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紙寫舊詩(28)---【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析賞】
桃花將謝的暮春,我來了,駕一葉輕舟,自水面凌波而來。
山青青依舊,倒映了一路豁達(dá)與瀟灑。鷺鷥亂飛,這漁舟黃昏中唱晚,而我正是煙波釣徒。
酒來,飲黃昏不晚,看江海將醉。斜斜的風(fēng)吹亂我的頭發(fā),雨落下來打濕青衫。道:不如歸去。
看江海遼闊,看山花遍野,看空門寂寥,如一條魚在時(shí)間的縫隙里悄悄游走。天海茫茫然一色,而我是誰?
是詞客,是詩人,是士子,是道士?莫問落花流水一樣無奈東流到海的心情。
我頭戴青箬笠,身著綠蓑衣,淡淡江湖中,與君訣別。
再飲下一杯酒,再嘗一口鱖魚的肥美,此一別,江湖里永別,東海里相見。
2018年8月12日周日即時(shí)于家
【詩人簡介】
張志和(730年~約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jīng)擢第,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zhèn)。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shí)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肥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這首詞于憲宗時(shí)一度散失,長慶三年(823),李德裕訪得之,著錄于其《玄真子漁歌記》文中,始流傳至今。
備注:圖片、音樂、詩人簡介來自網(wǎng)絡(luò)。