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以中醫(y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將中藥研成細末,用水、醋、酒、蜜等調成糊狀,或將中藥湯劑熬成膏,貼敷于穴位、患處,不斷作用于經絡臟腑全身,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調節(jié)臟腑功能,平衡陰陽,防治疾病的效果。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內分泌科為北京市重點???,我科根據內分泌科常見病發(fā)病特點,研制了防治肥胖、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甲狀腺結節(jié)疾病的穴位貼。
肥胖帖
【功效】健脾利濕、行氣化濁
【穴位】神闕穴
【適用人群】單純型肥胖患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貼
【功效】理氣活血、溫經通絡
【穴位】足三里穴
【適用人群】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
甲狀腺結節(jié)貼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軟堅
【穴位】人迎穴
【適用人群】非毒性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
▌貼敷穴位注意事項
1.貼敷對象:
肥胖、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甲狀腺結節(jié)成人患者。每次貼敷2-4小時,每日1次。
2.禁忌人群:
孕婦及皮膚過敏者禁用,有心臟起搏器者禁用。貼敷期間,忌生冷、油膩、海鮮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貼敷后局部皮膚出現發(fā)紅,微癢及燒灼感,屬藥物正常反應。若見皮膚紅腫、燒灼感明顯,應盡快揭下藥膏,觀察或外用抗過敏軟膏,必要時應到門診就診。
4.貼敷是一個逐漸起效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起到較好作用。
供稿 / 內分泌科 美編 / 宋宋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