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高薪養(yǎng)廉”制度開始受到了一些新加坡人的批評。的確,與許多國家相比,新加坡政府是相當清廉的,在世界最清廉政府排名中名列第五。當然,政府高官的薪水也同樣名列前矛。
據(jù)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目前的年薪為200萬新幣(132萬美元),這是美國總統(tǒng)布什的3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4倍。該國政府上個月指出,私人企業(yè)界這兩年來的薪金相信已上升,因此目前其他特級政府行政官的薪水也應獲得相應調整,而按照市場水平,部長們的薪水應該從原本為121萬元的年薪,增至220萬新元。
就當新加坡政府宣布將給部長和高級公務員加薪時,不少新加坡人,尤其是網(wǎng)民們卻表達了諸多不滿的情緒,甚至有人發(fā)動請愿,希望政府對加薪一事進行再三考慮。
其實,部長的薪水一直是令相當一部份新加坡人不滿的地方,不過過去都沒有像這次這樣引起較激烈的反響。其中一個原因是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有了更多抒發(fā)意見的管道。
顯然,年薪200萬新元對許多新加坡普通的民眾來說,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新加坡社會貧富差距正在擴大,有約20%的新加坡人每月的收入僅僅是1500新元,處在貧困線上。不僅如此,還有不少新加坡人的薪金仍停留在過去幾年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宣布部長加薪,在許多新加坡人眼里難免顯得不恰當,網(wǎng)上的批評甚至質疑政府沒有聽取民意,也不善于解決問題。該國開國元老李光耀資政在接受當?shù)孛襟w訪問,為高薪制度辯護時指出,“高薪”是吸引并保留人才的方法。
他說:“如果政府差,經(jīng)濟下滑,你的房子會值多少錢?你是否會失去工作?你不妨和住在曼谷、馬尼拉、吉隆坡、雅加達的人比比看。”網(wǎng)民們的看法則是,芬蘭、新西蘭、日本等國家領導及部長薪水盡管低于新加坡,但這些國家的政府不見得效率就比新加坡差,或者就比新加坡政府貪污。
此外,一些人也提出疑問,如果李顯龍年薪不調整的話,他是否就要放棄從政,到私人企業(yè)界去?按此邏輯推斷,如果部長們薪水不做出調整,或者調整幅度少于“市價”的話,他們是否就開始貪污了?
網(wǎng)民們的另一個普遍論點是,政府將部長高官的工資水平與私人企業(yè)界掛鉤,但是在私人企業(yè)領域里,如果公司總裁表現(xiàn)不佳,就會馬上被替換,可是在政府部門里,這些部長官員即使表現(xiàn)不如人意,卻能等上5年之后才可能被替換掉(新加坡每5年舉行一次大選),而社會卻必須繼續(xù)支付這些官員們高昂的薪水,這并不符合私人企業(yè)界的運作模式。
到底新加坡政府會如何回應人民的抗議聲,則要看以“優(yōu)秀人才”組成的新加坡政府在星期一(4月9日)的國會辯論之后的結果而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談及部長加薪課題時,李光耀資政這次沒再強調以高薪金“防止腐敗”,而是指出高薪是為了補償從政人才所作出的犧牲。
他說:“雖然我們并沒吸引到所有的最優(yōu)秀人才,但是也吸引了當中的一部分。許多人仍不愿犧牲個人的空間和家庭生活。”
在這場不滿部長加薪的辯論中,似乎沒有人圍繞“高薪養(yǎng)廉”制度的成果提出討論,人們更關心的是,這些領高薪的部長們,是否真值得納稅人付出那么高的代價。更重要的是,當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提倡奉獻精神的時候,從政的部長們是否都具有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
不過在這場網(wǎng)民們的討論當中所忽略的一點是,“高薪”的上限到底是多少,而一個社會到底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確保政府的廉潔?
雖然受到新加坡網(wǎng)民們的批評,但新加坡的“高薪養(yǎng)廉”制度卻在海外受到推崇,也曾有人提議中國可以借鑒新加坡的經(jīng)驗,以高薪杜絕官員腐敗的辦法。
但要注意的是,李光耀資政透露,部長們的年薪占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0.022%。新加坡政府高級官員的薪資與私人業(yè)界的精英掛鉤,而按照中國龐大的公務員人數(shù),如果也要秉承高薪養(yǎng)廉的原則,那么中國政府的開支又應該維持在什么水平,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