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攝影技術(shù)入門知識
攝影技術(shù)入門知識
 
      大一選修了攝影技術(shù)與欣賞,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記?。?br>
     為方便稱呼,先定好幾個簡稱

     最普通的不能換鏡頭的小數(shù)碼相機---Digital Camera, 簡稱 DC

     膠片單反相機,   Film Single Lens Reflection    簡稱   FSLR

     數(shù)碼單反相機,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ction   簡稱 DSLR

     那膠片傻瓜相機叫什么? 就叫 JPSG好了!   汗~~  



     關(guān)于焦距

     說相機前,先說焦距,這是攝影的最重要概念,不論你用傻瓜機還是專業(yè)機,務(wù)必掌握!

     焦距是個很**的概念,我至今不明白那多少多少毫米與取景有啥關(guān)系?

     為什么一定要用毫米?

     要是你到攝影器材店對老板說:“給偶來個十六厘米的!”。

     估計老板會明白你要什么鏡頭,但他恐怕會汗一個~滾TMD焦距!

     我們不需要了解什么毫米厘米,只需要知道, 鏡頭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長焦鏡頭。

     鏡頭上標有50mm的,就是標準鏡頭,簡稱標頭,要不簡稱 BT也可以   。數(shù)值小于 50mm的,是廣角鏡頭。大于50mm的,是長焦鏡頭。

     這三種鏡頭有什么特點呢?各自用于什么情況的拍攝呢?

     簡單說,從標準鏡頭中看到的景物,和你肉眼看到的是一樣大的;從廣角鏡頭中看到的,比肉眼看到的小,所以能在相機里容納范圍更廣的景物;從長焦鏡頭中看到的,比肉眼看到的大,所以在相機里成像的范圍窄。最常用的焦段在24-135mm這個范圍內(nèi),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鏡頭含蓋了這個范圍,就可以應(yīng)付大部分拍攝情況了。

     那么,什么情況下應(yīng)該用多少毫米呢?

     DC鏡頭上標的焦距不是標準焦距,不要看它。有的DC機身上標有標準焦距,但是有的不標。要查清楚你的DC實際焦距是多少,問老板也可以,看說明書也可以,上網(wǎng)查也可以。比如,老板告訴你,相機的變焦范圍是28-135mm,你想要使用100mm怎么辦?
 用100除28=3.57

     那么,你進行三倍半的變焦就能得到100mm了!

     如果要使用135mm呢? 就把變焦開到最大~

     同理,

     如果要使用50mm呢?就進行2倍變焦~

     如果要使用85mm呢? 就進行3倍變焦~

     補充一下,不是所有相機變焦的時候都顯示倍數(shù)

     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顯示, 如何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多少mm的焦距?

     就算相機沒有倍數(shù)顯示,至少會有一個變焦指示條,告訴你大概變焦到了什么程度。只能根據(jù)變焦指示來估計了,如果連變焦指示都沒有那你該換個相機了!

     先說什么情況下應(yīng)該用多少毫米拍

     應(yīng)該說,并沒有什么嚴格的規(guī)則,你可以用任何焦距拍任何東西,但那是你成為大師之后。當你還是菜鳥的時候,還是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東西吧。

     先說廣角。如何判斷一張照片是廣角鏡頭拍的呢?

     可以從畫面的變形狀態(tài)來判斷。

     通俗地說,如果在畫面里能看到明顯的近大遠小,那就是廣角鏡頭拍的。35或40mm可稱為小廣角,只有輕微變形,最適合街頭人文。28mm算是比較普通的廣角了,變形程度不太大,很適合風景和街頭人文。24mm以下的焦段會讓畫面產(chǎn)生嚴重變形,所以只能用于風景。

     用廣角怎么拍風景才好看?應(yīng)該在畫面中有背景和前景,也就是說,既有離你較遠的景物,也有離你很近的景物,這樣才能體現(xiàn)廣角的優(yōu)勢。

     關(guān)于廣角鏡頭的變形

     使用廣角鏡頭,尤其是20mm以下的超廣角鏡頭,構(gòu)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變形,越靠近畫面邊緣,變形越厲害。應(yīng)多嘗試不同的角度,把變形減少到最低(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把最重要的主體放在畫面中間。實在不行,只能先拍回來,用PS糾正變形,

     用PS拉一下就直了~

     說完廣角說標頭

     (請注意:鏡頭焦距是很重要的一節(jié),用DC的朋友雖然不用換鏡頭,也不要忽略這節(jié),因為DC的焦距原理也是一樣的。說完廣角、標頭、長焦以后,我就開始詳細講述各種相機的使用了,請耐心看完。)

     剛才說了,從50mm的鏡頭看世界,與肉眼看到的大小是一樣,也就是說,它既沒有廣角的優(yōu)點(拍得更廣),也沒有長焦的優(yōu)點(拍得更遠),是最平庸的焦距。但是,從另一方面看 50mm成了一個萬能的焦距,什么都能拍,它的最大優(yōu)點體現(xiàn)在街頭人文抓拍的時候,因為視角與人眼相同,所以你不必舉起相機取景,用肉眼就可以在腦海里取景,感覺合適的時候抬手就拍,非常迅速,等你的拍攝對象注意到你時,你們已經(jīng)擦肩而過了....

