容乎此生,亭育雖繁,恩已絕乎斯代。賦命如此,幾何可憑?今為《釋疾文》三篇,以貽諸好事。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刪《書》者其有棲遑乎?國語之作,非瞽叟之事乎?騷文之興,非懷沙之痛乎?吾非斯人之徒歟,安可默而無述?故作頌曰。

粵若

稽古,帝烈山兮。遠(yuǎn)矣大矣,臣太岳兮。欽哉良哉!有太公兮,卷舒龍豹,奄經(jīng)營乎四履。有先生兮,乘騎日月,期汗漫乎丸垓。尚書抗節(jié)兮屬炎靈之道喪;中郎含章兮遇金行之綱頹。彼圣賢之相續(xù),信古往而今來。人何代而不貴?代何人而不才?郁律崛吻兮,似昆陵之玉石;泮渙粲爛兮,象星漢之昭回。爾其為廣也。碧海云蒸而地合;爾其為峻也,赤城霞起而天開。

暨中朝之顛覆,家不墜乎良箕;紹金柯而玉秀,穆蘭馨而菊滋。彌九葉而逮余兮,代增麗以光熙。清風(fēng)振乎終古,妙譽(yù)薰乎當(dāng)時(shí)?;士紤c予以弄璋兮,肇錫予以嘉詞。名余以照鄰兮,字余以升之。余幼服此殊惠兮,遂閱禮而聞詩,於是裹糧尋師,搴裳訪古,探舊篆於南越,得遺書於東魯,意有缺而必刊,簡無文而咸補(bǔ)。入陳適衛(wèi),百舍不厭其棲遑;累繭重胝,千里不辭於勞苦。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下筆則煙飛云動(dòng),落紙則鸞回鳳驚。通李膺而竊價(jià),造張華而假名。郭林宗聞而心服,王夷甫見而神傾。俯仰談笑,顧盼縱橫。自謂明主以令仆相待,朝廷以黃散為輕。

及觀國之光,利用賓王,謁龍旗於武帳,揮鳳藻於文昌。先朝好史,予方學(xué)於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乎老莊。彼圓鑿而方枘,吾知齟齬而不當(dāng)。是時(shí)也,天子案劍,方有事於八荒。駕風(fēng)輪而梁弱水,飛日馭而苑扶桑。戈船萬計(jì)兮連屬,鐵騎千群兮啟行。文臣鼠竄,猛士鷹揚(yáng)。故吾甘棲棲以赴蜀,分默默以從梁。其後雄圖甫畢,登封禮日,方欲訪高議於云臺(tái),考奇文於石室,銷兵車兮為農(nóng)器,休牛馬兮崇儒術(shù)。屢下蒲帛之書,值余有幽憂之疾。蓋有才無時(shí),亦命也;有時(shí)無命,亦命也。

時(shí)也命也,自前代而痛諸!道之乖也,則賢人君子伏斧而不暇;時(shí)之來也,則屠夫餓隸作王侯而有馀。三仁猖狂兮為奴為戮,八子狼狽兮為醢為菹。長劍以搗,尚想華亭之鶴;孤舟欲近,遙憶閶門之魚。史遷下於蠶室,鄧艾徵於檻車,康既幽而愧孫登,宣屢困而慚甯蘧。固其閉門少事,蹈滄海而辭組;開卷獨(dú)得,歸茂陵而著書。起清流之浩漫,長愿嗟乎靈胥。

