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8:07
與你相約,不見不散
一心禪師說:“人,最好的活法,莫過于以心為本,遵心而為?!?/span>
心之所想,行之所動,遵照心的意愿,活出自己生活的精彩。
其實,這是一種人生心態(tài),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自己去營造,心態(tài)陽光者,陽光普照,心態(tài)陰暗者,陰霾漫天。
那么,如何營造好的心態(tài),活出最好的人生呢?
不過是三個字:靜、淡、遠。
01.靜
靜,是內(nèi)心寧靜如水,保持一顆通透的心,領(lǐng)悟這塵世間的紛紛擾擾。
靜,能制動;靜,能生智慧;靜,能保持頭腦清醒,壓制一時的沖動。
只有內(nèi)心真正的寧靜,才能體驗到這個世界的博大與精深。
很多時候,我們都很浮躁,紛雜的紅塵,無論是事業(yè),還是情感,都給了我們太多的壓抑感,這個時候,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
在靜中,可以思考事業(yè)在哪里遇到挫折,中間到底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從而改進錯誤的地方,爭取下一次,能夠取得成功。
在靜中,冷靜思考這段情,是否值得自己全心付出,那個一直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人,是否是一生攜手走一輩子的人。
同時,靜,能化解身上的戾氣,暴躁的脾氣,終究會帶來沖動的懲罰,不如讓心平靜下來,深呼吸一下,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很多。
正如這句話所說:“外部的寧靜可以幫助你找到失去的東西,而內(nèi)心的寧靜則可使你審視自己的人生?!?/span>
內(nèi)心寧靜,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最好的人生活法,不急不躁,不慍不惱,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這個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即使是平凡普通的生活,也是非常精彩的。
02.淡
李國文說:“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高山無語。深潭無波。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無味之淡,而是素凈質(zhì)樸,寧靜深沉,是深邃的執(zhí)著,是內(nèi)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兩忘的境界。”
淡,為淡泊;淡,為淡定;淡,為不爭不辯,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跌宕起伏的人生。
你會發(fā)現(xiàn),在淡中,生活充滿詩情畫意:淡淡的云,淡淡的風,淡淡的迎面吹來,與所愛之人,守著淡淡的生活,一日三餐,一屋兩人,淡淡地談論著人生的瑣事。
你會覺得,在淡中,那些名利不過是過眼云煙,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無限的自由,那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早已經(jīng)沁入心脾了,此生,做一個無憂無慮,閑云野鶴的“閑人”該是一種多大的幸福。
只可惜,世人大多為名利而追,為金錢而搏,甚至達到一種瘋狂的狀態(tài),很多時候,太過執(zhí)著,太過利益熏心,就會過猶不及。
一位弟子問禪師說:“師傅,為什么別人的寺廟都建立在深山之處,而咱們的卻緊挨鬧市?”
禪師笑道:“心中淡泊,何來鬧市與深山之區(qū)別?即便身處深山,而欲望甚重,終究不能成佛?!?/span>
人世紅塵,亂人眼眸,迷其心智,若淡泊而行,淡泊而為,終會解開一切心結(jié),讓生活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03.遠
遠,即長遠,目光長遠,志向遠大。
雖然我們不做偉人,不做那蓋世功勛之人,但,人生要活好,必須有長遠的目光。
有句經(jīng)典話這么說:“人要志向遠大,目光放長遠些,腳踏實地,走起來,就現(xiàn)在?!?/span>
趁年輕,就現(xiàn)在,沿著我們設(shè)定的目標,前行。
抑或做一份普普通通的事業(yè),但卻有睿智的目光,能留給自己一條后路。
抑或拿起手中的筆,譜寫一曲屬于自己的文學之夢,雖貧窮,雖艱難,卻要提前看到曙光來臨的方向。
抑或成為商業(yè)驕子,以長遠的發(fā)展為前提,以忠誠為信條,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商業(yè)之道。
人無長遠之目光,必有后顧之憂慮。
就如我的一個同學,以前是開實體店的,生意逐漸的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有長遠的目光,能看得很遠,于是果斷舍棄實體店,開了一家優(yōu)選平臺,提前適應了經(jīng)濟的潮流,在這潮流之中,他終于又一次站穩(wěn)了腳跟,而那些死死守著實體店的人,很多都已經(jīng)虧損嚴重了。
人,要有長遠的目光和打算,為了生活更加幸福,就應當舍棄原來固有的東西,而開辟一條嶄新的路來。
終有一天,曙光是屬于自己的。
結(jié)語:
蘇格拉底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已失去”和“未得到”,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span>
若想幸福,若想活得最好,就需要把握當下,保持一顆平常心,知足心,守著“靜、淡、遠”這三個字,不為失去的而煩惱,不為將來未得到的而苦苦追尋,在靜中,在淡中,沉淀自己,保持長遠的目光,這樣人生才會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