     某風光大師說,他拍風光用得最多的還是標頭,這就看個人的構(gòu)圖習慣了。我個人認為,拍風光的時候,廣角,標頭,長焦一個都不能少。但是拍人像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如果是拍到此一游的環(huán)境人像,可用50mm ,如果是拍人的全身像,可用50mm ,如果拍人的半身像,尤其是美女,就不宜使用50mm了,需要更長的焦距。

     為什么?你只需要知道,一般情況下,如果用標頭或廣角拍人,拍出來五官不好看

     關(guān)于中焦和長焦

     一般來說,60-100mm之間的焦段 算是中焦,100mm以上就算長焦了。那么半身像用多少mm合適呢?

     85mm是最佳的,用這個焦距,人面部五官的變形最小。85-100mm之間的焦段,最適合拍半身像,100-135mm,最適合拍大頭照,大于135mm,就不適合拍肖像了,這時候會把人臉拍得比較扁。超過200mm的焦距,適合拍體育比賽和生態(tài)片,比如動物,鳥類等一切難以接近的目標。

     很多初學攝影的朋友,因為心里障礙不敢靠近拍攝對象,所以喜歡用長焦拍攝人文片。然而大師們極少這么做,一般都是用廣角或標頭拍人文片的。因為他們認為,長焦鏡頭缺乏了廣角鏡頭帶來的透視變形,也就是近大遠小的視覺,同時空間感太小,讓觀眾沒有臨場感。

     那誰誰誰說的來著,當你覺得你的照片不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焦距的專業(yè)概念對攝影技術(shù)并不重要。如果有哪位朋友還不明白的,完全可以把它忽略 。只需要記住,50mm是人眼的視角,是標準;小于50就是廣角,能在鏡頭里收進范圍更廣的景物,但是景物就變小了;大于50就是長焦,能把遠處的景物拍得更大,但是范圍就窄了。

     于小數(shù)碼相機DC的正確使用-DC焦距

     介紹完了焦距這個最重要的概念以后,本來想接著介紹光圈和快門速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攝影愛好者都需要掌握它,所以,我就從最入門的攝影器材DC講起。

     DC, 就是不能換鏡頭的數(shù)碼相機,它與膠片相機的最主要區(qū)別在于:膠片相機用膠片感光,數(shù)碼相機用感光器感光。

     一般的DC是什么焦距呢?

     我們往往只知道相機是X倍變焦,這樣是不夠的!

     我之前介紹的是標準通用焦距,即膠片相機的焦距。而DC的鏡頭上印的焦距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它要經(jīng)過換算成標準焦距,才能知道這個相機到底能拍多廣,能拍多遠,才能知道什么時候拍攝照片不會糊!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相機的實際焦距。

     如何換算?COW!   如果我再向大家介紹如何換算,那我這帖子跟那些**的專業(yè)文章有什么區(qū)別?

     那怎么辦?

     很簡單,就是買相機的時候問老板!

     如果他說不出這相機的實際焦距是多少,你就叫他回家種地吧!

     如果你手頭已經(jīng)有了DC, 就看說明書,看看相機的焦距“相當于35mm相機的”多少mm?

     如果手頭連說明書都沒有,就上網(wǎng)查去吧!

     當你知道了你的相機的變焦范圍是多少mm到多少mm, 那么你至少要記住兩個數(shù)字:

     第一個,就是廣角端是多少mm?   例如,28mm

     第二個,就是,相機是多少倍變焦?例如,5倍變焦

     那么,這個相機的變焦范圍就是   28-140mm   (28×5=140)

     這下,你就隨時可以知道,當你需要多少毫米的時候,應(yīng)該變焦多少倍?

     拍攝焦距=廣角端焦距×變焦倍數(shù)。

     比如, 當你需要50mm的時候,你就進行兩倍變焦多一點。

     當你需要拍美女半身像的時候,應(yīng)該用多少倍變焦?

     當然是用85除28= 3倍變焦!

     當然 這些換算都是粗略數(shù)字,心里估一下就可以了,用不著做得太精確哈!