重曰:積怨兮累息,茹恨兮吞悲。怨復(fù)怨兮坎凜乎今之代,愁莫愁兮佗傺乎斯之時(shí)?;蜀泛斡H兮誕而生之?后土何私兮鞠而育之?何故邀余以好學(xué)?何故假余以多辭?何余慶之不終兮,當(dāng)中路而廢之?彼有初而鮮克兮,賢者其猶不欺。況陶鈞之象物,胡不貞而諒之?豈其始終爽德,蒼黃變色,無心意乎簪履,有悲哀乎楊墨?已焉哉!天蓋高兮不可問,地蓋廣兮不容人。鐘鼓玉帛兮非吾事,池臺(tái)花鳥兮非我春。寂兮寞,歲歲年年長沙樂;慌兮惚,朝朝暮暮生白發(fā)。愴倪憤憤兮無所見,宛轉(zhuǎn)聯(lián)蜷兮獨(dú)向隅。狀若重狴圓扉之受紲,又似乾池涸井之相濡。鸞鳳之翮已鎩兮,徒奮迅於籠檻;騏驥之足已蹇兮,空悵望於廷衢。龍門之桐半死,鄧林之木全枯。茍含情而稟氣兮,孰能不傷心而疾首乎?歌曰:歲將晏兮歡不再,時(shí)已晚兮憂來多。東郊絕此麒麟筆,西山秘此鳳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柰汝何?

悲夫

悲夫,事有不可得而已矣。是以古之聽天命者,飲淚含聲而就死。推不言兮焚於介山,妃不偶兮跛于嶷水。仰天而嘆,員憤骨於吳江;下淚交頤,卿悲歌於燕市。天無雷兮聞蟻聚於床下,家非牧兮見樣生于奧裹。支離疏之五官已敗,哀駘它之六骸不美。求時(shí)夜兮求鴉炙,何逼迫之如此?為鼠肝兮為蟲臂,何鍛煉之如彼?郁拂氵勿滑兮中瞀亂,蟠薄煩冤兮長恨惋。

出戶庭兮游息,千萬里兮無極。杳兮靄川綿曠兮水如帶;聊兮籟,山喂螺兮云似蓋。萋兮綠,春草生兮長河曲,試一望兮心斷續(xù);晚兮畹,夕鳥沒兮平郊遠(yuǎn),試一望兮魂不返。蘼蕪葉兮紫蘭香,欲往從之川無梁,日云暮兮涕沾裳。松有蘿兮桂有枝,有美一人兮君不知。氣欲絕而何為?

孟夏兮恢臺(tái),楊柳散兮芙蓉開。葉初成兮蠶宛轉(zhuǎn),花落盡兮燕徘徊。望夫君兮不來,形枯槁兮意摧頹。天何為兮愁苦?麥將秀兮多風(fēng),梅將黃兮屢雨。日色旰爛兮流金而爍石,地氣燠煜兮滿室而充戶。神翳翳兮似灰,命綿綿兮若縷。一伸一曲兮比艱難乎尺蠖,九生九死兮同變化乎盤古。萬物繁茂兮此時(shí),余獨(dú)何為兮腸遺回而屢腐?圍棋廢兮時(shí)不可兮再來,鳴琴停兮人何時(shí)以重?fù)幔?/p>

停劍兮懷舊友,天外兮思故鄉(xiāng)。愿一見兮終不得,側(cè)身長望兮淚浪浪。遙兮遠(yuǎn),山谷縈回兮屢轉(zhuǎn),狀若登薊門兮望胡苑;斷兮連,井邑邱墟兮知幾年,又似登隴首兮見秦川。木葉落兮長年悲,紅顏謝兮鬢如絲,王孫來兮何遲遲?思公子兮涕漣ㄝ。風(fēng)裊裊兮雨凄凄,螢火飛兮烏夜啼。牽牛西北兮星已轉(zhuǎn),織女縱橫兮河欲低。秋夜迢迢兮秋未極,愁人耿耿兮愁不息。有所思兮在天漢,欲往從之兮無羽翼。郁金拽兮木蘭舟,青莎裳兮白羽裘。戲綠波兮坐芳洲,歡不停兮人不留,悵容與兮徒離憂。

元冬慘兮陰氣凝,沸泉結(jié)兮炎洲冰。郊野昏兮寒沙漲,河海暗兮繁云興。嚴(yán)風(fēng)急兮密雪下,瑾戶閉兮無留者山。盼城郭兮,瓊為樹兮玉為樓;瞻通路兮,駕素車兮乘白馬。時(shí)眇眇兮歲冥冥,晝杳杳兮夜丁丁。庭有霜兮月華白,室無人兮燈影青。披重衾兮魂悄悄,臥空床兮目熒熒。御薰?fàn)t兮長不暖,對(duì)卮酒兮憂恒滿。悲繚繞兮從中來,愁纏綿兮何時(shí)斷?

