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不了
1
愛就在一起,不愛就分開?說得好像大家的婚姻里都有愛似的。其實哪里是不愛了就分開,應該是受不了了才分開。
楊瀾說過一句話:“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堅韌的那一種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和金錢,而是肝膽相照的義氣?!?/p>
義氣就是我們結拜了,即使你是個混蛋、什么事都做不好、是個爛泥扶不上墻的阿斗,我也不會輕易和你斷絕關系。我會想盡辦法去改變、去拯救、去力挽狂瀾,直至我自己也無能無力。
古時候,義氣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放在今日,婚姻里義氣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上所描繪的那一種“不離不棄”。
但傳說中的江湖,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義氣,可能也只是出現(xiàn)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當今大多數(shù)的婚姻,義氣都有一個基礎:在符合、不損害、或者能夠增加我自己的利益基礎之上。
2
雖然說結婚與同居,只是差了一張證而已,但是從人的內心感受來說,還是很不一樣。
沒有證的人,內心里依然覺得自己是自由的、無拘束的,吵架了不高興了,一言不合就可以走的;有了證的人,會感覺自己有了牽絆、有了束縛,即使想走也要再去另外辦個證,多了一層手續(xù)就多了一層麻煩,所以能過就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很多人會把結婚當做一個終點,即使大家都知道結了婚肯定不是一個終點,而是另外一個復雜得多的起點,但心理上依然會覺得松了一口氣,可以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了。
特別是戀愛的過程中追得比較辛苦、付出比較多的那一方,覺得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摘到了愛情的果實,取得了勝利。
在這個松懈的過程中,另一方容易質疑“為什么結了婚之后就對我沒那么好了?”其實不是沒那么好了、或者沒那么愛了,可能只是對方的心理覺得跨入了另一個人生階段,需要換一種模式相處而已了。
3
婚姻的模式肯定是不如愛情的模式有趣。愛情的美妙之處在于不斷地探索、一個又一個的未知、不為人知曉的神秘。
整個戀愛過程,感受最美妙的那一段,我認為是牽了手但還沒上床的那個時段;或者說在互相曖昧調情的那個時段。
這個時段之所以最美妙,就在于你不停地隱藏起自己丑陋的一面,拼命卻慢慢釋放自己美麗的那一面;同時對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你們彼此還沒有那么熟悉,還不好意思在對方面前挖鼻孔、放屁;你們互相猜測揣摩對方的心思,也時不時制造一點小浪漫小懸念讓對方去猜。
與其說是肉體想得到的快樂,不如說是精神更想享受的快樂。
長期來看,肉體只是一時的歡愉,而精神方面的快感會持續(xù)得比較長久,所以這個曖昧調情的階段,也即充滿著熱切與盼望、歡快與痛感,比起得到,追求的過程更讓人體會幸福的滋味。
花事不了 我就靜靜的 等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