     市面的DC種類太多了,你需要什么樣的DC?
    個人認為,一臺DC的焦段大概在28-135mm左右就足夠了,在長焦端,200mm是極限,不要追求變焦范圍太大的DC,因為長焦DC的畫質(zhì)普遍不高,廣角端最好有28mm, 拍風景和人文都很方便,實在沒有28mm的話,35mm也勉強夠用。

     在機身方面,一定要買帶可翻轉(zhuǎn)的顯示屏的。這是DC的優(yōu)勢之一,可讓你更輕松地取景,尤其是在拍花鳥魚蟲的時候。也可以讓你在陌生人的眼皮子底下拍他/她而不被察覺。

     在功能方面,要仔細看廠家的說明資料。有沒有手動功能并不重要,有最好,有一樣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曝光補償(用法稍后再說)。

     還要看清楚微距功能,最近對焦距離是多少,距離越小越好,比如1cm, 甚至零距離。一般來說,5cm和10cm是比較普遍的。

     有些DC還帶防抖功能的,此功能可有可無。

     DC的拍攝操作

     使用DC, 大部分情況下用P檔足矣!如果相機出現(xiàn)抖動標志(不同相機抖動標志不一樣),就要用三角架,或者用閃光燈。

     先介紹幾個基本概念

     快門,就是相機允許光線進入的時間。

     光圈,就是鏡頭進光孔的大小。

     注意:

     光圈數(shù)值越小,光孔開得越大,簡稱大光圈;

     光圈數(shù)值越大,光孔開得越小,簡稱小光圈。

     例如, 光圈數(shù)值F2.8和F8對比, F2.8是大光圈, F8是小光圈 。

     快門和光圈決定了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相機的光線的量。

     如果這個量正好合適,那么照片曝光正確;如果量少了,那么照片曝光不足;如果量多了,那么照片曝光過度。

     如果用A檔,那么光圈越小,畫面會越銳利(不過差別不大)。但是光圈越小,單位時間內(nèi)進光越少,所以光線不好的時候容易模糊,還是用大光圈的好。

     P檔和A檔都可以使用曝光補償,M檔和S檔基本沒用,可以徹底拋棄它們。

     曝光補償起什么作用?

     當你用P檔時,相機給你的曝光量大部分時候是你想要的。但是,有時候,你需要畫面比相機所給的更亮一些,就加一點補償。有時候,你需要畫面比相機所給的更暗一些,就減一點補償。

     如何加減補償? 看說明書!

     還有什么時候應(yīng)加減補償?

     請登陸GOOGLE, 搜索“白加黑減”這四個字,然后“Enter”!你會看到詳細的闡述,我就不多說了,免得大家犯暈。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拍攝風景,最好調(diào)出相機的“風景模式”,或者“無窮遠”模式,構(gòu)圖后按快門就行了。如果拍近處的小東西,用P檔,調(diào)出微距模式,也就是那朵小花的標志,這樣就可以湊近了拍了。

     拍微距時要注意,鏡頭應(yīng)調(diào)到最廣角端,離主體越近越好,但是不能超過相機的近攝極限,否則無法合焦。

     注意: DC只有在拍微距時,才能實現(xiàn)明顯的背景虛化。還要注意:微距攝影時,極易因手抖造成主體模糊,如果沒有三角架,應(yīng)多拍幾張,確保萬無一失。

     以上為簡單闡述,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

     相機的曝光模式

     相機一般有幾個曝光選擇:
   A檔(或AV檔):   由你決定光圈大小,相機根據(jù)光圈大小決定快門速度   這是膠片相機最常用的檔;

     S(或TV)檔:由你決定快門速度,相機根據(jù)快門速度決定光圈大小   除非經(jīng)常要拍快速運動,否則極少使用;

     M檔: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全部由你決定;

     P檔: 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全部由相機決定,你只管對焦構(gòu)圖并按快門。

     既然A檔是最常用的,它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不把一切交給相機呢?

     剛才說了,DC與膠片相機的最主要區(qū)別在于:膠片相機用膠片感光,數(shù)碼相機用感光器感光。

     用膠片機的時候,可用A檔調(diào)整光圈控制背景的虛化程度。光圈越大,光孔開得越大,那么背景就越虛。

     但是, 注意!

     相機的成像效果與感光器大小有密切關(guān)系。DC的感光器比膠片的尺寸小得多,所以成像可調(diào)整的余地也就小很多。如果用膠片機或感光器尺寸較大的數(shù)碼單反,應(yīng)該多用A檔。而用DC就不要向往什么手動功能了,也不要企圖拍出什么背景虛化的大美女了。大部分時候,尤其是光線充足的戶外,就用P檔拍吧。

     注意:   P檔是程序檔,并不是全自動檔!全自動檔要堅決拋棄!

     P檔和全自動檔有什么區(qū)別呢?P檔的可控功能比全自動檔多一些,具體多了什么功能,請看說明書 ??傊灰萌詣訖n就是了。

     關(guān)于數(shù)碼變焦和感光度(ISO)

     數(shù)碼變焦是超級無敵變-態(tài)-下-流-無-恥的功能。幾乎所有DC都宣揚它有多少多少倍數(shù)碼變焦,這完全是誤導菜鳥消費者。第一,不論任何相機用數(shù)碼變焦拍到的畫面質(zhì)量都很差;第二,就算你真有必要把景物拉得這么近,用PS完全可以達到數(shù)碼變焦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更好;第三,在進行正常光學變焦的的時候,你很可能不小心誤用數(shù)碼變焦,拍了也沒注意到,回家看到那慘不忍睹的畫面,已經(jīng)無可挽回。

     在你買回數(shù)碼相機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進入設(shè)置菜單, 數(shù)碼變焦給關(guān)掉?。?!