重曰:四時(shí)兮代謝,萬物兮遷化。聽春鳥於春朝,聞秋蟲於秋夜?;ǜ驳刭鉄o待,河傾天兮不借。無靈草兮駐朽質(zhì)乎千年,無雕戈兮回跋烏乎三舍。夏日長兮繩繩,炎風(fēng)暑雨兮相蒸。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獨(dú)蘭單兮不自勝。元月兮祁寒。窮急景兮摧殘,霰雪霧霧兮長委積,人事寥寥兮悵漫漫。春秋冬夏兮四序,寒暑榮悴兮萬端。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yán)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圣人知性情之紛糾,故嘆之曰:“予欲無言,吾將焉往而適耳?箕有峰兮潁有瀾?!备柙唬簹q去憂來兮東流水,地久天長兮人共死。明鏡羞窺兮向十年,駿馬停驅(qū)兮幾千里。麟兮鳳兮,自古吞恨無已。

馴鳶賦[1]

孕天然之靈質(zhì),稟大塊之奇工〔2〕。嘴距足以自衛(wèi),毛羽足以凌風(fēng)〔3〕。懷九圍之遠(yuǎn)志,托萬里之長空〔4〕。陰云低而含紫,陽景升而帶紅〔5〕。經(jīng)過巫峽之下,惆悵彭門之東〔6〕。

既而摧頹短翮,寥落長想〔7〕。忌蒙莊之見欺,哀武溪之莫往〔8〕。進(jìn)謝扶搖之力,退慚歸昌之響〔9〕。腐食多懼,層巢無像〔10〕。屈猛性以自馴,抱愁容而就養(yǎng)〔11〕。于是傍眺德門,言棲仁路〔12〕,不踐高梁之屋,翔止吾人之樹。聽鳴雞于月曉,侶群鵲于星暮〔13〕。狎蘭砌之高低,玩荊扉之新故〔14〕。循廣庭之一息,歷長檐而逕度。若乃風(fēng)去雨還,河移月落〔15〕。徘徊亂于雙燕,鳴舞均于獨(dú)鶴〔16〕。乍嘯聚于霞莊,時(shí)追飛于云閣〔17〕。荷大德之純粹,將輕姿之陋薄〔18〕。思一報(bào)之無階,欣百齡之有托〔19〕。

注釋:

〔1〕該賦的寫作年代不可確考。王勃也曾寫過《訓(xùn)鳶賦》,兩賦疑同時(shí)所作,可能在咸亨二年(671)春游九隴縣時(shí)所寫。

〔2〕大塊:《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成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

〔3〕嘴距:張華《鷦鷯賦》:“翰足舉以沖天觜距足以自衛(wèi)?!?/span>

〔4〕九圍:九州?!对娊?jīng)·長發(fā)》:“帝令式于九圍?!笨资瑁骸爸^九州為九圍者,蓋以九分天下,各為九處,規(guī)圍然,故謂之九圍也?!薄⊥腥f里:張華《鷦鷯賦》:“或凌赤霄之際,或托絕垠之處。”

〔5〕陽景:指太陽。景,《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作“星”,似誤。

〔6〕彭門:山名?!端?jīng)·江水注》:大江“東下百余里,至白馬嶺而歷天彭闕,亦謂之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為谷守,冰見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duì),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薄对涂たh志》卷三十一彭州:“江山出處,兩山相對(duì),古謂之天彭門?!卑矗禾炫黹T位置,載籍多異說,明曹學(xué)佺《蜀中名勝記》,謂其彭縣東北三十里丹景山前。丹景山在今四川彭縣三十余里處。