     關(guān)于感光度

     一般的DC感光度范圍在50-800之間。

     買回數(shù)碼相機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動ISO”給取消,把感光度數(shù)值設(shè)為最低。ISO越低,畫質(zhì)越細膩, ISO越高,拍攝時越不怕手抖,但是顆粒越粗。最好不要使用超過100,如果使用100拍出來的還是模糊,最好用三角架。如果沒有三角架,可使用200,但是回家后就要花些時間PS了,而且效果有限只有在非拍不可,畫質(zhì)并不重要的時候,才使用200以上的ISO。

     關(guān)于象素

     現(xiàn)在小DC的象素越來越高,多少才夠?是不是越高越好?

     雖然象素越高畫面越大,但是小DC的感光器太差勁。同樣面積的感光器,象素越高,畫質(zhì)越差。雖然差別不是那么明顯,但是至少說明了一點,為了追求高象素而多花錢是完全沒必要的。

     多少象素才夠?400萬-600萬就夠了。越是小巧的DC,越不能買高象素的。

     關(guān)于DC的背景虛化能力

     不少用DC的朋友都想拍背景虛化的人像,不過我勸DC用家打消這個念頭。

     注意: 感光器越大,光圈越大,焦距越長,主體離鏡頭越近,背景離主體越遠,虛化能力就越強。
     我已經(jīng)說過,除了SONY R1以外,所有DC的感光器都很小。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沒有了,第一個條件達不到,第二個條件也就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只有靠第三、四、五。

     除了微距拍攝外,焦距小于200mm的,幾乎不能虛化,超過200mm的,也只有在拍大頭照的時候,虛化的效果還湊合。拍半身照的時候,背景虛而不柔,效果與大感光器的相機相比,還是差得很遠。

     請看這張長焦DC拍的, 光圈F2.8, 焦距長達420mm,而且,背景離主體非常遠,才勉強虛化了背景。雖然背景勉強虛化了,但因為長焦鏡頭的像場窄,就沒有多少空間可交代環(huán)境了。

     再看這張膠片機拍的, 光圈同樣是f2.8,   但是膠片的面積是DC感光器面積的數(shù)倍。所以,僅50mm的焦距,就可以虛化背景,連近處的背景都能虛化,而且在虛化背景的同時,還有空間交代環(huán)境。所以,用DC拍照的時候,除非用大變焦拍,幾乎全部畫面都是清晰的。但是,這樣也就好處,就是對焦不準的時候,也不會造成主體嚴重模糊。SO, 世上沒有完美的相機,應(yīng)該揚長避短。

     既然DC的缺陷是難以虛化,咱就利用這個特點,多拍些全面清晰的照片。要知道,并不是任何情況都應(yīng)該虛化背景,很多時候,需要用背景交代現(xiàn)場環(huán)境,大師拍片子,尤其是西方的大師,很少虛化背景的~

     他們之所以成為大師,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背景烘托氣氛,突出主體,而不是一味把它虛化。實在想玩虛化的,就調(diào)出微距模式,拍些小東西吧。因為拍攝的目標離鏡頭極近,往往只有1到幾厘米,只要順利對上焦,背景就會非常模糊的。

     看這張用小DC拍的

     如果一定要玩真正的背景虛化,請看下一部分《單反篇》

     問:微距的MF很難控制的,最近我在練習微距,因為沒有可固定的三腳架或者其他的東西,只好手持,到今天為止,我打算不繼續(xù)了,都快給憋S了,大氣不敢出,怕糊~

     怎么才能把MF用好? 雖然它比較智能,但是我覺得從小屏幕上看得還是不夠清晰,很難辨別~

     答:你就用AF吧, 小DC取景不如單反直觀, MF效果很差的。你無法肯定是否對焦準確,還是用AF, 手動選擇對焦點。比如,如果你的相機有五個對焦點,那么你構(gòu)圖的時候,哪個對焦點最靠近主體,你就選擇哪個,然后用對焦點框住主體,半按快門。如果你的對焦距離在相機允許的范圍內(nèi),你會看到主體變清晰背景變模糊,出現(xiàn)合焦指示, 就可以拍了。如果半天都無法合焦,就把相機適當后移,一直到合焦,而且焦點準確,就按快門。

     再說,如果你不用三角架, 就算你對焦再準確,就算光線再好,糊片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為你的鏡頭太靠近主體,輕微的移動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這跟拍風景可不一樣!

     想象一下, 一個人在離你五米外彈一下手指,跟在你眼皮底下彈一下手指,視覺效果能一樣嘛?

     如果你不用三角架,怎么對焦都不能保證有好的效果~

     除非你是機器人,能做到紋絲不動~~~

     我前面已經(jīng)說過,拍微距要是沒有三角架 就得一次多拍幾張 ,運氣好的話,會有一兩張勉強能用的。

     單反篇

     DC用了一段時間后,你對攝影的認識有所提高,也漸漸對DC不滿足了。這時可能會有老鳥建議你換單反。那么,單反和DC區(qū)別在哪兒?它能完成哪些DC不能完成的任務(wù)?

     在以下情況下,你需要用,或者說可以用單反:
  一,你需要沖洗出比較大的照片;

     二, 你希望提高徒手拍攝的成功率;

     三,你需要更高的畫質(zhì);

     四,你想要增強對拍攝效果的控制,比如,控制背景虛化程度;

     五,你喜歡抓拍,想要更快的快門反應(yīng)速度;

     六,你討厭頻繁充電;

     七,你不介意讓你的行囊增加200-1000克左右的重量;

     八,這點最重要....

     它就是吸引MM崇拜的目光!

     拿個小機機?MM睬你都不睬~

     關(guān)于數(shù)碼單反DSLR

     什么是單反?我就不做專業(yè)解釋了。通俗地說,你只需要記住,單反就是可以換鏡頭的,拍攝時會“啪”一聲響的相機。數(shù)碼單反DSLR除了不需要用膠片以及可以隨時回放以外,*作上與膠片單反FSLR沒有太大區(qū)別。

     從DC起步的朋友剛用DSLR時,往往覺得沒有液晶屏取景很不習慣。但是一旦習慣了,你就會感覺液晶取景很不爽的  

     DSLR可以使用FSLR的大部分鏡頭,但是大部分DSLR的鏡頭焦距與標準焦距有差別。一般來說,鏡頭上標的焦距,要乘1.5(佳能的相機乘1.6),才是它在DSLR上的實際標準焦距。比如, 100-300mm的鏡頭,裝在尼康,賓得等DSLR上,實際焦距為150-450mm,如裝在佳能DSLR上,實際焦距為160-480mm。由此可見,單反鏡頭裝到DSLR上,焦距就變長了。

     數(shù)碼單反的優(yōu)勢

     對比DC, 數(shù)碼單反的最大優(yōu)勢是可以換鏡頭,其次是,感光器比DC的大得多。

     大感光器的好處在于:

     一,更容易虛化背景;

     二,畫質(zhì)更細膩;

     三,徒手拍攝成功率更高(不易模糊)。

     盡管已經(jīng)比DC的大很多, 大部分數(shù)碼單反的感光器仍然比膠片小。所以,膠片機的鏡頭裝到數(shù)碼單反上,成像的范圍也變小了。

     具體表現(xiàn)為,鏡頭焦距×1.5(佳能相機要×1.6)。

     比如,50mm的標頭,裝在尼康的數(shù)碼單反上,實際焦距變成了75mm。

     裝在佳能數(shù)碼單反上,實際焦距變成了80mm。

     這樣 一些鏡頭的用途就有所改變了。喜歡廣角的朋友最郁悶了 明明是廣角鏡頭,變成了小廣角

     這樣他們就不得不花大價錢買超廣角鏡頭,這樣才能勉強用上廣角;那喜歡超廣角的怎么辦?只好花更大價錢買超超廣角的專門為數(shù)碼單反做的鏡頭。

     但是 數(shù)碼單反的便捷是不容置疑的 。各廠家都為數(shù)碼單反推出了帶廣角的數(shù)碼專用頭,基本上能滿足所有拍攝需要。

     推薦一些適合初學者的數(shù)碼單反:

     尼康:  

     D50,    六百萬象素。 D70S, 六百萬象素,外形和手感比D50專業(yè)一些,其它差不多。

     佳能:

     350D, 800萬象素。 30D, 800萬象素,畫質(zhì)和350D差不多,但是功能和做工都強得多。

     這兩家比較,佳能的畫質(zhì)比尼康的細膩些,但是尼康的機身看起來專業(yè)些,鏡頭也比佳能的實惠些。別的廠家的我不太熟悉 就不多說了,賓得,柯美,奧林巴斯的數(shù)碼單反也都不錯 。
    膠片單反

     如果你想用便宜又好的標準廣角頭,那么你最好還是用膠片單反吧,因為鏡頭裝在膠片單反上,焦距不會改變。

     用膠片單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你要有大量業(yè)余時間。膠片必須要送沖、取片、掃描、PS糾色,去除劃痕等等, 非常麻煩,如果你喜歡便捷,不要玩膠片;

     二,你必須生活在大城市,至少要在省會城市。小地方少有專業(yè)的沖洗店,沖洗效果難以保證;