〔7〕長想:猶“長懷”。禰衡《鸚鵡賦》:“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xiāng)而延佇?!?/span>

〔8〕蒙莊:即莊子。蒙人。見欺:指為其所執(zhí)?!肚f子·山木》:“莊周游于雕陵之樊,覩一異雀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yùn)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莊周蹇裳??步,執(zhí)彈而留之?!卑湎捍薇豆沤褡ⅰ肪碇小兑魳贰芬R援武溪深:“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薄端?jīng)注》卷三十七《沅水》:“水又逕沅陵縣西,有武溪,源出武山,……有新息侯馬援征武溪蠻停軍處?!卑次湎址Q盧水,在辰州盧溪縣(今湖南瀘溪縣)。

〔9〕扶搖:旋風(fēng)名?!肚f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直上者九萬里?!彼抉R彪注:“上行風(fēng)謂之扶搖?!背墒瑁骸帮L(fēng)氣相扶,搖動(dòng)而上?!薄w昌:鳳鳴聲。劉向《說苑·辨物》:鳳“飛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庇帧端螘し鹬尽分^“晝鳴曰上翔,夕鳴曰歸昌。”

〔10〕腐食:指腐鼠?!肚f子·秋水》:惠子恐莊子代其為梁相,于是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層巢:指阿閣?!豆旁娛攀住分澹骸鞍㈤w三重階?!崩钌谱⒁渡袝ぶ泻睢罚骸拔艋实圮庌@,鳳凰巢阿閣?!薄o像:謂鳳失其本來面目?!冻鯇W(xué)記》卷三十《鳳》引《論語·摘衰圣》曰:“鳳有六像、九蒼。六像者,一曰頭像天,二曰目像日,三曰背像月,四曰翼像風(fēng),五曰足像地,六曰尾像尾?!薄∠?,《文苑英華》作“豫”,失韻,誤。

〔11〕屈猛性:張華《鷦鷯賦》:“屈猛性以服養(yǎng)。” “抱愁”句:鮑照《舞鶴賦》:“守馴養(yǎng)于千齡,結(jié)長悲于萬里?!?/span>

〔12〕德門:循禮守教之家。陸機(jī)《為陸思遠(yuǎn)婦作詩》:“潔己入德門?!薄⊙裕赫Z辭,無義。

〔13〕聽鳴雞:何遜《窮鳥賦》:“聽翔群于月曉……同雞塒而共宿?!薄H:《文苑英華》注:“一作遶?!?/span>

〔14〕玩荊扇:沈約《宿東園詩》:“荊扉故且新?!崩钌谱⒁嵭抖Y記注》:“蓽門,荊竹編門也。”

〔15〕風(fēng)去雨還:鮑照《舞鶴賦》:“風(fēng)去雨還?!崩钌谱ⅲ骸帮L(fēng)雨既除。” 河移:鮑照《舞鶴賦》:“星翻漢迴,曉月將落?!?/span>

〔16〕鳴舞:鮑照《舞鶴賦》:李善注引《相鶴經(jīng)》,謂鶴“七年學(xué)舞,復(fù)七年應(yīng)節(jié),晝夜十二鳴?!敝x朓《敬亭山詩》:“獨(dú)鶴方朝淚?!?/span>

〔17〕云閣:揚(yáng)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李善注:“云閣,言高連云也?!?/span>

〔18〕純粹:美好。屈原《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蓖跻葑ⅲ骸爸撩涝患?,齊同曰粹?!薄≥p姿:謂軀體卑陋。禰衡《鸚鵡賦》:“托輕鄙之微命,委陋賤之薄驅(qū)?!?/span>

〔19〕欣百齡:“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聲律啟蒙詳解
張岱《夜航船》卷十七 四靈部
聲律指南(卷下)
名僧支遁與姑蘇
山堂肆考
《琴賦》(并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hào)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hào)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