     三,你必須有一定的攝影技術(shù),能夠確信快門按下去以后,最終效果能與自己估計的差不多。

     用膠片機,必須消除兩個心理障礙:

     一,膠片機操作作復雜,拍完看不到效果,心里沒底。

     其實,大部分膠片單反自動化很高,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果,稍微設(shè)定一兩個參數(shù),端起相機拍就是了,非常簡單。只要不是拍光線特別復雜的場景,最終效果不會有什么大問題。越是專業(yè)的相機和鏡頭,成功率越高。 所以,那些端著粗大黑長的大家伙的攝影師們,沒啥了不起的。只要你消除了心理障礙,端起相機,你也能拍得一樣好。

     二,用膠片費錢。

     費錢不費錢就看你會不會省錢了。一個膠卷大概十塊錢,單沖五塊錢,那么每三十六張照片的成本是15塊。而同檔次的膠片單反機身比數(shù)碼單反便宜得太多了,只要你是認真拍片,不是隨便亂按快門,用膠片也許五六年都花不了一臺數(shù)碼單反的錢。

     一臺數(shù)碼單反能用五六年嗎?兩三年就淘汰了,膠片單反可是用上個幾十年都沒問題的,咱還沒算鏡頭呢 。

     在膠片機上要得到50mm的視角和f1.4的光圈,你只需花兩千多塊,二手的才一千塊。要在數(shù)碼單反上得到同樣的視角和光圈,你要花一萬多塊!二手也要八九千塊!這差額能買多少膠卷了?

     膠片單反的最大好處,我個人認為,是可以放心購買二手產(chǎn)品。因為膠片機的電子系統(tǒng)比較簡單,出毛病的機會也較少。有些膠片機甚至是全機械的,不用電的,這些相機,只要購買的時候操作沒問題,就可以放心購買。就算買回家壞了,隨便找個小店就能修,費用也很低。

     數(shù)碼單反就不一樣了 它的電路太復雜, 感光器很嬌貴 ,如果原主人用得不是那么小心,把感光起弄臟了那對成像可是有很大影響的。數(shù)碼單反一旦出毛病,修理費可是動輒上千的(二手的大都過了保修期)。

     所以我認為,膠片相機一定要買二手,至少比新相機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便宜一半以上,使用沒有任何影響。而數(shù)碼單反,盡量買新的(你看,為了便捷,可是要花費高昂代價的)。而鏡頭呢,盡量買二手的吧,只要沒有劃痕,灰塵不大,就可以拿下。一些小灰粒對成像沒有任何影響的,價格比新的便宜多了。

     買二手器材可以到無忌,蜂鳥等網(wǎng)站,也可以去大型二手市場(這點大城市的朋友就幸運多了,因為市場比較大,選擇也比較多)。不要誤以為,二手商販的價格一定比網(wǎng)上賣家的高。只要你識貨,會侃價,一樣能買到便宜的,稱心如意的二手貨。說不定等你玩兒夠了,倒手賣出去,一分錢都不賠,呵呵。

     但是如果你買的是新器材,賣出去很大可能是要虧一些錢了。

     你需要什么樣的鏡頭?

     一般來說,鏡頭是大光圈的貴,兩頭(廣角和長焦)貴,中間便宜。

     性價比最高的鏡頭,就是50mm標頭。因為在50mm這個標準焦距上,最容易做出大光圈

    它體現(xiàn)了最大光圈和最低價格的完美結(jié)合。所以,我認為單反用家,尤其是膠片單反用家,一定要擁有一只50mm定焦標頭,因為你總有用到大光圈的時候。一只F1.4的標頭價格在兩千出頭,二手價一千塊,聽起來不便宜是不是?

     再了解一下別的同樣大光圈的鏡頭

     F1.4的35mm鏡頭和28mm鏡頭,價格都在一萬以上!而長焦鏡頭根本做不到F1.4的大光圈,更是昂貴得很,最高可達幾萬元!

     如果買F1.8的標頭,光圈比1.4才小半級而已,新貨才幾百塊!

     所以你說,標頭是不是很實惠?

     對于喜歡戶外旅行的色友,尤其是數(shù)碼單反用家,我建議只用一個鏡頭,還是買個變焦鏡頭吧。

     定焦鏡頭雖然畫質(zhì)更高,光圈更大,但是在野外換頭是非常不便的。尤其在起風沙的時候,換一次頭,對感光器的的損害很大的。千萬不要被那些財大氣粗的暴發(fā)戶色友給忽悠了   ,他們往往鄙視小光圈的便宜變焦頭,說什么“便宜買死人”。其實 決定畫質(zhì)的最重要因素是光線和空氣純凈度,鏡頭的素質(zhì)是其次的。

     為什么在西方國家,很多人都用一次性的傻瓜相機?

     難道人家買不起好相機?因為人家的天夠藍!空氣夠干凈!再傻瓜的相機,也能拍出漂亮的片子。

     旅游景區(qū)空氣質(zhì)量大多不錯,如果你在用光方面再有一些功夫的話,完全不用追求高素質(zhì)的鏡頭。

     你帶著一堆專業(yè)器材,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還玩?zhèn)€P呀。我在西藏看到的猛驢,大都只用一個小機機。

     雖然大師都用好器材,但是人家用爛器材也一樣出好片。

     扯遠了~

     對于使用膠片單反的驢友

     尼康的,我建議 F80機身加24-120 VR鏡頭。

     佳能的,建議 EOS30加28-135 IS 鏡頭。

     這倆鏡頭都涵蓋了廣角到中長焦,還帶防抖功能,提高了手持拍攝的成功率。這兩套相機二手價格都在四千多塊,非常實惠了而且重量適中,這已經(jīng)是半專業(yè)的器材,這價格在數(shù)碼上只能買個最初級的機身而已。如果買騰龍和適馬的鏡頭,更是便宜得多,不過只有尼康和佳能有防抖~

     膠卷用科達的200負片即可,大概11塊一卷 ,沒必要使用昂貴而成功率低的反轉(zhuǎn)片。

     對于使用數(shù)碼單反的驢友, 焦距要乘1.5的倍數(shù),所以上面說的兩個鏡頭就沒有廣角了,不建議使用。

     尼康的,建議D50水貨新機加二手適馬18-125,價格約五千出頭。適馬鏡頭畫質(zhì)沒問題,但是做工不太好,容易出問題。

     尼康自己家有個18-200 VR的更好,但是價格高達六千多,就不推薦了。

     佳能的,建議350D新機加二手適馬18-125,價格約六千出頭。也可以考慮17-85 IS,實際焦距相當于28-135,很實用,但是價格較高且17-85二手貨很少,新貨接近五千塊。我推薦18-125這個焦段是覺得它夠用了。

     適馬和騰龍也有18-200這個焦段的鏡頭,也可以考慮的 但是價格不便宜。

     總結(jié)一下,旅行在外,帶一個涵蓋廣角和中焦的變焦頭,加一個標頭就足夠了,輕便,實用。

     這些大變焦的旅游頭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它光圈小,而且在全開光圈時畫質(zhì)很軟,不夠銳利。使用小光圈的時候,成像質(zhì)量比專業(yè)頭是差不了多少的。
    所以,拍風景盡量使用F11,這是大多數(shù)鏡頭的最佳光圈。但是,使用小光圈的時候,快門速度就會慢下來,模糊的可能性就提高了,所以一定要確保速度安全才好。

     如果速度不夠安全,還是把光圈開大吧。

     軟,總比模糊強。如果既需要高畫質(zhì)和銳利,又不想模糊,怎么辦?

     那就犧牲你的體力,帶上三角架吧。

     總之玩攝影,經(jīng)常會面臨這類取舍的問題。

     關(guān)于安全速度

     在介紹鏡頭的選配之前,先介紹一下光圈和快門,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鏡頭

     相機拍攝的簡單原理是這樣

     快門是相機讓光線進入的時間

     光圈是相機讓光線進入的通道的大小

     所以當你拍攝時,相機會進行測光

     測光的結(jié)果決定了在當時的光照條件下, 應(yīng)該把通道開多大,開多長時間,才能使底片得到足夠的曝光

     如果現(xiàn)場光線不夠亮,通道先天不夠大,那么就需要開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足夠曝光

     如果通道開的時間過長,就會因手的抖動造成畫面模糊

     除了專業(yè)攝影師,恐怕誰都不喜歡用三角架

     在前面介紹DC的時候我沒有說這個問題,因為DC都有手抖提示

     當看到手抖提示的時候,說明快門速度已經(jīng)太慢,容易造成模糊,這時就應(yīng)該使用三角架了

     但是,單反相機是沒有手抖提示的

     鏡頭焦距越長,光圈越小,速度越慢,片子就越容易模糊

     那么,什么時候可以放心地徒手拍攝?什么時候需要用三角架?

     我們需要了解安全快門速度與鏡頭焦距的關(guān)系

     安全快門計算是通過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或者倒數(shù)的最接近值)來表示的

     300mm的焦距對應(yīng)的安全快門是1/300秒

     也就是說,假如你是個正常人(因病手抖得特厲害的除外)

     在你使用300mm鏡頭的時候,快門速度必須要高于(或等于)1/300秒,片子才不會糊。

     同理,當你使用125mm的時候,快門速度必須高于或等于1/125秒,片子才不會糊

     那么 使用50mm的時候呢?是不是1/50秒?

     錯!應(yīng)該是高于或等于1/60秒,因為任何相機都沒有1/50這一擋快門的

     所以應(yīng)該取50的最接近值60

     同理,28mm的安全快門是 1/30秒

     24mm的安全快門也是1/30秒

     要知道,現(xiàn)場光線越強,光圈越大,膠片(或感光器)的感光度越高,速度就越塊

     鏡頭焦距越短,對速度的要求也越低

     如果達不到安全速度 就用三角架吧

     同樣的光線下,長焦鏡頭比廣角鏡頭更需要三角架

     大光圈的鏡頭是很昂貴的 長焦和廣角的大光圈鏡頭更是昂貴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用三角架 又想提高拍攝的成功率,那就準備花大量的銀子吧!
鏡頭的選擇 II

     如果不是去特別艱苦的地方徒步,那么可以考慮多帶一個鏡頭,讓焦距的覆蓋面更廣一些。

     要知道,在風景攝影中,廣角、中焦、長焦一個都不能少。

     用尼康和佳能膠片單反的,都可帶上24-85mm, 70-300mm

     用尼康數(shù)碼單反的,可用18-70mm, 70-300mm

     用佳能數(shù)碼單反的,可用18-55mm, 70-300mm

     這些鏡頭重量體積都不大。

     強烈建議,不論用哪家的器材,一定帶上50mm標頭。它既便宜又輕巧,重量和體積幾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可以派上大用場。所有鏡頭建議買二手,都很便宜。

     但是,在換鏡頭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在風沙猛烈的時候不要換頭。

     如果你象我一樣,想追求大光圈和更高的畫質(zhì),并且不想花太多錢,那么我不得不向你推薦定焦鏡頭了。

     我個人的配置是兩臺膠片機身加三個手動對焦鏡頭 24mm F2.8,   50mm F1.4, 135mm F2.8,分別是廣角,標頭,長焦(屬于長焦里最短的,但是我覺得夠用了) ,全部是二手貨。

     從專業(yè)程度上說,這已經(jīng)算是“中產(chǎn)階級”的配置,非常接近專業(yè)水平了。但是三個鏡頭加起來,價格還不到四千塊。

     那些大光圈的變焦鏡頭我就不推薦了,價格動輒上萬,專業(yè)程度還比不上我這套呢(定焦無弱旅,嘿嘿)。

     用手動頭還是自動頭?

     在快速抓拍的時候,當然是自動頭成功率高。使用手動頭難度大一些,但是更有樂趣。

     而且據(jù)說成像比自動頭好一點 (本人沒有比較過,不敢下結(jié)論)。

     我選擇手動頭,是因為攝影對我就是玩兒,不求必拍到,只求好玩兒。而且,手動頭在二手市場有大量的貨,價格也較低。呵呵所以,看你重視什么了。

     拍嬰兒的注意事項

     拍攝嬰兒不宜使用閃光燈,所以在室內(nèi)拍攝難度很高。嬰兒隨時在動,室內(nèi)光線再亮,也難以獲得安全速度,很容易造成模糊。

     用DC? 想都不要想

     用三角架?相機倒是不動了,可嬰兒在動呀!

     什么樣的相機比較適合室內(nèi)拍攝嬰兒?

     你需要大光圈鏡頭,可用的高感光度,這樣才能獲得足夠快的快門速度。

     為什么說是“可用”的高感光度?因為現(xiàn)在有的DC也有800乃至1600的高感光度,但是它能把你白白胖胖的孩子拍成大麻子臉。因為DC的高感光度是形同虛設(shè)的,不可用的,只能拍到,但不敢恭維。所以拍嬰兒的最佳設(shè)備就是數(shù)碼單反,因為它的高感光度可用到800, 畫質(zhì)與DC的100不相上下!

     性價比最高的配置是:

     水貨NIKON D50機身+二手AF50mm f1.4標頭,全套價格在5千左右。

     不過是一臺好點兒的DC的價錢, 但是性能可比DC強太多了。

     D50有兒童模式,我不太清楚它的原理是什么 。

     但是用A擋就夠了。把房間的燈打開,把光圈設(shè)定為F1.4, 感光度設(shè)定為200, 鎖定閃光燈,對著孩子用3D矩陣測光,查看快門速度,要確保速度不低于1/60秒,就可以拍了。如果低于這個速度,就增加感光度再測,一直到得到安全速度為止,但是感光度不要高于800,如果感光度開到800仍得不到安全速度,就減1EV的補償,如果還不夠,那只能換個更亮的燈泡了!

     最后呼吁一下:

     使用DC的朋友們要消除對單反相機的恐懼心理,千萬不要被那“專業(yè)”的外表給嚇住了。越是專業(yè)的單反,使用起來越簡單,拍片的成功率越高。只要你改掉使用DC的一些習慣,熟悉了單反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攝影可以“是那么美好的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轉(zhuǎn)】選購普通消費類數(shù)碼相機應(yīng)該注重哪些東西
DC附加鏡頭完全圖解
2021年適用于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7種最佳廣角鏡頭
認識你手中的攝影器材
你了解數(shù)碼相機嗎? 新手入門指南
屬于掃街的利器 選擇最理想的街拍鏡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